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期

跨平台搶商機 宅經濟延燒

無論東方或西方,改編暢銷小說或漫畫作品的市場越來越大,現在除了同時跨足文字、圖像、影像、遊戲等各種媒體,更有結合行動裝置APP的新趨勢,其每年穩定成長創造的高營收額,堪稱是一種經濟奇蹟。

跨平台搶商機 宅經濟延燒

記者 張莉雯 文  2012/05/20

無論東方或西方,從過去就經常可見暢銷小說或漫畫作品被改編為電影或電視劇,以滿足大眾不同的閱聽喜好;在版權上,這種跨平台的媒體整合無論抽成或賣斷,收入顯然都會為出版社帶來大量獲益。現在這塊市場越來越大,同時跨足文字、圖像、影像、遊戲等各種媒體的作品越來越多,更有結合行動裝置APP的新趨勢,其每年穩定成長創造的高營收額,堪稱是一種經濟奇蹟。


多媒體整合 創造無限商機

幾乎所有人都喜歡「故事」,現代媒體平台無數種,故事不只可以透過文字和圖像來表現,也可以靠影像及聲音來訴說。每個人的閱讀喜好也不同,有些人喜歡看小說,有些人偏愛漫畫,有人則喜歡加入聲光效果的電影、動畫或電視劇、舞台劇,而廣播劇透過聲音的演出也受到不少人青睞。除此之外,透過遊戲的互動式平台來「體驗」故事,更是給大眾截然不同的感受。

正是看準了這樣的多媒體型態,商家想抓住觀眾,自然要投其所好。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如果只能吸引一種媒體的閱聽人,那就太可惜了,於是他們將一則好的故事移植到不同的平台上,讓不同媒體的使用者可以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來「閱讀」,對商家而言也是一種開創新的商機,兩方都獲利。

這些跨平台的出版品多不勝數,而且舉世皆然。美國就常有漫畫改編後被搬上大銀幕的例子,如《蝙蝠俠》、《蜘蛛人》、《美國隊長》,以及創下驚人票房的《復仇者聯盟》等,其他像是J.K.羅琳的成名小說《哈利波特》改編的電影和遊戲相當熱賣、托爾金的奇幻巨作《魔戒》電影版也已經成為具有歷史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在台灣,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家喻戶曉的電視偶像劇《流星花園》,改編自日本少女漫畫《花より男子》,自1992年開始連載後,陸續被改編成動畫、電影、廣播劇和遊戲。而且更驚人的是,台灣、日本、韓國三地皆各自拍攝了電視劇,大陸也曾推出劇情相似,一度被戲稱為山寨版流星花園的電視劇。


流星花園漫畫原作(左上)、電視劇版本台灣(左下)、日本(右上)、韓國(右下)。
(圖片來源/
Google搜尋

正如許多電影編劇喜愛改編真人實事,日本現在最當紅的少女偶像團體AKB48,也利用這波跨平台的熱潮,授權推出青春喜劇漫畫作品《AKB49~戀愛禁止條例~》,又結合科幻元素製作了一部動畫作品《AKB0048》,為了配合動畫宣傳,還推出四個不同的《AKB0048》相關漫畫,在動畫開播前於不同雜誌上連載。這樣一來,許多原本堅持「不萌三次元」,也就是不喜歡現實偶像、只喜歡動漫角色的人們,也因此接觸到不同面貌的AKB48,藉此認識到這個偶像團體,這不僅是一個創舉,也成功開創了新的市場。除此之外,他們還拍了兩部紀錄片《AKB48 永遠在一起》和《AKB48 夢想起飛》,讓粉絲可以透過大銀幕更加瞭解這群少女偶像們背後的打拚故事。


週邊商品 買三套

正如追星族會想要購買、收藏明星的照片,喜歡動漫及小說的人們也有不少人熱衷於收集喜愛作品的相關產品。從過去最熱門的小卡、明信片等紙類製品,到現在琳瑯滿目、五花八門的各種產品,幾乎涵蓋了食衣住行育樂的全範圍,生活上用得到的通通都找得到。而就像簽名照總是相當昂貴,週邊產品比起同類型的普通產品的價格常是翻了幾翻,但是許多人還是會因為上面印製了自己喜歡角色的精緻圖片,願意砸大錢買回家,可見其產值不容小覷。

「買三套:一套自用、一套收藏、一套展示用。」這是形容收藏週邊商品狂熱者的玩笑話,低單價的紙類製品或許還可以買三套,但部分動輒數千元的高價品,恐怕就不是人人都能負擔得起的了。事實上,一般購買週邊商品的人,會拿來使用的以文具用品類占多數,其他東西捨得使用的比例相當低,大多人會選擇收藏起來,純做為欣賞用。

其中,畫冊和模型是相當常見的高價品,大都僅用於收藏。尤其製作精巧的模型通常是數千元起跳,一般學生較負擔不起,所以他們會選擇購買文具用品、小吊飾、紙袋或保溫杯、馬克杯等商品,同人二次創作者也因其成本較低而選擇製做這類型的產品來販售。


《復仇者聯盟》洛基模型玩具,精緻度高到彷彿是真人。(圖片來源/Google搜尋)

其於的收藏品不管是小說還是漫畫,插圖的精美度也常影響大眾對作品的興趣,甚至不少人會因為插圖上的角色特別合乎自己的喜好,而格外喜愛那個角色。而畫冊通常會集結了該部作品的所有封面跟插畫、又或是以插畫家的精選作品為主題,兩者都相當受到歡迎。


搶搭APP熱潮 平台更多元

行動APP的潮流席捲著全世界,各行各業都紛紛加入,動漫產業也開始積極發展這塊市場。日本講談社、集英社皆推出將旗下漫畫作品線上化的服務,除了單行本以外,連載漫畫雜誌如《週刊少年雜誌(週刊少年マガジン)》也提供線上購買和閱讀。在台灣,東立出版社也趕上這波熱潮,除了網站上原有的線上試閱外,更率先將《火鳳燎原》和《網戀》兩部漫畫製作成電子書版本,可以透過iPhone或iPad閱讀,尖端和長鴻兩家出版社目前則仍以網頁式的線上試閱為主。


透過iPhone就可以閱讀漫畫。(圖片來源/App Store)

不過APP的功能絕不僅止於閱讀而已,包括遊戲等各式各樣的應用程式紛紛推出,例如戀愛冒險遊戲《薄櫻鬼》就製作了一系列以遊戲角色為主題的行事曆;魔法少女系動畫《魔法少女小圓》也推出橫幅捲軸式戰鬥小遊戲。除了些熱門的新作品外,還有數十年前的經典大作,如《哆啦A夢》、《原子小金剛》、《藍色小精靈》等作品陸續被搬上行動裝置舞台,引起一波懷舊風。亦有其他公司設計資訊型的APP程式,提供最新動畫情報或是漫畫線上閱讀、主題曲線上收聽等各種服務,廣受使用者喜愛。

記者 張莉雯
糖、香料和美好的味道是構成一個女孩的原料 可是在構成我的時候可能多了個神祕化學物質V 所以形成了只能在腦中行使超能力的妄想系少女 期待哪天可以穿越異世界當一個真正的魔法少女 在那之前 姑且就透過紙筆來書寫 一個個平凡的故事
記者 張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