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期

梟雄不是你想得那麼簡單

還在認為梟雄是十惡不赦的嗎?那該重新整理一下思緒,看看這些曾經在歷史舞台上大放異彩的人如何用不一樣的手段演繹出屬於自己的傳奇。

梟雄不是你想得那麼簡單

記者 張睿文 文  2012/10/07

歷史,是個龐大的資料夾,包含了各種事件、戰爭、外交或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其中出現的人物更是數若繁星,猶如跑馬燈一樣一個接著一個。這些人當中有人以忠勇著稱、有人以事功聞名、有人以謀略出眾,也有人以壯烈闖出了名堂。他們給後世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有一類人卻總被歸類為貶義的一方,那就是梟雄。

《日本戰國梟雄錄──西國篇》這本書,藉著六名人生旅程和發展各異的人物故事,道出了梟雄應有的特質,同時也有不為人知的多樣性。

 

循序漸進的導入歷史

《日本戰國梟雄錄──西國篇》,書如其名,以介紹日本地區近畿以西地區的諸位梟雄為主。書本編排是以類似於紀傳體的方式,將人物一個一個分門別類。然而如果只介紹人物的話,可能會在歷史認知上產生斷層,因此作者在此之前又有了《日本戰國風雲錄──天下大勢》、《日本戰國風雲錄──群雄紛起》、《日本戰國風雲錄──歸於一統》三部作品。這三部作品是以講述日本戰國時代知名的戰場為主軸,穿插短篇人物介紹,使讀者能在閱讀完書籍之後,對此一時期的歷史建立一個完整且基礎的架構。接著再閱讀《日本戰國梟雄錄──西國篇》可以減少讀者許多方面的疑惑,不至於如墜五里雲霧一般。

在這幾部作品中,作者的寫作方式可說是因書制宜。《日本戰國風雲錄》系列為了使讀者能夠快速地進入內容,除了艱澀的人物源流以外,大部分會使用淺顯易懂的詞彙。在特殊地名方面,會和現代地圖相互連結,也會另闢專欄解釋特殊用語。書中也會夾雜不少俗句諺語、詼諧逗趣的語句,或援引近代例子作比較。較特別的是,書中常會假設某些歷史狀況卻又點到為止,無形中給了讀者一個廣大的想像空間。

本書由於是以人為主軸,傾向於說書人講故事,因此內容方面力求完整詳述。但延續了前作中作者的風格,針對特別用語或地圖依然會有專屬解釋和連結。另外,在用字遣詞方面,為了賦予書中人物靈魂,作者用俏皮的詞語或成語將主題寫得活靈活現。此外,作者對於人物方面用字也是有經過雕琢的,藉由某些小動作、表情、對話或回憶錄等側面方式將人物詮釋得更加有趣味性。


《日本戰國梟雄錄》一書展現出一個梟雄該有的真正本色。(圖片來源/快樂購物網)

 

梟雄 英雄 還是軍師

歷史上出現過形形色色的人,很少人願意以梟雄之名流傳後世,但他們是可以用各種不同的面目呈現出來的。

毛利元就以巧謀著稱,年輕時就要在大內、尼子兩大勢力包圍下,夾縫中求生存。但他多次運用謀略,不僅讓自己的領地巧妙地成為緩衝地帶,時而臣屬尼子,時而臣屬大內。而後,更抓準時機討滅了忤逆主家大內的陶氏,並逐步蠶食鯨吞原本主人的地盤。對內則穩定領地、家族間的紛爭,最後奠定了毛利氏一個穩固的基礎。這樣的元就當然是一名英雄,但其為了鞏固政權不惜屠殺親弟弟,「玩弄」原本主君的後代來達成領地的基礎,針對這些又有人可以否認元就不是梟雄嗎?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在魏武本紀曾評論曹操為「超世之傑」,曹操在歷史的評價上可是一名奸雄,卻猶能得到史官如此評論,似乎也說明了梟雄和英雄確實是一體兩面的。

黑田官兵衛比起梟雄這個稱號,後人對於他的感覺更趨近於軍師這個層面。誠然,其謀略的評價在整個日本戰國中堪稱一流,但他的貪欲似乎也跟腦袋成正比。在日本陷入全面動亂的時候看似坐壁上觀,實際上卻是趁火打劫,襲擊弱小勢力,展現了雄圖天下的野心。若非歷史開了一個黑色笑話,或許黑田官兵衛在歷史上的地位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梟雄了。

 

梟雄 誰說了算

 

「『梟雄』很不容易詮釋,與英雄間的劃分更是難上加難……。現實世界裡的英雄,甚至各領域的頂尖人物,多少都帶有梟雄性格。」這是洪維揚在自序中對梟雄和英雄的看法,那為什麼英雄和梟雄在世人眼中差距那麼大呢?從這不難發覺在歷史洪流的長時間催化下,優勢意義在文化背景下對接收者的影響,對於掌權者或訊息傳遞的人而言,如何說服一個人使其接收意義是極為重要的。
 
或許梟雄本身有的特質跟英雄是雷同的,但在有心者的操弄下,將梟雄某個特質點凸顯了,而這些特點在長期媒體影響下加深了。事實上,並不能因為這樣非議掌權者。在某些特定的時空背景下,為了利於統治,政治宣傳經常會使某些人的地位變動。也正因如此,才使梟雄在人們心目中定型了。
 
無可否認的是,梟雄的定義是長時間渲染而成的。然而現代社會並沒有為此二字多做解釋,人們少了從另一個角度探討看事情的方法,也在無形中狹窄了視野。這並不是要求運用對立的解讀方式反抗優勢,而是從協商解讀中折衷出一個較不偏頗的價值觀,並擴大自身的視野,從更多角度去認知、了解某些事物,成為一個聰明的閱聽人。 
 

或許梟雄本身有的特質跟英雄是相互比擬的,但在有心者的操弄下,運用框架將梟雄某個特質點凸顯了,而這些凸顯的特點在長期主流效果影響下加深了。事實上,並不能因為這樣非議掌權者。在某些特定的時空背景下,為了利於統治,政治宣傳經常會使某些人的地位出現了升降。也正因如此,才使梟雄在人們心目中定型了。

無可否認的是,梟雄的定義是長時間渲染而成的。然而現代社會並沒有為此二字增添太多解釋,因此真正遺憾的地方是,人們少了從另一個角度去切入看事情的方法,也在無形中狹窄了視野。這並不是要求運用對立的解讀方式反抗優勢,而是從協商解讀中折衷出一個較不偏頗的價值觀,並擴大自身的視野,從更多角度去認知、了解某些事物,成為一個聰明的意義產製者而非消極的接收者。
 

從負面中擷取正面

既然梟雄和英雄是如此接近,那梟雄身上一定有可觀的亮點,才能達到常人所不能達之處。在書中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情節,在宇喜多直家的章節裡,於他過世後他的么弟宇喜多忠家曾有這麼一段回憶:「哥哥是個可怕的人,內心陰險,從他表情永遠猜不透他真正的想法,因此每次去見哥哥前,我衣服內一定要穿見鎧甲保命。」細思如此,可真是一個了不得的馭下之道,以威勢懾人卻又使人不敢動反念,能留住家臣卻又使其不敢恣意妄為。

除此之外,梟雄對於時勢的掌握極為精準。現在科技日新月異,訊息傳遞轉換和取得都極為輕鬆,但仍然有人遇到好機會卻躊躇不決。古代可沒那麼發達的技術,但這些梟雄依舊掌握住了機會,由此可見他們對於時機的判斷之明快是極為優秀的且值得參考。

隨著社會的演進和人情的疏遠冷漠,為了防止社會上層出不窮的虛偽和欺騙,人人都練就了一身智防的好本領,但真正能有智防且深密者就不多了。而梟雄本身即為智防且深密者。梟雄能成就功業的一個要領便是損人七分但還是保留三分給人,讓雙方都有一個台階下。這種圓融的方式並非表面的「損人」,而是損人而致使人不知的技巧,不到最關鍵時刻絕不輕易施放最後一擊是智防深密者所要具備的條件。

無可否認,梟雄在人性的黑暗面上一定比常人還要龐大,但其良好的特質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成功條件。梟雄的特質可以是學習或警惕的榜樣,端看如何活用在社會上。

記者 張睿文
我是張睿文,在某種因素下導致自身變得有點畏懼和他人說太多話的人,習慣用臉書上的名字「張獨行」當代名,上大學後正在用盡一切手段改變自己,另外在大學兩年宅生活的洗刷下有點掉入了2D的世界中,但請千萬不要把我當成一個完整的宅男喔!!!
記者 張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