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期

珍愛 只存在小說裡

《珍愛來臨》是由作家喬恩思朋斯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融合珍‧奧斯汀六部小說的人物特色,它將帶你深入了解珍‧奧斯汀其人及其作品。

珍愛 只存在小說裡

記者 賴巧純 文  2012/10/07

數十年來,在電影工業裡,知名小說一直是重要的題材來源之一。許多世界文學名著紛紛翻拍成電影,像是《簡愛》、《亂世佳人》、《咆哮山莊》、《安娜‧卡列尼娜》。提到世界文學名著,絕對不可忽略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在英國文學史上地位僅次於莎士比亞的女作家-珍‧奧斯汀。


《珍愛來臨》描寫英國知名作家珍‧奧斯汀的愛情故事。(圖片來源/Google)

《珍愛來臨》是由作家喬恩思朋斯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這部電影的故事背景設定在十八世紀末的英國,當時西方女權運動尚未興起,社會對女性存在根深蒂固的保守思想,和傳統中國社會一樣,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電影中,主角珍‧奧斯汀的爸爸曾語重心長地對女兒說:「如果女子恰巧有某一方面的天賦,比如說,她有聰慧的頭腦,那麼她最好把她的聰慧掩藏起來。這是最靠不住的才能。」珍‧奧斯汀堅持著自己對於小說寫作的熱愛,想要以筆維生,這樣的想法在當時是十分特立獨行的。也因為她的執著,誕生了多部數百年來膾炙人口的經典小說《理性與感性》、《傲慢與偏見》、《曼斯菲爾德莊園》……等。

其實這部電影並非珍‧奧斯汀的真實人生故事。珍‧奧斯汀離開人世後,並未留下許多資料,只有些許與姊姊卡桑德拉通信的書簡,而且姊姊又不願意將這些信件公諸於世,因此關於珍‧奧斯汀的種種鮮為人知。而《珍愛來臨》是喬恩思朋斯融合了珍‧奧斯汀六部作品中主要人物的特色,編織了一個對於珍‧奧斯汀人生的想像。


美滿的小說 不圓滿的人生

珍‧奧斯汀的作品取材多為鄉紳社會的生活型態,與其生活經驗息息相關,這點從《珍愛來臨》便可略知一二。《珍愛來臨》主要的場景在英國東南部的漢普郡,當時的漢普郡尚未工業化,舉目望去盡是大片綠油油的草原,房子間相隔甚遠,每戶人家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莊園,或耕種或畜牧。即使是富人眼中如奧斯汀家般的窮人家,也有著一幢大房子,和數名傭人。

電影中有不少年輕的紳士、淑女,穿著正式服裝,隨著音樂跳交際舞的畫面。珍‧奧斯汀生活的年代,舞會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娛樂之一,在《傲慢與偏見》及《理性與感性》中,舞會亦是重要場景之一,往往對男女主角的感情發展有所影響。

當時的上流社會盛行的運動為板球,板球類似於今日的棒球或壘球。板球運動參與人員以男性為主,分成兩隊比賽。女生則在一旁鼓舞喝采,或是撐著傘喝下午茶,場上是專屬於男性揮灑汗水的擂台,從此便可看出當時社會男尊女卑的觀念了。

《珍愛來臨》雖融合珍‧奧斯汀六部小說的人物特色,但整體而言還是跟《傲慢與偏見》最為相似的。《珍愛來臨》中的珍‧奧斯汀,和《傲慢與偏見》的主角伊莉莎白有許多雷同之處。她們都來自於十八世紀中產階級家庭,當時的女性無法接受正規教育,最普遍的社會流動方式即是「聯姻」。她們的母親為了女兒的幸福與家庭的經濟,極力促成女兒與即將繼承龐大財產的紳士,但幸運的是,她們都擁有一個開明的父親。珍的父親告訴她:「任何東西,比如貧困,都不能讓精神屈服。」

珍‧奧斯汀終生未嫁,不是因為她不懂愛,而是她勇於追求真愛,順從內心的想法而不媚俗。珍與一生摯愛-勒弗斯並非始於一個浪漫的邂逅,珍一開始認為勒弗斯是個「傲慢、自大、輕佻,令人難以忍受的無理傢伙」,他批評珍寫給姐姐的書信,言語中帶有女性歧視意味,帶給珍負面的第一印象。勒弗斯的傲慢形象,即來自於,《傲慢與偏見》男主角達西先生。

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珍竟漸漸喜歡上勒弗斯。但他們的戀情,並未為雙方家人所祝福。起因於十八世紀英國嚴謹的門戶觀念,勒弗斯的舅舅是最高法官,而珍卻只是一個貧困牧師的女兒,當時牧師的社會地位與俸祿都不高。勒弗斯舅舅十分反對這樁婚事,甚至還說:「我寧願你依然是個放蕩不羈的遊子,也不願意你被一樁不般配的婚姻毀了。」同時,珍的母親努力撮合珍和格萊榭姆夫人的姪子兼財產繼承人-哈里斯,盤算著如此一來便能舒緩家裡的經濟困境。

真實世界中的愛情往往不會是圓滿的,如同珍奧斯汀自身的經歷。珍和勒弗斯最後並沒有王子與公主般的幸福結局,但在她的小說裡,故事的主人翁儘管會歷經許多磨難,最後都會有美滿的結局。也許珍‧奧斯汀是想透過小說的方式,帶給大家幸福,也許是因為她不想要再有人和她一樣,終生受愛情折磨,又或者是對自己的一種補償心態。


女性主義的先驅

珍‧奧斯汀有著一雙銳利的眼睛,她對人性的觀察極為透澈,因此筆下的人物個性刻劃細膩,往往能觸及人性的深層。珍‧奧斯汀認為:「小說必須表現出真實的世界,人物真實的想法以及事件的真相,應該展現我們行為的軌跡。」這是珍‧奧斯汀作品最大的特色,也為她奠定了文學界不朽的地位。

 


珍‧奧斯汀擅長刻劃真實世界的樣貌於小說中。(圖片來源/Google)

 

儘管現代部份女性主義者批評珍‧奧斯汀的小說裡隱含濃厚的父權意識,批評者認為珍‧奧斯汀小說中的男性,往往社經地位比女性高,女性的生存價值只在於追求一段好的婚姻。但在《珍愛來臨》當中,珍‧奧斯汀更像是女性主義先驅,她不畏懼輿論,堅持於寫作這條路上,她更不願意將自己的終身大事交由別人擺布,一為聽從別人的命令,違背自己的真心。

雖然《珍愛來臨》這部電影不是珍‧奧斯汀的自傳性電影,只是後人依其作品虛構出來的故事,並穿插軼聞趣事。不過《珍愛來臨》串聯起珍‧奧斯汀作品中的角色,也融合各個作品中的場景、服飾、建築風格,可以讓觀眾更了解珍‧奧斯汀的寫作理念及其作品特色。

記者 賴巧純
哈嚕,大家好~我是賴巧純, 我不喜歡虛偽的對待人,也不擅長堆砌華麗的辭藻, 我想用心,看世界,也讓你們看看我眼中的世界
記者 賴巧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