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期

出國進修新形態 打工渡假

台灣近幾年掀起了打工渡假的熱潮,許多年輕人藉此機會豐富人生經歷。然而,因為工作形態與薪資水平的文化落差,衍生出「台勞」與「出國打工致富」的說法,模糊了打工渡假讓台灣青年提升軟實力,增強競爭優勢的本意。

出國進修新形態 打工渡假

記者 戴裕蒨 文  2012/10/07

台灣近幾年掀起了打工渡假的熱潮,許多年輕人藉此機會豐富人生經歷,然而,因為工作形態與薪資水平的文化落差,衍生出「台勞」與「出國打工致富」的說法,模糊了打工渡假讓台灣青年提升軟實力,增強競爭優勢的本意。


打工渡假面面觀

近幾年,順應全球化「地球村」的形成,國際觀變成一項重要的競爭力指標。社會普遍認為曾經出國留學,或者有異國文化體驗的人,比起從未出過國的人還更具有國際視野。因此,大部分的年輕人懷抱著有機會就該到海外走走看看、闖蕩一番的夢想,不僅能體驗不同於台灣的文化社會,更能夠提升自己的優勢。然而,出國要負擔的機票、生活食宿費用並非每個家庭都能夠負擔的起,於是,發展出不同於出國留學需要較高花費的進修形態,而多了「打工」性質,與更深入和當地人互動的「打工渡假」(working holiday)行程。

打工渡假提供機會讓年輕人在國外從事短期工作,與當地人互動並體驗當地風土民情,並且有收入支撐身在異國食衣住行的基本生活開銷。自2004年起,台灣與紐西蘭簽下了「打工渡假計畫協議」後,台灣年輕人間吹起了「打工渡假」的風潮,陸陸續續,澳洲、日本、加拿大、德國、韓國、英國等國家也與台灣簽署了這項協議,提供雙方國家青年互惠交流、體驗文化、拓展國際觀的機會。除了透過政府提供的官方管道,民間也有許多代辦業者,提供仲介到海外體驗打工渡假的服務。

以往美國與日本是最熱門的國家,由於近幾年澳洲採取不限名額,以及簡化申請程序的做法,根據統計,目前澳洲是台灣人最喜愛的選擇,取得打工渡假簽證比例的漲幅也是最大的,光是2011年取得的打工渡假簽證就比上一年多了46.3%,成長率為全球之冠。

海外打工渡假所提供的工作,依據各國家的文化或產業情況有所不同,美國多半提供遊樂園員工和飯店的清潔服務員的機會,英國則與藝術產業相關,日本提供的是居酒屋或日式料理店服務生的工作,以第一級產業為主的紐澳,較常見的打工機會是屠宰肉類食品,或協助農場運作等一般認為較粗重的工作。另外,海外的薪資水準較台灣高,這些工作比起台灣相對應工作的薪水優渥很多,甚至更高於台灣高水平的薪資,例如在澳洲合法工作的時薪大約是台幣540元,比起台灣目前規定的基本時薪103元,多了五倍之多。


台勞惹爭議

今年九月,今周刊刊登了一篇與海外打工渡假相關的報導,標題「清大畢業生為何淪為澳洲屠夫」,內容以工作形態和薪資結構為角度切入,更提到了台灣人在澳洲打工,就像泰國人在台灣打工一樣,以高學歷和屠夫的學用落差,與「台勞」一詞引起了社會大眾對於打工渡假的討論。

不能否認,比較台灣目前的工作薪資環境,與澳洲確實有明顯的落差,若是以存錢為目的到澳洲工作,雖然,能選擇的工作多為勞力密集型態,但高水平的薪水確實能夠快速累積財富。網路上,也不乏看到像「到澳洲淘金」、「年輕人海外打工賺到人生第一桶金」這樣的評論,然而,是否「海外打工渡假」只是美化「台勞」一詞的包裝呢?


Working還是Holiday

中華民國政府所簽訂的「打工渡假計畫協定」中,明確提及參與此項計畫者,入境的主要目的為渡假,打工只是為減輕度假期間的生活負擔,並體驗異國生活文化。另一方面,願意與台灣建立打工渡假互惠關係的國家,應該是因為肯定台灣青年能力,還有台灣社會的文化,不擔心前往當地的打工渡假者會取代當地勞工。「打工渡假」若只看到「打工」兩個字,也就失去這個計畫原本所承載的意涵了。

今年暑假在美國打工渡假3個月的潘長華表示:「我覺得在海外打工渡假的經驗不能用金錢衡量。」她認為也許真的有人是為了賺錢而去,但是更多人是為了出國看看,體驗不同的生活而選擇打工渡假,不能以偏概全。賺錢只是體驗的一小部分,這一次打工渡假除了異國文化體驗,也讓她交到了很多外國朋友,精進英文能力,還訓練自己能夠獨立生活。能夠一邊在美國加州體驗當地悠閒的生活氛圍,享受「渡假」的意義,又能夠一邊打工分擔旅費是很棒的,沒有過要賺錢回國的念頭,如果說真的滿載而歸了什麼,那肯定是滿滿的回憶,與屬於自己成長過程中獨一無二的經驗。


潘長華在美國遊樂園打工時認識的外國朋友。(照片來源/潘長華提供)

參加國際教育交流協會主辦的國際志工團,到澳洲服務一個月的李緒柔,原本申請的是美國打工遊學,後來因為規章的問題,選擇參與了國際志工的方案。她說:「沒有賺錢其實還好,本來去打工旅遊的目的就不是為了想要賺錢。」體驗國外文化有很多選擇,但海外旅遊與打工渡假,或者國際志工的意義很不同,打工渡假與國際志工能夠比較深入與當地文化接觸,學習在異地獨立生活,結交來自各地的朋友,對年輕人來說更有成年禮的象徵意義。


在澳洲街頭的傳統藝術表演。(照片來源/李緒柔提供)


提升軟實力 增加競爭力

今周刊的報導,姑且不論其真實性,確實藉由打工渡假經驗的另一個面向,呈現出台灣在薪資結構上的問題,也反映出社會文化長久以來累積的價值觀。對於勞動力密集產業,以及知識密集產業工作者,社會給予不同樣的報酬與地位,忽略了這些人同樣都在為社會進步付出。除此之外,在高學歷背景的人選擇勞動力密集的工作時,給予「高學歷低就」的標籤的現象更是常見。工作是依據個人喜好的選擇,大眾應抱持尊重的態度,畢竟,工作是不分貴賤的。

Working Holiday在台灣成為了出國進修的一個熱門選項,不管是學習中或剛畢業,選擇到海外打工渡假的大學生,還是失業中或工作中途決定去國外打工渡假的年輕人,或許真的有人希望藉此獲得經濟上的收穫,但這畢竟是少數個案。若因此以「台勞」來貶抑年輕人,甚至將年輕人利益化,而使打工渡假失去原本欲培養台灣青年增廣見聞強化國際觀,與各地人才交流,體驗不同人生、文化,學習語言,藉此提升年輕人「軟實力」和未來就業的競爭優勢的美意,就太可惜了。

記者 戴裕蒨
哈囉!我是戴裕蒨,我喜歡大家叫我小花。 興奮的時候會搖來搖去,快樂的時候會笑得很燦爛,一人來瘋起來就不受控制。 有人這麼說過:「當我們在反芻過去的時候,能看到越多美好的一面,那就是越幸福也越有價值的時刻。」 我懷著忐忑的心迎接未來的這一年,期待一年過後,再次回憶起這一段時光,是嘴角上揚的。  
記者 戴裕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