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怪 生命價值的實踐
搞怪 生命價值的實踐
記者 姜藍茵 文 2012/11/04
當刺青和穿洞不再是少數族群的專利,新興的「身體改造」藝術取而代之,成為當紅女星和時下年輕人追逐的標的。除了與眾不同的外貌,搞怪的肢體動作也引起模仿風潮。究竟,在這樣全民搞怪的年代該何去何從?
藝術 信念的表達
從刺青到穿洞藝術,人似乎生而渴求與眾不同。這些人體藝術在尚未普及前,是被歸類為次文化的產品,甚至會被社會貼上負面的標籤。而這些概念被實踐在生活中,就像是警匪片一定會有刺著「左青龍、右白虎」的黑幫老大、穿了鼻環或眉洞等的可能是社會邊緣人。但是,隨著時間的積累,這些原本被視為「另類」的身體展示逐漸被主流文化所收編,反而形成獨樹一格的藝術形式。一般人也漸漸能接受以這種方式,來表達個人的信念或情感。於是,名人將警示的句子刻在身上以時刻提醒自己、把小孩的生肖刺在身上來表達對家人的愛,他們不僅不被責怪,反而會被推崇為「不忘本」或「愛家」的表現。
然而,當刺青或穿洞者不再被視為「異類」,或者說:當刺青或穿洞不再那麼「與眾不同」時,時下的反骨青年又會如何突顯自我的獨特呢?
身體改造 搞怪再進化
科技的發達,使得各種身體藝術形式蓬勃發展。前年,美國當紅明星Lady Gaga曾以「充滿菱角」的臉龐參加脫口秀節目,引起在場觀眾一陣譁然。儘管她本人並沒有多做解釋,但專家猜測,這可能是一種皮下植入異物的手術,或是經由特技化妝而成。在某次接受訪問時,Lady Gaga曾說:「自己內心靈感顯現時,角就會顯現……一個藝術家總是要處在半幻想和半現實的狀態。」從她這番話,不難發現「長角」對她來說,是有特殊個人意義的。她選擇用這種外界看似怪異、難以理解的形式,來表達她對藝術創作的概念。
Lady Gaga向來以大膽的造型來傳達她的藝術概念。(圖片來源/Google)
另一個極端的身體藝術是貝果頭。將三百毫升的食鹽水注入額頭,靜待兩小時後,額頭會腫脹起來,再用食指輕壓凸起物的中央,最後就會形成一個類似貝果形狀的造型。專家指出,整個造型可維持24小時,但頻繁注射可能引起皮膚鬆弛或感染等副作用。像貝果頭這樣另類的人體藝術稱為「身體改造」,現在流行於日本東京的夜總會。嘗鮮者大多是為了展現搞怪的個性,他們表示:「完成造型後,自己獲得了難以言喻的喜悅。」
貝果頭展現了嘗鮮者搞怪的個性。(圖片來源/Google)
除了稜角臉和貝果頭之外,類似的身體改造還有人體馬甲、配戴鬍鬚、把牙齒銼成尖銳狀以及把舌頭分為兩半等。雖然這些改造光聽就令人退避三舍,但執行手術的人,普遍認為那是自我實現的過程:因為這些手術讓他們更接近心目中理想的自我樣貌。
搞怪肢體動作 震撼視網膜
Lady Gaga在她的成名曲<Bad Romance>裡的舞步大多是張牙舞爪,並隨著節拍像怪物一般扭動的。第一次看這段音樂錄影帶時,大多數人的反應充滿遲疑和驚嚇,因為他們很難界定裡頭的舞步是哪一種風格,甚至還會疑惑:這是舞蹈嗎?
Lady Gaga在<Bad Romance>裡的舞步前衛,顛覆觀眾對舞蹈的想像。(圖片來源/Google)
而Lady Gaga打造這種奇特的舞風,無疑是為了打破觀眾對舞蹈的想像。儘管她誇張的肢體語言和豐富的表情變化被貼上「怪異」的標籤,但這也讓她在一成不變的音樂市場殺出血路,穩坐流行歌后寶座。毫不按照牌理出牌的邏輯,創造了空前的議題性,這讓她成為後來許多竄紅藝人的模型。
韓國藝人PSY的Gangnam Style就是複製Lady Gaga搞怪精神的最佳實例。儘管不少人指出,此曲在全球爆紅的原因,在於觀眾嚮往歌詞裡的炫富和時髦所形塑的魅力,但事實上,韓文並不像英語那樣普及,所以這首歌爆紅的原因別無其他,就是PSY那怪異的騎馬舞。不可否認的是:騎馬舞的本質是滑稽的,而正是它簡單、易模仿的特性讓此曲在全球走紅。如果說Lady Gaga的怪獸舞是融合戲劇張力的表現,那PSY的騎馬舞就是貫徹肥皂劇的精隨:用老套的劇情麻痺觀眾,觀眾儘管自知卻又捨不得轉台,只能一再重播。
PSY的騎馬舞在YouTube播放後,被世界各地的人們瘋狂模仿。(圖片來源/Google)
誠如大眾所知,肢體語言可以無障礙地進行跨文化的溝通,一個眼神或動作都傳遞了訊息,而外界接收這些訊息來評斷個體的價值。Lady Gaga和PSY利用怪異的舞蹈形式來塑造議題,不僅成功地累積跨國界的舞迷,也為自己賺進了大把鈔票。雖然其中不乏商業操弄的影子,但「搞怪」基本上已經成為他們的形象,而舞迷們也引頸期盼下一波搞怪潮流的誕生。
子非魚 焉知魚之樂
菱角臉和貝果頭這種一般人不會輕易嘗試的造型,就是「要你注意我」的表現。這樣特殊的臉龐,是他們無聲而強力的宣言。在茫茫人海中,你也許會對這些人投以異樣的眼光,或是發出驚嘆聲,但無論是怎樣的反應,他們都成功達到目的了,因為觀看者迷惑的眼神肯定了他們是「特殊的存在」,而這樣的肯定滿足了他們的自我期待。對他們來說,這些身體裝飾物的價值,不僅是所花費的整型費用,而是一種心靈層面上的、對於自己成功「特殊化」的滿足。
延續身體改造的概念,怪異的舞風也是為了「異於常人」。由於當代傳播科技讓影像大量曝光成為可能,搞怪的舞蹈除了能讓原創者的「特殊」迅速引起共鳴,也促使模仿者的產生。雖然兩種藝術形式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強調個體的特殊性,但以肢體語言來表達似乎能喚起較普世的迴響。畢竟,人們勉強可以理解在臉上做造型的初衷,但他們卻永遠不會進入手術室做出相同的舉動。而模仿搞怪的舞步,不僅能「輕易地」暴露自己搞怪的一面,也能與原創者共享表演藝術的快感。
活出自我 搞怪不怪
「如果有天我們淹沒在人潮之中,庸碌一生,那是因為我們沒有要努力地活的豐盛。」
香港作家黃碧雲獨特的見解,道出她對人生的期許。大部分的人,終其一生都在「普同」和「特殊」之間游走。因為不想被淹沒於人群之中,所以總得做點什麼來證明自己:儘管微小但仍然存在。但人作為群居動物,且不被允許做出過於離經叛道的行為,於是,「膽小的大部分人」只好將目光轉移到「特立獨行的少部分人」身上,渴望從他們身上尋求一點慰藉:不論是眼神的投射或是簡單的模仿。
其實,要尋求特殊化,在外貌上或肢體上的改變是最容易的方法,但那只是很表面地活出自己,真正體驗生活並從中獲得啟發的人,才能將心境昇華、體驗生命的奧秘,儘管在死亡後,也會化作宇宙中獨一無二的塵埃。
![]() |
記者 姜藍茵
嗨,我是姜藍茵, 我媽說那是藍天白雲的藍,綠草如茵的茵 好像就是要自然的意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