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歌喉戰 引爆校園論戰
校園歌喉戰 引爆校園論戰
報導/ 陳貞儒 2007/10/21
校園歌喉戰選秀列車,這回駛向交通大學,同學們皆熱烈期盼,打算一舉推翻外界認為交大學生只會讀書的印象,沒想到這場選拔賽引起極大爭議,並在交大BBS的校園討論版(NCTU_TALK)上招來一場唇槍舌戰。
歌唱節目迅速走紅 交大同學躍躍欲試
![]() |
快樂星期天的「校園歌喉戰」前來交大舉辦選拔賽。 |
近來,由華視快樂星期天的「校園歌喉戰」及中視「超級星光大道」這兩個高收視率節目,在台灣娛樂界和音樂界帶起一股歌唱競賽節目熱潮。此類型節目不僅可以評斷一個人歌唱得好不好,參賽者亦可藉此增加曝光率,更有機會造成話題進而走紅。兩個節目中脫穎而出的勝利者,分別組成星光幫及快樂幫,各自擁有廣大的支持群眾,熱力席捲台灣。
第一波的偶像塑造成功後,電視台繼續尋覓新血,目前星光大道的第二批成員已產生前十強,快樂星期天也頻頻到各大校園進行選秀活動,期待能夠覓得新星,將他們推上舞台。為了參加校園歌喉戰的比賽,藏匿在學校中的歌唱好手無不蠢蠢欲動,期待能踏上舞台一展歌喉。終於,快樂星期天的校園選秀列車駛進了交通大學校園。
即使只是校園初選,但交大的同學們皆踴躍報名參與,參賽人數高達194位,使選拔賽成為一項浩大的工程。初賽於十月十日國慶日舉行,當天比賽會場擠滿人群,光參賽者就快把坐位填滿了,更何況還有許多好奇的觀眾。從下午兩點進行到晚上十點半,參賽者接連走上舞台,對評審和觀眾唱出他的好歌喉,有的人表現優異,也有人略顯緊張以及失常。最後公布的入選名單,僅有十人入圍,另設一個特別獎,頒給一位令評審們印象深刻,表現逗趣的參賽者。
初賽活動順利落幕了,大家開始期待著即將舉行的第二階段複賽,校園歌喉戰的評審將從入圍者中選出冠軍上電視比賽。沒想到一顆炸彈悄悄的投進校園BBS中,引發了學生們一陣熱烈討論的風波。
入圍同學頻走音 網友質疑評審黑箱
公布入選名單的隔兩天,參賽者康同學於BBS上發表文章,希望聽聽評審對於這場比賽判準的說明,他說:「有些人覺得我唱得不錯,在網路上聲援我,也有人發現比賽當天,其它表現不錯的參賽者卻沒有入圍。」歌唱比賽的評判的確很難界定,但同樣在網路上發表質疑的劉同學,找到當天一位入圍者上台表演的影片,影片中該位同學唱歌走音,表現不佳,卻通過這次篩選。這樣明顯有問題的仲裁結果,引起了網路上許多議論,因此康同學才發表文章,希望主辦單位或評審能夠針對評分標準做出解釋。
交大校園歌喉戰參賽者之一的蘇芳儀指出,引發爭議的評審在聽她唱歌的時候,並沒有很專注,卻在某位入圍者上台表演時,拿出相機拍攝紀錄,她說:「這樣讓我感覺很不舒服。」
受爭議的參賽者。(記者陳貞儒/攝) |
星聲社:經費請不起具代表性評審,但絕無黑箱
除了評審的爭議外,她也認為整體活動的流程並沒有設計完善,如未能提醒參賽者篩選歌曲精華片段,導致許多人尚未進入狀況就被按鈴強制下台。交大電信所的賴同學,在觀賽時也發現會場秩序略嫌混亂,他說:「一分錢一分貨。」免費參賽導致報名人數過眾,比賽時間拉長,評判的困難度也隨之增加。他認為主辦單位在辦活動的時候,應適度考量活動場控,別讓場面超過自己負荷。
免費參加比賽原是主辦單位的美意,希望能夠服務大家,同時鼓勵同學們多加參與。但事件爆發後卻成為大家指責的缺失。星聲社現任副社楊純芳表示,由於活動未收費,經費較為短缺,才沒有足夠的錢請來具有代表性的評審,只好就近拜託認識的學長幫忙,沒料到因此而引起風波。
雖然網路上許多人指控比賽有造假嫌疑,但學聯會及星聲社初期並沒有做出正面回應,楊純芳說:「一開始不回應討論的文章,是因為我們真的沒有造假」她表示當初邀裁的時候,的確忘了考慮避嫌這件事。評審林見彥雖曾參加星聲社,但已畢業許久,本身也於製作公司以及校內藝文中心任職過,應該具有相當的專業。同時楊純芳指出,此次初賽由四位評審來評判,所有入圍者都需經由四人認可才行,她說:「當初林見彥也有提出其他候選人,但都被其他評審否決過,入圍名單不可能由他一人決定。」
學生:相信評審專業能力,但質疑學聯會與星聲社辦事能力
交大電工系蔡翼鍾,雖參與了BBS上熱烈的討論,但他並未親到選拔會現場參與活動,整件事情都經由網路得知。「最早我其實是懶得理這件事情,畢竟我跟比賽壓根兒沒關係。」直到有一天發現越來越多相關的文章出現在交大討論版上,才開始關注,並且參與討論。起初他認為這只是輸的人在鬧場而已,隨著評審出面坦承評判時的確略有偏頗,他開始了解抗議者的訴求何在,但他說:「我還是傾向評審那邊,因為我相信他的專業,而這種比賽本來就沒有一個標準阿!」
雖然認同評判結果,但蔡翼鐘卻不認同學聯會以及星聲社處理問題的方式。「這次事件我覺得一定要有人出來負責。」他表示主辦單位不但不理會同學的申訴,與抗議者溝通時態度也不良,後續更沒當一回事,這並非正確的做事方式,由其身為全校性社團和學生會組織,更應該積極面對問題。
直到決賽辦完之後,學聯會和星聲社才陸續發表聲明,針對活動中疏失部分向外界道歉,承諾必將及取此次活動的教訓,未來會更加注意活動的細節部分,給交大同學更多快樂的時光。
雖然主辦單位已經出面表達歉意,也針對評審未避嫌一事向參賽者們道歉,但似乎都模糊的帶過比賽造假一事。究竟交大同學們質疑的黑箱操弄是否存在?比賽的公平性可不可以攤開來讓所有人檢閱?康同學要求主辦單位提出證明讓所有人知道真相,他說:「只要看看評分單就知道有沒有人搞鬼,或是拿出影片給大家公評一下。」但學聯會活動負責人洪上筑表示,華視已把製作單位方的評分單做回收,學聯會無法取回,儘公布其餘兩位評審的意見,並沒有辦法代表整體評判結果。但在比賽影片部分,學聯會會長已於公開道歉文中承諾,會請交大數位內容製作中心提供初賽相關的錄影。
雙方互相體諒 展現風度與氣度
歌喉戰的討論,在學聯會會長以及星聲社社長道歉之後,已漸趨減緩。網路上為期數天的筆誅墨伐,都是由一些小問題引發的,星聲社選擇裁判時未能避嫌,引此大家對於比賽公平性有各種揣測;學聯會太晚做出公開聲明以及道歉,讓外界誤以為主辦單位沒有誠意處理此事。儘管四周一片撻伐聲,但兩單位仍努力籌備決賽,希望為活動畫下美好的句點。校園歌喉戰交大決賽時,場外觀眾大排長龍,場內熱烈的掌聲與歡呼聲,都可以證明活動帶給同學們一個愉快的夜晚。
辦活動單位的熱忱與負責值得推崇,質疑者追求的公平與正義必須正視,儘管校園歷經一場為期數天激烈的討論,但論戰當中也展現了交大同學們面對事情的認真態度。初賽影片至今雖尚未釋出,但相信在這一連串事件之後,所有人都能夠更有風度與氣度,讓這次校園論戰順利落幕。
![]() |
記者 陳貞儒
姓名:陳貞儒 綽號:思奇 關心的議題:藝文活動、流行文化、社會公益、媒體現象。 經歷:交大客院金山面專題報導記者、台視節目部實習生、交大傳科系學會會長 專長領域:文字撰寫、攝影剪輯、影像後製處理、動畫製作等。 之一‧以前的夢想是當台灣第一位女總統,不過長大以後發現國家政治超乎我想象的麻煩,就此迅速打消念頭,反正人生還有很多樂事可以做,最好是一輩子都可以懶懶散散的,依照「天不從人願」的慣例,八成是不會實現。 之二‧總覺得世界上有很多問題存在,很想去改變,但是一介草民力量太渺小,加上懶(也許這是主因),好像什麼都無法改變一樣,有這種想法的時候就會去看海賊王,我覺得魯夫可以給我力量。 之三‧立下志願不當記者,但諷刺的是好像不斷地作著新聞,不管以後會走上什麼樣的路,都還是先面對眼前的挑戰比較實際,謝謝觀賞。請多指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