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期

公園裡的金田一

從經典日劇《池袋西口公園》,探討青少年次文化、日本社會問題及導演風格與演員魅力。

公園裡的金田一

記者 王柔婷 文  2012/10/07

「池袋寧靜的夏日夜晚,西口公園裡隱隱有不安的氣氛在空氣中騷動。」日劇《池袋西口公園》,改編自石田衣良於1997年完成的的推理小說,並於次年被改編成電視劇,由長瀨智也、窪塚洋介、加藤愛等人擔綱主演。

《池袋西口公園》中描述一群行事作風不被大人理解、常常令當地警察感到頭痛的青少年。這群駐足在池袋公園的青少年,儘管不被大人所支持,但在他們的圈子中,其實有著一定的道義跟規範。故事以剛滿二十歲,血氣方剛的少年真島誠為主線,大半的時間,阿誠不是耗在公園裡搭訕年輕女生,就是與好友阿正待在保齡球館消磨時間。在外人眼中,他也只不過是其中一個在池袋公園遊手好閒的小混混。平淡的日子一天天過,直到朋友理香被變態絞殺魔殺害瞬間打亂,為了替理香報仇,阿誠開始化身為公園裡的金田一,在解開謎題的過程中,也揭發了池袋寧靜氣氛的表象。


日劇《池袋西口公園》。(圖片來源/Google圖片)


日本社會問題縮影

《池袋西口公園》精采的部份就在於,每集內容看似毫無相關,卻又密不可分的牽引著池袋地區的生活脈動,所有的案件全都圍繞在主角真島誠的親人與朋友間。一系列的案件,就像是日本社會問題的縮影,從變態絞殺魔、強暴色情影片、毒品交易問題、非法外勞移民到青少年幫派互毆等,這些案件不僅是在電視上演出,也充斥在真實的日本社會上,反映出人民心中的底層恐懼。從大脈絡來看,日本的許多問題都可以跟黑社會及色情產業扯上關係。

日本的色情產業分為諸多方面,有合法的也有違法的。比如,日本的AV產業相當發達,在日本國內,成人影像製品可以合法存在,但需要經過一些審批,比如將生殖器部位用馬賽克遮住,不過,在劇情中可以看出還是有許多店家透過私下交易,販賣這些解碼影片,更可惡的是,還有惡劣集團利用援交少女,拍攝真強暴的性錄影帶,如果不依照他們的口令,這些援交少女極有可能直接被殺害。一旦社會上的「援助交際」氾濫,還可能讓變態殺人魔有機可趁,這些需要錢的女生,既然無法分辨網路或電話那端人的好壞,哪裡知道自己即將踏入地獄深淵。

日本法律將賣淫活動以「生殖器接觸」作為依據,在日本叫「本番」,這在法律中是明令禁止的,日本法律對這類活動的處罰極為嚴格。另外,所謂日本常見的「風俗店」,是有小姐陪酒的酒吧、俱樂部,嚴格意義上來說這與賣淫並不等同。不過,就如一般人所知,真正控制日本這些風俗店的常是黑社會,日本黑社會向管轄地區的風俗店收取企畫費或讓風俗店向黑社會經營的公司購買一些比市場價格稍高的酒水、花籃及店內必需品,這筆費用只佔風俗店收入相當少的一部分,大約為營業額的1%左右。為作回報,控制這些店的黑社會,會在警察「嚴打」或「行動」的時候,為風俗店提供信息,或在風俗店受其它黑社會社團干擾時提供保護。從表面看來,這一切好像都合乎邏輯,雙方都有其利益,實際上,這卻是提供日本黑社會日漸壯大的養分,讓黑社會在日本生生不息,甚至從事許多毒品交易,在社會埋下一顆顆定時炸彈。


幫派爭鬥 青少年次文化


《池袋西口公園》中,青少年幫派的片段畫面。(影片來源/Youtube)

「你們這幫人渣,你們全都是垃圾,愛反抗、鬥爭、結黨成群的傢伙,你們這種自以為與眾不同的廢物,在我們眼中全都是池袋的垃圾。」在劇中,警察毫不留情的對這些青少年幫派成員這樣說。《池袋西口公園》中的重要幫派-G Boys,以安藤崇為首領,所有的人都以加入G Boys為榮,賦予自己保衛池袋公園安全的任務,阻擋其他新興幫派的介入,若有任何風吹草動,便全員集合,非打個你死我活不可。G Boys雖然常常製造一些無謂的紛亂,但就像前面所提,他們確實有著自己的想法與道義規範,也是主角阿誠在破案的得力助手。

這樣的青少年文化現象,出現在經濟高度發展又遭逢泡沫化的日本,一點也不稀奇。這些邊緣青少年的世界──頹廢、墮落、偷竊、追求極限刺激,瘋狂的種種舉動,呈現出他們對世代的惶恐與不安。諷刺的是,他們卻是在犯罪體系中,最單純的一群人。在劇中,一旦G Boys的成員們聚在一起,就會令人聯想到不好的動機,警方與民眾把池袋所有的動亂全怪向他們,或許這只是大家有意或無意的逃避真正的問題根源,其實背後的黑道勢力、腐敗的政府組織,才是可怕的魔爪、沒人敢碰的大魔王。此外,媒體的報導也是池袋居民或警方,對這些青少年做出過度的指控原因之一。

在Chris Barker的文化研究書中提到,在青少年次文化偏差行為的行程與維持上,媒體扮演了核心的角色。媒體緊抓住特定的青少年團體,把他們的行為貼上偏差、愛惹麻煩等標籤,一般公眾因此做出道德恐慌的反應,企圖壓制與懲罰此一偏差的青少年文化。青少年則用更激烈的偏差行為對此做出回應,導致一種惡性循環。最明顯的例子即是:在一次G  Boys的聚會中,媒體特地前往報導,用一種擔憂的語氣,敘述這些青少年聚集的事,殊不知,他們只是在開會討論如何抓到變態絞殺魔。誹謗性的媒體新聞報導不但是一種裁決,對於這群青少年來說,更加深了他們對社會的不信任感。


秘密配方 好導演和好演員


《池袋西口公園》導演堤幸彥。(圖片來源/Google圖片)

一部電視劇成功的關鍵,當然在於好的劇本,如果有好的劇本又有好的演員和導演,那這樣的電視劇就會被稱之為「經典」,看再多次也不會膩。《池袋西口公園》的導演─堤幸彥其實大有來頭,他曾執導過的電視劇包括: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繼續、圈套等,每部電視劇皆可看出他的個人風格:在灰暗的劇情下,擁有獨特的黑色幽默元素,甚至有人替這樣的風格命名,稱為「堤色」。堤幸彥在《池袋西口公園》中,除了加入一貫的搞笑元素,節奏感鮮明的畫面搭配DJ刮盤音效,營造出的青春洋溢手法,也是堤幸彥在年輕人當中擁有長青人氣的原因。


窪塚洋介在劇中主演青少年幫派──G boys的老大。(圖片來源/圖片網)

若要說在《池袋西口公園》中極具個人魅力的演員,絕非窪塚洋介莫屬,他飾演的是GBoys的首領─安藤崇,什麼叫好的演員?應該就是沒有人比他更適合演這個角色了,白白瘦瘦的體態下,隱藏這一股桀驁不遜的氣質,看似脆弱,卻擁有極大的勇氣與領導能力,時而陰柔時而陽剛,加上一種玩世不恭的說話語氣,似乎看盡了社會百態,讓人不得不被他吸引與信服。能把這個角色詮釋的那麼到位,除了要有實力派的演技,當然還要有與生俱來的天賦。

記者 王柔婷
我是王柔婷,可以叫我lowlow 希望可以用很開心的心情,完成每篇喀報, 然後學到很多東西,認識很多很酷的人!
記者 王柔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