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期

公主的幸福 一定是王子嗎

「從此以後王子和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不外乎是童話故事最常見的結局。在烏托邦式的城堡裡,沒有勾心鬥角的權術、沒有爾虞我詐的謊言,迪士尼天真爛漫的公主,帶領大家從現實世界的灰暗,走進粉紅色的異想國度。

公主的幸福 一定是王子嗎

記者 薛世如 文  2012/10/07

「從此以後王子和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不外乎是童話故事最常見的結局。在這裡,沒有勾心鬥角的權術、沒有爾虞我詐的謊言,一種烏托邦式的城堡,住著一群天真爛漫的公主,帶領大家躲避現實世界的灰暗,走進粉紅色的異想國度。

華特迪士尼公司以「希望、夢想、愛」為成立宗旨,橫跨近一個世紀、見證科技的進步、歷經社會的興衰,如今成為全世界知名的傳媒企業。2001年,迪士尼公主品牌成立,無論是在總體銷售量或是票房成績,都比先前的兩大品牌-米老鼠與朋友們、小熊維尼, 來得亮眼;公主們的魅力不僅擄獲白馬王子的心,更收服了大小朋友欽羨的目光。


迪士尼公主系列的九位公主。(圖片來源/Google)


公主們的夢幻世界

莊園式的象牙白城堡、蔚藍的天空與嫩青的草地,再以配色活潑卻不失柔和的粉色調為主要風格,透過畫面氣氛的營造帶給觀眾夢幻及歡樂的感受;早期的《白雪公主》、《仙履奇緣》與《睡美人》在色彩的飽和度上較低,運用手繪的風格使得畫面較為親切;到了中、晚期,因為電腦繪圖被廣泛的使用,色彩的豐富性也較以往多元,因此在顏色的使用上有了更多的選擇;繪畫上,巧妙的在寫實與抽象間取得平衡,多一分則過繁,少一分則過簡,植物和動物都以可愛活潑為原則, 鎖定目標觀眾。

公主系列都有專屬的主題曲貫穿全劇,例如《小美人魚》的Under the Sea、《阿拉丁》的A Whole New World,透過與百老匯的合作, 創造華麗且流行的樂曲風格;I’ll Make a Man out of You是《花木蘭》的主題曲,大量使用重複的節奏,以震撼力強的鼓聲為背景音樂,更加入中國的傳統樂器:鈸,凸顯中國的壯闊與呈現歷史的風味。


將九位公主用音樂組合在一起。(影片來源/Youtube)

迪士尼的公主劇情都朝著一條既定的脈絡發展:原本平靜的生活意外地遭逢變故,最後正義的一方勝利,王子與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沒有縱橫交錯的複雜關係,運用條理分明的技術表現,輔以詼諧幽默的氣氛,加上魔法的使用,增加故事的奇幻與趣味性,這種樂觀、正義及勇於探索的拓荒精神正是美國民族精神的最大特性。


公主性格與女性主義

在九部影片中,絕大部分的公主都是被動無助的,她們幸福快樂的日子不是功成名就、恩澤天下,而是仰賴於與男性的婚姻,就像中國人說的:女子無才便是德。公主們只要身材姣好、擁有一個好歌喉、懂得容忍與服從,之後就只要等著王子的出現。隨著女性主義的興起與女權運動的開展,不同時期的公主角色定位也跟著改變,但唯一不變也不會變的是:對於公主最好的結局就是遇見王子,幸福快樂的過一生。

早期的白雪公主、仙杜瑞拉和奧蘿拉都被形塑成傳統的居家女性,她們溫柔、乖巧、極具魅力,但卻沒有自己的想法,處於被迫害的角色時, 卻不懂得反擊,只會逆來順受, 甚至連反抗的意識都沒有,她們與王子都是一見鍾情便深深墜入愛河。這三部動畫都是產於第一波女權運動的時代,此時的主要訴求在於爭取政治、經濟和社會上的平等,並期望除去男女間宰制與附庸間的權力關係;但從迪士尼對於公主的定位來看,很明顯地並沒有受到女性主義的影響,動畫中的公主們仍然是男性的附屬品,在男性的標準下才能找到自我。


溫柔乖順的白雪公主。(圖片來源/Google)

相較於早期的公主們,中期的愛麗兒、貝兒以及茉莉已經被賦予了自主的想法,愛麗兒充滿自信、好奇心強、喜歡冒險,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真愛;貝兒聰明伶俐、樂於助人、喜歡思考,最後解救被下魔法的野獸,不同於先前男性拯救女性的情節,此時性別角色的區別已然沒有那麼絕對了;不願嫁給有錢的王子而選擇阿拉丁的茉莉,是個有主見的公主,她不屈服於命運的安排、堅持所愛,一段勇於追求真愛的浪漫故事就此誕生。第二波女權運動的一項重要訴求,是改善社會制度建構下的性別差異,試圖達到男女平權並解放女性,《美女與野獸》的劇情發展正反映了女權運動對迪士尼動畫的影響。

晚期公主定位受到女權運動的影響更加明顯,寶嘉康蒂熱愛自然,是個堅強、理性的公主;花木蘭反映了孝順、聰穎、保衛國家榮譽;蒂安娜獨立、努力工作,一心想完成父親的遺願,也是第一位非裔公主。從《花木蘭》和《公主與青蛙》中可以看見女性已經開始從事軍旅生活與獨立工作,雖然還是會遭到劇中其他角色的異樣眼光,但已經是一種突破;從另一方面來看,雖然她們有能力和男性做相同的事情,可是她們的出發點卻是為了父親而非自己,由此可看見父權主義的影響之遠,甚至大於女權運動的影響。


代父從軍的花木蘭。(圖片來源/Google)


不婚 也是一種幸福

公主夢幻般的生活令許多人嚮往,反觀現代社會卻有許多女性選擇不婚,高薪、高權、有能力, 卻決定單身的女性亦愈來愈多,她們反映出自我意識的高漲與女性經濟的獨立,也許公主的溫柔、順從在現代依舊可以找到多金的王子,但不婚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迪士尼公主的風潮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都可遇見,她們豐富了小朋友的想像力,讓他們看見奇蹟與創造力,也提供大朋友一個對浪漫情懷的憧憬,在現實中覓得遁世的小天堂,如同華特迪士尼所說:「在這個迷人的永恆國度裡,騎士殷情的風度和奇妙的夢想將會重現,令童話變成真實。」

在公主的魅力變成一種無庸置疑的信仰時,是否該反思這樣的魅力是什麼 源自於哪裡 而非一味地投以羨慕和渴望的眼神,住在城堡裡的公主真的能適應變化萬千的社會嗎 她們的生活又將因為社會的世代交替產生什麼變化 
 

記者 薛世如
身高一米八一,體重起伏不定,感謝父母把我生的人模人樣,給我一個溫馨可愛的家。 祝大家天天開心,不愁吃不愁穿,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記者 薛世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