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撐起的重量與夢想
我所撐起的重量與夢想
記者 高綮翊 文 2012/11/04
兩年又三個月前,我收到來自交通大學的入學通知,當我翻到社團簡介的那一項目時,我看到了「競技啦啦隊」。當時我還蠻驚訝的,因為這項運動我只在美國影集裡見過,我還沒有在台灣看過任何一場啦啦隊表演。不過當時,我也只是看過去,絲毫沒有把它放在心上,畢竟這個選項原本不是我作為社團的第一選擇。
第一次的相遇
入學過後,有愈來愈多社團會跑到大一新生的寢室來宣傳,有些甚至會用半強迫的方式希望我們留下資料成為社員,所以當時我對這些來寢宣的人都很反感。某一個晚上,啦啦隊的學長走進來,開始「各個擊破」我們。現在回想起來,如果沒有那十分鐘,也許我就會錯過了一項深愛的事物。學長殷勤的介紹社團的內容,以及他們為大一新生所舉辦的體驗營,當時身為大一的我認為,多參加一些事情可以增廣見聞,於是便拉著我的室友去參加體驗營。
「對不起我們滿額了」,當我們終於下定決心時,這項晴天霹靂的消息直接轟在我們頭上,但是,我的倔強卻讓我更想參加這項東西,於是在第一次社課就直接過去參加,然後開始了我的「啦啦人生」。
所有的事情都要從基本練起,啦啦隊也不例外,我們日復一日的練習基本手姿和舞蹈,為的就是幫我們打下最穩固的根基,「只會做技巧的不叫啦啦隊,那叫馬戲團」。啦啦隊,是場上活力與熱情的泉源,高昂的精神與認真的態度,是我們最強調的事情。
在經歷了數個月的練習,我們這群小雞被帶上了人生中的第一場表演,回想起那時的尷尬和羞澀,以及面對第一次的興奮感,讓我更加確認了啦啦隊是我正確的選擇。
啦啦隊是充滿歡樂的大家庭。(照片來源/交大競技啦啦隊Facebook粉絲團)
折翼的伊卡洛斯
在經歷過人生第一場表演後,我們面對到了練習量更重的「梅竹賽」。為了應付更長的表演時間,我們增加更強的肌肉訓練、拉長更久的練習時間,都是為了讓我們能在長達十分鐘的表演裡維持最好的狀態。但是,我的身體卻因為無法負荷如此激烈的練習,而受了傷。
我的骨頭裂了開來。那如萬針刺過的劇痛,讓我倒地不起,但是,我不知道痛的是身體,還是那無法繼續練習的心情。我被載到醫院,當醫生宣布我左手尺骨裂開時,我腦中一片空白,彷彿醫生跟我開了個玩笑。包紮好後被載回練習場地,學長姊紛紛過來安慰,但是我卻沒有辦法說出任何一句話。我打電話告訴我的父母時,他們既震驚又悲傷,隔天,我就被載回家。
我躺在床上,像個廢人一樣。我吃飯要人幫忙,沒辦法自己做事,就只能躺在床上,靜靜的、慢慢的,等著那條醜陋的傷疤癒合。「我想回去......」,我哭了,因為我怕,我很怕再也回不去,回不去做我最深愛的事情了。花了半年建立起來的觀念,無數時間構築起來的信心,互相信任的感覺,在這條手臂半殘後,一切劃為了泡影。我知道,總有一天我的手會好,總有一天它會像之前一樣,回到最初完好無缺的狀況,但是,我有沒有辦法像之前一樣?能夠像過去一樣開心的練習嗎?能夠毫無顧忌的投入其中嗎?我不知道。
回到學校後,我有一段時間不敢踏進社團裡,我怕我再也跟不上大家,我怕我會再次的受傷,我怕我已經不適合這個地方了。最後,我還是選擇面對我的恐懼。我記得那天我回去第一次做的技巧是「站肩」,當時學長問說有沒有人要自願來操作時,我舉起了手,我看到學長眼神中閃過一絲擔心,但是他隨即拍著我的肩膀說「我會幫你」。我很成功的完成了那個技巧,雖然它不是特別困難,雖然是在眾多人的幫忙下,雖然我充滿害怕,但是在我完成的那一瞬間,似乎有什麼東西回來了。
站肩技巧。(照片來源/蘋果日報)
拋開過去 才能看見未來
每年的5月,是大專盃啦啦隊錦標賽的舉辦時間,各校的啦啦隊員會在這時齊聚一堂,共同爭取全國冠軍。過去,我曾在影片中看見學長姐在舞台上做出一流的技巧、華麗的翻騰與整齊的手姿。我有辦法辦到嗎?我捫心自問。在接觸啦啦隊一年後,我是否能夠有進一步的成長?我想知道,我能進步到什麼樣的地步。
我報名了大專盃比賽,初期,練習量並沒有我想像中的繁重,只是比過去稍多而已,但進入中期後,一切變的有所不同。啦啦隊是個很奇特的運動,在成長到一定階段後,它的成長幅度會趨緩,可是一但突破了關鍵點後,實力又會大幅增加。這段時間裡,我接觸了過往從未嘗試過的新技巧與翻騰。
在這段時間裡,我投入大量的經歷在練習大專杯,我減少了修課數量,我推掉了雜事,全心投入其中。我的爸媽難以理解,為什麼我要把這項曾經讓我受過傷的運動看的如此重要,我跟父母說,我不想有任何後悔的機會。當一個機會放在面前,而這機會是可以證明自己曾經如此毫無猶豫的追夢時,這段過程將充滿價值。
「我想把全國冠軍的獎盃帶回來。」
不完美的完美,讓我們更能展望未來。(影片來源/YouTube)
蛻變與進化
我們最後沒有獲獎。在某些技巧展現時發生失誤,讓我們與獎盃擦身而過。當我們表演完,我跟我的夥伴走出場時,我跟他說了一句話,「像個冠軍一樣抬頭挺胸的走出去」。比賽過後,大家難掩失落的情緒,甚至落下眼淚。我不覺得難過,只覺得可惜。因為,我們已經跨越了許多人都還未達到的目標。
兩年的時間裡,我從毫無觀念的菜鳥,成長到能跟全國頂尖好手共同較勁的選手。我從來都沒有想過,有一天能站在頂尖的舞台上。我很高興,我也為我的夥伴們感到高興,我們證明了,努力讓我們得以在舞台上發光發熱,不需要任何天分,我們用腳踏實地的行動證明了自己。
我在啦啦隊裡,學到的不只有技術,更重要的,是過程。每一段的練習過程,都是一種成長。在這裡,我們學會尊重、合作、體諒等等,不管以後我到哪裡,我都會把啦啦隊的態度帶在身上,用正面且積極的方式,去面對未來的挫折與困境。
![]() |
記者 高綮翊
高綮翊 1992年製造於桃園 2010年考上交大 喜歡吵鬧,也愛安靜 隨興做事、隨緣生活 嗑爆加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