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期

零秒出手 籃球小將陳翰圻

球賽進入最後讀秒階段,全場目不轉睛地看著球在籃框中轉了一圈,在「三、二、一」的倒數聲中,嗶……裁判鳴笛,球進了!

零秒出手 籃球小將陳翰圻

記者 戴子嘉 報導  2012/05/13

球賽進入最後讀秒階段,全場倒數「十、九、八、七、六……」這時球傳到陳翰圻的手上,一個瞄籃的假動作,讓防守球員高高躍起,趁著補防球員反應不及的瞬間,他迅速切入籃底下擦板,全場目不轉睛地看著球在籃框中轉了一圈,嘴裡仍繼續倒數「三、二、一」嗶……裁判鳴笛,球進了!全隊為陳翰圻的致勝一球歡聲雷動。

其實台灣有很多各方面條件很好,而且熱愛籃球的學子,但是他們在父母與升學主義至上的雙重壓力下,只能選擇屈服現實,忍痛放棄職業籃球這條路,把籃球當成課外的休閒活動,而陳翰圻正是其中之一。


對籃球的愛 從小皮球開始
就讀於台灣科技大學電資不分系大二的陳翰圻,有著模特兒般修長的身型,外表看起來相當斯文靦腆,但骨子裡卻是個熱愛籃球的陽光男孩家裡除了媽媽以外,陳翰圻倆兄弟和爸爸都是活動力十足的運動男兒,「小學二、三年級時,因為爸爸的關係,只要有時間就會帶著哥哥與我一起去住家附近的公園打籃球。」在爸爸與哥哥的耳濡目染下,陳翰圻小小的手拿著小皮球,開始與籃框打交道。


有著模特兒般修長的身型,看起來相當斯文靦腆,其實是個熱愛籃球的陽光男孩。
(照片來源/陳翰圻提供) 

當時陳翰圻年紀還小,手的力氣比較不足,爸爸先用小皮球教他一些投籃技巧與運球等基本動作,隨著年紀漸長,他小小的手逐漸改成拿籃球來練習投籃,「只是一開始手比較沒有力氣,要用推的。」不過陳翰圻經過多次練習以後,已慢慢抓到爸爸所教的投籃方法,他微笑表示:「因為籃球投進的感覺很好,就上癮了!」進而培養出他對籃球的濃厚興趣。

漸漸地,隨著陳翰圻對籃球與日漸增所發展出的興趣,打籃球也成為他與朋友聯絡感情的方式,放學後有空就會和同學相約到球場打球,他談起印象中最深刻的打球經驗「國中時,跟朋友約出來打球,在炎炎烈日下我們三對三打了五個小時的全場,比數破百,打到最後輸贏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在挑戰體能極限的同時,也看得出陳翰圻對籃球有一份執著的情感。然而升上高中後,礙於課業壓力的因素,陳翰圻進入籃球校隊只有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因此並沒有接受完整的籃球訓練
不過他每天仍會儘量提早到學校,利用早到的時間或課間下課的十分鐘,抱著籃球和同學一起衝向球場,享受打球的快樂,從邊玩邊打中磨練技術,而且這也是他最佳且唯一的紓解讀書壓力方式。 



陳翰圻(右)籃球投上癮,進而培養出他對籃球的濃厚興趣。(照片來源/陳翰圻提供)

 

NBA 球場外的教室 
深受父兄影響的陳翰圻,記得從小學起就開始觀賞美國職籃NBA的比賽,他也因此學到不少籃球觀念,從旁觀者的角度,觀看球員是如何跑位來找出空檔出手,以及站在該隊的立場學習解讀對手的想法,因為在球場上球員很容易陷入當局者迷的困境,以抽離比賽的旁觀者來看,可以刺激腦力激盪,尋找破解進攻或防守的手段,NBA球賽成為他吸收籃球知識的重要來源。

對NBA深深著迷的陳翰圻,談起NBA與國內球隊打球風格的差異,他認為NBA比較偏向英雄主義的打法,簡單來說,英雄主義是指隊伍中通常有一個明星球員,所有進攻都是由他啟動。由於NBA傾向商業導向,收視率高才能賺取更多的廣告收入,為了要吸引廣大觀眾收看,NBA會比較注重球賽的流暢度,因此在比賽流暢的前提下,裁判對於犯規尺度也就比較寬鬆,不會因為小犯規或是發生一點碰撞就停下來,才能增加比賽的刺激度與可看性。

陳翰圻對NBA的關注已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陪伴他成長的球員不計其數,不論從以前到現在,他最喜歡的球員仍是目前效力於亞特蘭大老鷹隊的Tracy McGrady(簡稱T-Mac),陳翰圻說為了看他打球,即使是大半夜也願意守在電視機前 

在提及這位陳翰圻心目中第一名的偶像時,他分享多年看T-Mac比賽的心得「他的投籃姿勢很漂亮、得分手段多,切入的第一步非常快,往往都可以擺脫防守者。」語畢,陳翰圻露出有點遺憾的表情,由於T-Mac的傳球視野及彈跳力在他全盛時期是聯盟數一數二的,後來受年紀漸增與膝傷的影響,他的表現已大不如前,做為球迷的陳翰圻只求T-Mac能健康地打球就好,等大學畢業後陳翰圻最想做的事就是去美國看他比賽。


目前效力於亞特蘭大老鷹隊的Tracy McGrady是陳翰圻的偶像。(圖片來源/麥迪中文網) 

球員最大的威脅就是運動傷害,因為受傷會降低平常訓練的強度,而導致身體的肌力退化,容易讓體能快速衰退,因此如何避免運動傷害與自我保養是每位球員最重要的課題。不過陳翰圻也提到打球受傷是很難避免的,從小到大兩腿膝蓋、腳踝都受過傷,甚至有一次大腿還打上石膏,之後反而更懂得保護自己,現在他會隨時隨地提醒自己要小心,因為傷勢如果沒有完全康復,會成為宿疾一直跟著自己,成為一輩子的負擔。


儘管T-Mac因傷上場時間逐漸減少,但陳翰圻仍會透過雜誌關心他的動態。(照片來源戴子嘉翻攝

陳翰圻對於林書豪的崛起,也給予正面肯定「可以說是『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的最佳例子」。其實陳翰圻在林書豪尚未成名前,就已經開始注意他了,畢竟有著台灣人血統的美國球員是很罕見的,當然會關注他的動態,陳翰圻認為從林書豪的比賽統計數據,可以看出他的效率非常好,但是他的上場時間一直都很少,關於這一點,他很為林書豪抱不平,最後林書豪被球隊釋出,才跟紐約尼克簽約。他也提到雖然剛到尼克仍坐了許久的板凳,但不諱言林書豪的運氣相當不錯,終於有機會讓他表現,當然本身也要有實力就是了。

 

籃球 甜蜜的負荷
籃球對陳翰圻來說,是一項可以讓他放鬆心情的娛樂,也是一項可以帶給他成就感的活動。升上大二後,陳翰圻擔任系上籃球隊長一職,是一項挑戰也是一份責任,因為剛好這一屆沒有大四學長帶領,沒有前輩的指引讓陳翰圻有點手足無措,時常煩惱他設計的訓練內容是否有效果、會不會不夠積極而讓大家不準時來練習,不過他認為既然隊友們願意將如此重責大任交付給他,就是對他的肯定,他一定會全力以赴!

記者 戴子嘉
達達的馬蹄已來到大三的喀報磨練 我是戴子嘉 希望大三可以행복해
記者 戴子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