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壇傳奇教頭錢一飛
近日籃壇傳奇教練錢一飛因鼻咽癌過世,
享年60歲,中華職籃(CBA)成立後,成為第一位奪下百勝的總教練,
當年率裕隆隊與宏國隊的精彩對決,締造了籃壇盛況。
籃壇傳奇教頭錢一飛
報導/ 陳濡群 2007/10/07
「看不到錢教練坐在那個位置上,總是覺得心理怪怪的。」傳承錢一飛教練在球員時期8號球衣的周泓諭,想到跟隨13年恩師就這麼走了,心中無限感慨。
嶄新的裕隆籃球場,位於記分板控制台後的一角,就是錢一飛常坐的位置,這幾年來,他就坐在那裡,看著裕隆球員練兵,一直堅持到最後一刻,如今就這麼突然離去,看不到錢老師坐在那裡,裕隆隊球員都充滿難過氣氛。
錢一飛,出生於民國三十七年四月六日的他,在籃球界有「阿飛」〈或「飛哥」〉之稱。曾經是協克、民豐、榮工、虎風、裕隆等籃球隊的球員,也是第五、六、七屆亞洲男子籃球錦賽,中華隊的國手、第六屆亞運國手。經歷豐富的他,更曾擔任華航女籃隊教練、台元女籃隊教練,一九九四年廣島亞運中華女籃教練、一九九五年亞洲女籃錦標賽中華隊教練、一九九九年亞洲男籃錦標賽中華隊教練,一九九五中華職籃元年率裕隆摘冠並獲「年度最佳教練」、二○○一年日本大阪東亞運男籃銀牌中華隊總教練、二○○五年東亞運金牌中華男籃總教練、職籃元年至五年裕隆隊總教練、超級籃球聯賽SBL第一季至第四季裕隆男籃隊總教練,奪得前三季總冠軍。
錢一飛是國內少數出道極早的國手及教練,他的籃球天賦早在四十多年前就被發掘,入伍後效力空軍虎風隊,退伍後即被裕隆隊網羅。民國五十九年錢一飛高掛球鞋轉任教練,先後出任東元、電信、華航、台元、裕隆隊教練,以及中華男女國家隊總教練,是國內唯一曾經執掌國家男女隊兵符的總教練。
七年前,錢一飛被發現罹患鼻咽癌,經過開刀化療病情穩定,並重新率領裕隆隊征戰,但是三年前又輕微中風,兩年前將臨場調度權交由李雲光執行,不過,錢一飛仍帶領中華男籃奪得澳門東亞運金牌。
在近三十年的教練生涯中,錢一飛治軍嚴格雖卻能「帶心」,在球員心目中扮演「嚴師慈父」的角色,也因為他對球員非常照顧,讓裕隆始終維持極高的向心力。錢一飛所帶出來的子弟兵無數,包括李雲光、東方介德、蔡福財、邱宗志、林建平等,都曾是中華隊的主力。
周泓諭說,即使拖著病體,錢教練還是每天會到球場上,早上五點晨練他就會坐在那裡,看著他們練球,而現在卻再也看不到他了。八號球衣向來就是裕隆隊硬漢的代表,從錢一飛、蔡福財、周泓諭一路下來,都是做苦工的防守球員,而這也是錢一飛一路帶兵以來,最強調就是防守觀念。裕隆總教練李雲光說:「平常飛哥都是坐在第二個位子,我坐在第四個。」李雲光沉重的說,以前錢一飛在的時候,總是會常常提醒大家場上的戰術、走位,「今天感到特別寂寞,都沒人講話了。」
作風強悍的錢一飛除了帶兵嚴格,贏得「鐵血教頭」的封號外,年輕時球技更是一流與吳建國及陳恩鍾被稱為「裕隆三劍客」。最經典的案例是曾經在早年瓊斯盃中華隊出戰菲律賓,菲國最著名的國手喬瓦斯基還特別出狠招,讓錢一飛「坐飛機」摔傷送往空軍醫院急救。就因為他的外線神準,快攻如閃電,向來都是對手頭痛的人物,所以對方才會下此重手。
錢一飛的帶兵風格嚴謹,生活管理一絲不苟,場上戰術靈活,要求球員防守第一,做好基本動作,但場下他卻是球員的大家長,盡力替球員爭取福利,裕隆的環境在國內七支球隊當中首屈一指,是唯一擁有自家球場的私人球隊。近兩年來他鼻咽癌開始轉移,還是心繫球隊訓練,不管是中華隊還是SBL裕隆比賽還是到場督軍作戰。
李雲光說,生病這八年,飛哥沒有一天離開過球場,他始終堅持在崗位上。即使身體狀況不好,他還是跟著中華隊去南韓移訓,希望看著這群年輕人找到自己的定位,突破現況。失去飛哥,中華隊失去了傳統的「凝聚力和防守意志」,飛哥執教理念就是「防守第一,團隊為重」,而這兩項,也是近六年來中華男籃一直沒有能夠突破、成長的關鍵。將一支十二人的球隊,凝聚為一個整體,打出完美強悍的防守風格,這就是飛哥執教永恆不滅的特色與風格。飛哥發掘了中華隊的潛能、天分和速度,只可惜「天妒英才」,上帝沒有能夠給飛哥足夠時間去帶領他們,學習團隊合作意識與防守的基本概念。他覺得球員的發展還是「對」與「錯」的問題,像是基層籃球在訓練的時候,千萬不要為了要贏球,而限制這了球員的發展性。例如身高一九○以上的,就一定要打中鋒硬吃籃下,這樣會造成他們這些選手的速度越來越慢。他的去世不但是台灣籃壇的損失,對籃球的熱愛跟付出也值得年輕一代籃球選手學習。
![]() |
記者 陳濡群
姓名:陳濡群 連絡信箱:nlsf10@hotmail.com 因為本身對於籃球非常有興趣,也可以說算是唯一專長,因此,只要有關於籃球的訊息,都希望可以了解,看報紙或者是上網都會去注意籃球相關消息,之後便慢慢連周遭相關的體育新聞也會接觸,像是棒球、網球等等,所以平常會去關心的議題就是體育方面的,如果未來會當個記者,那我想體育記者會是我的第一志願。 不過最近也開始意識到環保議題,天候異常,疾病肆虐,也許並不全是跟環境破壞有關,但也絕對脫不了關係,常常看新聞看到許多人因為上述因素而飽受痛苦,因此也希望能靠著自己一點小小的力量來為自己生活的家園做些甚麼,就算是能夠起一些警告、規勸的作用也好,希望可以為後代子孫盡點力,也讓我們有個無憂無慮的未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