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期

男孩們的最佳後援 陳美麗

一臉精緻妝容、留著一頭波浪長捲髮,陳美麗的舉手投足,都讓人難以將她跟撐起一個社團的大家長形象產生連結。但正是這樣一個有著甜甜笑容的媽媽,才能讓屬於孩子們的社團,更無後顧之憂地堅持下去。

男孩們的最佳後援 陳美麗

記者 吳孟芯 報導  2012/05/13

一臉精緻妝容、留著一頭波浪長捲髮,陳美麗的一舉手、一投足,都讓人很難將她跟撐起社團的大家長產生連結。但正是這樣有著甜甜笑容、總是率直發言的媽媽,才能讓屬於孩子們的社團,更無後顧之憂地堅持下去。


樂旗後盾 凝聚向心力

有著一雙大眼睛的陳美麗,喜歡隨時將自己打扮妥當。她在說話時,總會在唇邊綻出甜甜的笑容;一旦講到開心之處,也會率直大笑出聲,喜怒哀樂的情緒都直接表現在臉上。

陳美麗總是在與人互動時表現單純的一面,外人可能很難看出她卻是帶領建中樂旗後援會重責大任的家長,甚至在她擔任會長期間,擴大整個後援會的規模,不僅讓後援會組織更具規模,也成功籌募款項,支付建中樂旗到義大利比賽,並率先將從未更新過的樂器汰舊換新。

陳美麗毫不介意分享她與其他家長的第一次接觸。她說自己在事後才知道,其他媽媽在和她短暫互動後,告訴自己先生的是:「會長看起來好像什麼事都不會」,這些媽媽說她只會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談到這裡的陳美麗大笑出聲。

但是她的工作就是凝聚眾家長的向心力,才能讓後援會成為孩子背後最強力的靠山。陳美麗說,後援會內部主要職位有會長、總幹事、財務、公關和生活媽媽等,和一般常見的後援會差不多。除了在幕後工作上各司其職,熱情的她也會在平時邀請後援會夥伴聚會吃飯,增進感情。


陳美麗對樂旗有著不同於學生所獲得的感動。(照片來源/吳孟芯攝)


樂器更新 一波三折

細數發生在擔任會長期間的難忘事件,陳美麗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就是推動樂器更新。她說,建中樂旗的很多樂器在她接手前早已面臨無法使用的困境,回憶樂旗隊之前的幾次比賽,她就曾在看到別校的室外大鼓上彩繪的龍鳳裝飾,對比自己小孩社團的大鼓貼滿補強用膠帶,強烈感受到經費不足的心酸。「明明都是第一志願的學校,為什麼樂器狀況會這麼慘?」是陳美麗當時的心聲。

還有幾次分別是樂器在上場前、比賽中途壞掉。陳美麗就記得在某次比賽中場,小鼓的背帶因不堪長久使用而突然斷掉,負責打小鼓的學生不敢講、也不想因此中斷比賽,只好在場中用上臂與肩膀的力量緊緊夾住小鼓,撐到比賽結束後才讓其他人知道。那場比賽建中樂旗依舊獲得第一名,而場下的學生、家長卻都因為心疼打小鼓的孩子哭成一團。

甚至就連可以更換樂器的過程,也是波折不斷。由於購買新樂器的費用不低,當時陳美麗是號召後援會成員以寄募款信的形式對外徵求協助。她說,剛好那時有一個善心人士經營樂器公司,決定捐出一套鼓給建中樂旗,獲知消息的學生、家長幾乎高興到耐不住等待。因為訂製鼓需要一段時間,她們和學生在捱過漫長等待後,欣喜地迎接交貨的日子。

 
在嘉義管樂節進行演出的建中樂旗,美好的成果來自眾人共同的努力。
(照片來源/建中第25屆樂旗隊後援會)

「但是你很難想像,當下看到鼓的感覺就好像是突然從天堂掉到地獄。」陳美麗無奈地說道。那天樂旗的孩子們老早就在建中紅樓、可供大貨車上下貨物的地方等待樂器車的到來,豈料在看到鼓以後,大家的眼淚都要掉出來了。因為這一套鼓沒有合乎室外比賽的規格,因此完全無法使用。這種被突然間從希望變成失望的場面,讓在場的一位家長感到不忍,最後還是由家長自己掏腰包重新贈送整套堪用的鼓給建中樂旗。

陳美麗幾乎都能鮮明地描述當時過程,就像才剛在昨天發生一樣。所以陳美麗對於建中樂旗的現有的大鼓、定音鼓等特別有感情,不僅是因為購置新樂器的困難,也是因為在她之後,樂器終於能在接下來幾屆的會長任內陸續更新,直到現任第二十九屆後援會會長蔡元雄,已經幾乎更新完畢。


共同付出 只為樂旗

回憶自己是如何以後援身分踏入樂旗領域,陳美麗認為是源於對孩子的關心。她笑說自己是個會黏孩子的人,所以當她發現,念建中的兒子從高一的某一天起,開始每天搭第一班公車上學,晚上卻又一臉疲倦地回家,幾乎累得無法和她說上幾句話,她就決定到學校一探究竟,想了解孩子到底在「忙什麼」?

等到真正到學校,從旁看到兒子在樂旗隊的認真練習,以及和教練、同儕之間良好的互動關係,她深受感動:「來看孩子們練習而不掉眼淚的,那個人應該是鐵石心腸吧!」一語道盡當時內心的震撼。

陳美麗說,她覺得正是因為受到感動,所以身為家長的她,才會想要跟著一起投入在這個社團裡,一起努力、付出與分享。她甚至覺得,「樂旗之於學生和家長,其實家長得到的更多」。外人眼裡或許會以為是這群家長在照顧孩子,但是她卻認為,家長不僅能感受學生在社團投入的真摯情感,也會在一起付出、和年輕人相處的過程中,重新找回年輕時代的熱情。

甚至因為同處一個社團之下,陳美麗發現自己能和兒子有更多的互動溝通。像是某次她在團練室內對學生宣布事項,因為內容也有需要學生配合的部分,語氣顯得比較嚴肅。她說,事後兒子私下向她抱怨她的語氣態度,她卻可以告訴兒子,在建中樂旗裡,她不是他的母親,而是以一個後援會會長的身分說話。

  
在樂旗獲得的真摯情感,不僅是學生,後援會的家長也感受到了。(照片來源/建中第25屆樂旗隊後援會)

除了在心境、互動上獲益良多,陳美麗也因為接任會長才開始學著使用電腦。她用電腦記錄每個孩子的練習、演出過程,並將這些記錄分享給後援會的成員,讓其他家長能夠持續了解孩子,也比較能放心。

除此之外,現在已經卸任的陳美麗笑著說,會長任內的八個月間,已退休的她卻為了籌募出國經費,幾乎在建中過著類似上下班的生活。一張借來的桌子、一台電話,她說:「因為怕有人來電詢問,每天幾乎都要守在社辦電話的附近」。曾有人形容她是「瞎子不怕子彈」(台語),陳美麗卻認為,她只是單純想把事情做好,因此所有困難只會激發更多鬥志。

八個月的建中樂旗後援會會長任期,其中的收穫卻讓陳美麗受用不盡。不僅體會到與孩子共同付出、成長的經驗,也擁有與後援會夥伴間的真摯感情,她甚至得意地提及今年才和幾位家長一起參加春吶。陳美麗認為,儘管每屆家長不一定時常接觸,但因為樂旗這層關係,他們知道彼此都為同一件事情努力著。

 
記者 吳孟芯
  我一直覺得 方向對了,只要不斷努力 路再遠都會到達。 哦 選擇好了,就走吧 : )  
記者 吳孟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