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期

從精神病人身上看世界

人們對精神病人的印象是甚麼?瘋子?傻瓜?被遺忘的一群?其實他們也有值得學習的一面。這本書帶領讀者進入瘋子的神秘國度,窺看他們腦袋裡閃耀的光芒。

從精神病人身上看世界

記者 朱寶欣 文  2012/10/07

一般大眾對精神病人都抱有負面的態度,認為他們思想錯亂,難於溝通,甚至會攻擊他人。大部分人都會躲開他們,對他們漠不關心。而這本書的作者反其道而行,進行實地的觀察,跟他們接觸、溝通。記錄與精神病人的對話,讓讀者能夠窺視他們的世界。一個與眾不同,難以捉摸的神秘國度。


三個月,熱銷逾十萬本的《瘋子的世界》。(圖片來源/Google搜尋)


簡單勾勒 描繪精彩世界

「有個精神病人講了個笑話。公園長椅上有三個人,其中兩個一直在假裝捕魚撒網撈魚。另一個在看報紙。員警問後者,你認識他們嗎?答:認識,我帶他們出來散心。員警說,趕緊帶他們回家吧,在外面會嚇到人。答:好的,我馬上帶他們回去。然後他把報紙放在一邊,空手開始划船。」這是一段精神病人所說的話。

書本通過簡單直接的方式,記錄了四十多個精神病人的案例。每個案例的篇幅不長,常常是簡單描寫,卻能震撼讀者。愣住數秒後,發現原來大家都猜錯了。人們從小受到社會的影響,對事物有先入為主的想法,不知不覺就形成一種慣性的思考。慣性的思考當然有他的好處,可是某程度上妨礙了我們思維的發揮,使我們喪失對事物其他面向的觀察能力。而某些神經病人就能跳出這些慣性思考,往往能對事物有另類和創新的想法。通過這數十個案例,讀者一定能體會到,從前不以為然的事物,竟然有這麼多不同的解讀方法,甚至對精神病人刮目相看。

書本沒有華麗的修辭,也沒有艱澀難懂的語言,作者就是用最平實的語言,把他聽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寫出來。記錄的是平凡的語句,描述的卻是一個個令人驚艷、讚歎不已的思想世界。這種簡單的寫作手法,可以讓複雜的概念,例如物理、化學現象,變得非常容易理解。即使是沒有學過相關知識的人,都能理解大概的效果和作用,不會讓人因此而錯過了精彩的事物。

書中每個案例都是獨立的,經過作者把他們系統地分類,更加井然有序,案例和案例之間不會混肴。這種簡單樸實的呈現手法,跟主流的書本有很大差別。主流的書本著重故事情節,作者要絞盡腦汁,以求寫出曲折的劇情,來吸引讀者的閱讀,這就需要良好的寫作基礎,以及畫面的刻畫,字句的雕琢。

反觀書中平實的寫作方式,更有他的特色和優點。真實故事的記錄,大大提高案例的說服力;顯淺的字句,更能讓讀者理解一些艱深的概念,提高可讀性,非常適合用於描述和介紹不同的事物。


親身體會 探討人性

人們可能會想到,作者為了和病人溝通,一定是冒了很多險,受了很多折磨,其實並不然。作者指出除了狂躁症的病人以外,其他病人在他們自己的世界觀,大多也沒那麼危險。只是礙於身體或精神的缺陷,他們無法表達正確他們的意思,甚至做出奇怪的行為。他們不會理會世俗的眼光,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以至於在常人眼裡顯得難以理解。

所以大家對精神病人的認知,大多停留於表面看到的形象,很少人深入瞭解。其實在這些精神病人面,有相當數量的人智商過人、邏輯細密、思想敏銳。只要經過適當的篩選,運用適合的方法,就能得到他們的信任,跟他們溝通。通過瞭解和溝通,作者發現這些人跟平常人,其實沒有甚麼差別。就像肢體殘障的病人一樣,有某些方面的不便而已。

可是人們對他們的態度卻不甚友好。這些行為值得讓人反思:同樣是社會的一員,他們也應該擁有平等的人權和福利,和最基本的理解、尊重。人們的不理解,不等於可以剝削他們的權利。這些受疾病困擾的病人,理應受到更多幫助和關心。作者不是心理學的專家,也不是相關學科的醫生,他只是普通的上班族。他尚可通過適當的方法,去接觸這些病人,跟他們互動,其他的人同樣也可以。人們常常提出人人平等,尊重人權的口號,卻沒有實現出來。面對這些病人,人們都是忌諱三分,表現出厭惡的態度。到底這些病人做錯了什麼?而人們到底有沒有理解那些口號背後的意義?


去蕪存菁 世界大不同

有一點必需提醒讀者,這本書有他的危險性。如果你沒有保持清醒的頭腦,很容易鑽進一些問死胡同,一直思考無法解釋的現象,無法自拔。相反,如果能以從旁觀察、學習的角度去看,肯定可以開闊眼界,學到有用的東西。「最精彩的,其實就是世界本身。」這是作者聽到的一句話,也是給讀者的一句話。

世界之所以精彩,就是因為有無限個面向,無限的可能。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世界藏有很多沒有被發現的神秘地帶。精神病人的思想世界,就是鮮少有人踏足的地帶。所以作者用心的整理他的發現,讓讀者從中瞭解不同想法,瞭解他們的處境和困難。不管這是一種冒險,甚至是愚蠢的行為,不管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讀者還是有所收穫。就像研究太空科技一樣,儘管花費大量人力物力,還要承受失敗帶來的風險,可是人們總是能從面學到經驗。通過對這些特別的想法的閱讀和理解,去蕪存菁,選出值得學習的地方,吸收面的智慧,一定對讀者帶來幫助。


常常有人用天才和瘋子做比較。(圖片來源/Google搜尋)

從一個問題出發,作者走進了瘋子的世界,為人們帶來了這麼一本有趣的書。不論瘋子的言論是否正確,從不同面向解讀事物,總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可以發現以往的不足。也從作者接觸過病人的例子可以看出,其實精神病人並不是那麼可怕。只要在適當的情況下,是可以互相溝通的。通過和他們的互動,他們的新奇想法,可能是一段笑話,也可能是為人們解決問題的靈感。從某個角度來說,這些想法有他的可取性,有益於社會的發展。另一方面,撇除精神病人身體或精神上的缺陷,他們跟普通人一樣,同樣有他的價值和權力。

反觀社會上一些人,漠視他們的存在,到底是不是人道的呢?對待肢體殘障的人,我們都予以同情和幫助,為什麼我們不能同樣的對待精神病人,甚至給他們更多的關心和幫助呢?這些都是這本書讓讀者思考的問題。

記者 朱寶欣
hi,我是大寶
記者 朱寶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