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期

國際志工創業家 陳聖凱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出國做志工,國內的人不是還沒有幫完?」從開始接觸國際志工開始,陳聖凱常常被問到這個問題。對於服務,陳聖凱認為是一種幫助別人、利他的行為,既然要幫助別人,對象就不應該有所侷限。

國際志工創業家 陳聖凱

記者 許鈺煊 報導  2012/05/20

國際志工一詞近年來越來越耳熟能詳,許多出國做志工的管道也逐漸蓬勃發展。同樣是國際志工推廣者的陳聖凱,從無到有,創立了台灣第一家國際志工公司,企圖採取企業經營的方式,服務更多人出國做服務。

「很多人會問到為什麼出國做志工,國內的人不是還沒有幫完?」從開始接觸國際志工開始,陳聖凱常常被問到這個問題,「那什麼叫做幫完?」他笑著回答。對於服務,陳聖凱認為是一種幫助別人、利他的行為,既然要幫助別人,對象就不應該有所侷限。有許多國外的人民,比台灣人生活的更不好,而且現在已經是一個國際化的時代,許多問題的發生,其實是會跨國發生影響,也會影響到台灣的。

陳聖凱創立的國際志工公司至今才2年多,但已經在台灣社會打出了不小的知名度。陳聖凱在創業前因緣際會地參與菲律賓的國際志工團,打開了他對於國際志工的熱情以及想法,他相信這不但是一個利他的過程,也絕對是可以給予一個人力量,讓人可以自我成長的旅程。


多方嘗試 大學的創業歷程

創業對陳聖凱來說並不是偶然,從小他就很喜歡探索新事物。就讀台灣大學時,曾經小型創業三次,接觸各種領域的事情。他把大學生活當作一個多方嘗試的過程,陳聖凱對自己的未來還沒有想法,也不認為主修跟職涯應該要有直接關係。大三時,身邊的朋友都忙著考研究所,陳聖凱沒有選擇這條路,反而參加了其他不同的活動,也因此讓他在因緣際會之下, 逐漸走向現在的工作。

大學時期的陳聖凱每一分鐘都閒不下來,他把大學當作出社會前的鋪路,希望在大學時期可以嘗試多種東西。陳聖凱在大學時總共做過三次創業,第一次是賣玫瑰花,因為自己是園藝系的,就直接拿玫瑰花來創業;第二次是將當時流行的巫毒娃娃裝在乾淨的鳳梨罐頭裡賣,但銷售結果不佳;第三次是二手衣物的網拍,但因為不了解服裝流行,外加沒有競爭市場,最後也沒有成功。

「在大學時期,許多你做的事情好像也沒什麼,但它或許是能夠讓你走向未來的一步。」陳聖凱笑著舉例,他在大學時期曾經想讓自己學一樣上的了檯面的才藝,於是他就選修了學校的「跳繩與扯鈴」這門體育課。當初沒有想太多修了這門課,想不到陳聖凱在大四的時候,參加學校畢聯會代表徵選時表演了這項才藝,「可能面試官覺得有趣吧」,陳聖凱順利錄取成為畢業舞會主持人。

參加畢聯會讓陳聖凱在大學的人脈更加拓展,他開始接觸到很多不同系不同社團的人,也開始從每一個人身上看到許多不同的東西。畢業後,陳聖凱第一份工作是到若水公司,是當時協助社會企業創業的公司,這份工作就是由畢聯會時期認識的朋友所引薦介紹,也讓陳聖凱離創業越來越近。


陳聖凱敘述著他如何接觸到國際志工的領域。(圖片來源/許鈺煊提供


與國際志工接軌

國際志工這塊領域,陳聖凱認為是一個施與受的過程。為什麼有許多學生、上班族花將近十天的時間去到另一個比較落後的國家?他認為當國際志工帶著愛心和勞力抵達,為當地付出時,其實同時在自己內心得到的能量跟感動是更多的。甚至許多在大企業工作的上班族,透過這樣的一趟旅程,讓自己再度找回生命的熱情。

陳聖凱相信這樣的價值,因為在創業前,他在若水工作接到了一個國際志工活動宣傳的案子。當時國內沒有很多國際志工機構,所以陳聖凱對於這個專案幾乎沒有什麼宣傳跟包裝,就吸引了非常多的人來報名。他發現國內其實是有這樣的需求,只是沒有很多的管道參加。當時的國際志工活動,陳聖凱自己也報名參加,這一趟在菲律賓的志工旅行,讓陳聖凱更加確定自己的創業目標。

菲律賓的志工經驗,陳聖凱遇到了許多特別的人也經歷不一樣的生活。當時他待得寄宿家庭,住在一個很小的房子,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寄宿家庭的媽媽曾經很開心的告訴他:「你看這個房子多漂亮!」陳聖凱了解到,原來人要滿足,是看你擁有多少多東西,但我們太常去看自己沒有的東西了。陳聖凱在到當地幫忙的過程中,自己體驗到許多東西,這些東西都幻化成養分讓他成長茁壯。


創業與實踐

決定創業之後,陳聖凱開始籌畫每一個志工專案,志工去哪些國家、哪些單位、做什麼事情。「我們不只是捐物資過去,因為物資之外更重要的是觀念的帶入。」陳聖凱說台灣其實很常在做物料的捐助,但如果你不了解國外的風土民情和需求,捐給小鄉村一個行動廁所,或許他們平常並沒有使用廁所的習慣。所以陳聖凱強調除了志工過去貢獻勞力之外,觀念的帶入也是國際志工重要任務之一。

陳聖凱經營的專案有蓋孤兒院、豬舍等等,協助當地資源的注入。每一個國家專案,陳聖凱都會派人到當地生活一段時間,想辦法了解需求;在台灣,也會找專家學者協助,去學習如何將台灣好的技術移植到不同國家。「這不是件簡單的事,你去問台灣養豬專家怎麼養豬,他會跟你講很多台灣的方式,但這些方式到國外說不定完全不重用!」

陳聖凱創立公司到現在2年,快速成長,陳聖凱對於公司的發展還是有很多期待,甚至是希望可以成為一個國際的公司。他和他的團隊,每一個人對於國際志工的信念,都是驅策他們繼續走下去。現在陳聖凱很滿足,他開創了夢想的開頭,也正在持續努力推廣更多人可以經歷這樣的成長。

記者 許鈺煊
言午金玉火宣,我的名字奧妙在他都是兩個字組成的! 常常有人問我,為什麼是火部的煊? 「因為我的命中缺火,所以要加上去」 「哈哈哈感覺加太多了」 沒錯,我就是有一團火在心裡燒著,想要照亮黑暗的角落。
記者 許鈺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