第136期

幕前幕後 那些風中的故事

如果文化是人們生活的全部,那藝術就是人們嘗試用各種實質樣貌去具體化它的東西。每個人的生命都必定會有些深刻的曾經,而那些透過表演來傳遞的,就是我所愛的藝術之作。

幕前幕後 那些風中的故事

記者 林儀 文  2012/05/13

記得進大學的第一堂人類學課,老師就問我們「文化是甚麼?」,有人引用了課本上的句子說:「文化就是人類社會的全部」。在我看來,如果文化是人們生活的全部,那藝術,就是人們嘗試用各種實質樣貌去具體化它的東西。

曾經在藝術概論的課堂上,聽老師用理論的角度跟我們談了八大藝術類,左看右看、又回顧了從小到大的生命經驗後,我發現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動態的藝術之作。我所指的「動態藝術作品」並非專業上的詞彙,而是指偏向表演類別的藝術形式。小學開始我就很喜歡看表演,從單純的音樂會、戲劇,到高中之後常接觸的歌劇、舞台劇。雖然是從音樂先進入藝術領域,但漸漸接觸到音樂與表演的結合之後,更是深深地為之著迷。


觀眾視角 震撼人生

音樂,有人稱之為一種「饗宴」,我認為真是再貼切不過了。在流動的音符之間,觀眾們能閉上雙眼好好進入音樂的曲風,不管是要把自己的回憶丟進去、或者純粹從樂音中關心其背後的文化意涵,那都是一場心靈上豐富的旅程。

而戲劇之所以迷人,在於從表演者到觀看者中間只有短短幾公尺的距離,隔不開那最直接的五官震撼。就跟許多人愛進電影院看電影一樣,在演出的幾小時裡,觀眾可以完完全全地將自己的故事置身事外,好好進入別人的人生;那是一個已經設定好的腳本,不論喜好,離開了劇場之後一切依然會從零開始。


《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改編自雨果(Victor-Marie Hugo)的小說,
是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的同名音樂劇。
(圖片來源/Yahoo搜尋)

一齣又一齣的戲劇若是結合音樂成了歌劇或音樂劇,傳達的又是另一種不同的情感。高中時的我即使沒有看過現場版的《Les Misérables》、即使未曾參與過法國大革命,卻可以透過欣賞影片,從他們或幽怨而如泣如訴、或雄厚而振振有詞的樂音和走位互動中,感受到現場的壯闊。那大時代背景之下市井小民的無奈不言而喻,並且讓人深深為之震撼。

幾天前,文建會的表演藝術團隊在新竹市立演藝廳舉辦巡迴基層演出,我也就這樣搭著順風車穿越了平行的時空,飛到遙遠莫札特時代的費加洛婚禮。即使我聽不懂每一句原文的意涵,甚至要邊看戲邊注意字幕和背景音樂,卻可以在音符之間的空隙和劇情的編排裡找到端倪,從演員在地化的服裝打扮中,跟他們一起進入了這齣堪稱音樂史上最受歡迎的喜歌劇。這些種種,都是我用我所能達到的方式來生活,觸及不同於自己經驗的各種藝術經典之作。


《費加洛的婚禮》(Le Nozze di Figaro)是莫扎特最受歡迎三部歌劇中的一部喜歌劇,
根據法國戲劇家博馬舍
Beaumarchais的同名喜劇改編而成。(圖片來源/Yahoo搜尋)


新竹風 音樂情

我是個吹著新竹風長大的小孩,但朋友總對我說,這裡是文化沙漠。上大學後得知好多想看的表演都在台北時,我也曾經很否定自己長大的這個城市。但是回頭看看,我卻發現一切一切有關於我們、你們、他們,那些刻骨銘心的故事,其實都是從這裡開始的。

當視角從台下的觀眾轉換到台上的表演者時,故事換了個新樣貌。記得我第一次的正式公開演出是在小學時候的國樂比賽,後台排隊的我即使不是一個人,卻莫名地被前台的音樂緊緊抓住,那旋律我到現在都清清楚楚地記得。於是,從十歲到二十歲,我拿著樂器這麼多年了,放不下、卻也談不上專精,自詡為一個純粹的愛好者,只因為這是帶領我進入表演藝術幕前幕後的好夥伴吧。


新竹的國樂在這十幾年來蓬勃發展,圖為第一屆2011國樂節的合照。
(照片來源/交大國樂Facebook)

我所看見的表演藝術最珍貴之處,就是有那麼一群人為了一場表演,付出許多時間、精力、甚至是人生經驗,來成就這樣一個故事。從編劇、策劃、演出者、乃至每一個場務人員,都是全心全意想要透過這場演出來演繹他們心中所看見的世界、用這個團體特有的方式把故事說給觀眾們聽。

套句人家說的老話「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這是在瞬息萬變的時代洪流中,從未改變的一句話。每一場演出,都是在觀眾看不見的時空裡默默排練了數十次、數百次的成果,唯有真正站在後台等待出場的時刻,才會清楚聽見自己緊張的心跳聲。當聚光燈「啪搭!」一聲全部被打開,引導著所有人的目光直直往舞台中央靠攏,台上的人這時再也看不見台下的一切,因為,那已經是你的舞台了。

而不管是身為表演者還是觀眾,我最喜歡在每場表演的尾聲,所有演員們排成一排向觀眾致謝的那一刻。當簾幕漸漸被拉下,演員們鞠著躬、手拉著手緩緩地消失在幕後,彷彿所有之前的努力都匯集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凝聚在那一刻的掌聲中。


落幕之後的感動存在於記憶裡某個角落,那是屬於表演者們共同回憶。
(照片來源/吳承諺攝)


藝術 無所不在

放慢自己生活的步調,其實藝術無所不在。它並不是一個遙遠而抽象的想望,當一個人用心觀察自己生活中的每個小細節,並且保留一定的時間、空間沉澱,那麼關於藝術的深與淺、懂與不懂就不是那麼重要了,因為你已身在其中。

關於「表演」,或者「藝術」,不論從表演者還是觀眾的角度來看,我們都還在摸索。每個人的生命都必定會有些深刻的曾經,人們可能在舞台上找到一部分的自己,可能從幕後走到幕前來與觀眾分享故事;而我們沒有經歷過的那些,就透過欣賞藝術作品來領略吧。

記者 林儀
我是林儀,一個道道地地來自風城的孩子。 喜歡尋找有故事的東西,然後試著用文字記錄下來 其他關於我的一切,希望能用這一年的喀報生涯真實地呈現:D
記者 林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