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期

我選的路 我會努力走下去

大三啊!忙呀忙!虛棚、電台、課業......我多希望我一天能有48小時可以用,可是我沒有。但我絕對不會放棄任何一個,這是我選的路,我會努力走下去。

我選的路 我會努力走下去

記者 楊敦元 文  2012/11/04

大三,也許是目前經歷過的大學生活中,最「充實」的一年。「你最近在忙些甚麼啊?」這種理應在許久不見的朋友之間才會出現的問候,竟然活生生地出現在我與班上同學的對話中。「你昨天睡多久?」、「你到底在忙什麼?」這是我的家教學生最常問候我的一句話。是啊……我到底在忙些什麼?


地點 客院323剪輯室

「喀啦、喀啦……」,不停歇的鍵盤與滑鼠聲。「記者現在位於……」,電腦螢幕上撥放著一個又一個的新聞檔案。人聲?除了呼吸與不時的咳嗽聲之外,悄然無息。現在時鐘上顯示的時間是半夜3點24分。


凌晨,種子團員們仍在持續奮鬥。(照片拍攝/施勗皓

 

就在這個該夜深人靜的時刻,剪輯室裡卻仍是燈火通明,而裡面的人們依舊清醒著,即便眼中已透出了睡意,依然緊盯著眼前的螢幕,手上的滑鼠忙著將一段段的新聞畫面接在一起,耳邊迴響的是在確認內容而不斷重播的訪問內容。

就在這凝結的氣氛下,突然兩聲咳嗽聲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咳咳!對不起我要過音,大家安靜一下。」大家紛紛放下手邊的工作,鍵盤、滑鼠、新聞帶的聲音戛然而止,轉過頭來,饒富興趣地盯著這個要過音的人。他拿起了麥克風按下錄音鍵,開始了他的過音:「在面對密集且素質參差不齊的寢室宣傳活動,新生的態度從好奇逐漸轉變為困擾,部分新生……碰!」剪輯室的門被用力推開,「嗨!大家!我把宵夜買回來了!快來吃吧!」接著是一陣尷尬的沉默,「恩……我是不是挑錯時間回來了?」這個闖入者一臉無辜地看著大家,沉默仍舊持續著,所有人先互看了一下,然後像是有默契一般,一起爆出了哄堂大笑,當然,除了那個被打斷過音的人。

這個闖入者搔搔頭,打開手上的袋子,一陣香氣飄出。這是我在虛擬攝影棚種子團隊的生活。

面對兩周一次的新聞製播,種子團隊的生活充滿了截稿、交稿、拍攝、訪問與剪輯新聞,揹著沉重的攝影機與腳架四處「趴趴走」已經成為常態,在竹北看日出好像也不再是什麼新奇的事情。從一開始的抱怨,到現在視為理所當然,架腳架、調整攝影機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剪輯更是越發地得心應手,跑新聞的地點也開始向外縣市擴張,我們走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並且勇敢地持續前進著。


地點 虛擬攝影棚內

「倒數10秒進片頭,10、9、8……」、「camera2幫我抓主播半身,好……撐住……準備……3、2、take。」、「待會不回現場,直接帶接帶兩則預告,第一則是……」攝影棚內每個人戰戰兢兢,深怕漏聽了一個指令或是做錯了一個動作,就會害這集新聞來不及準時播放。這也是虛擬攝影棚種子團隊的生活。

我想,除了運動員以外應該沒有多少人可以想像,我們在那錄影的半小時內是懷抱著多麼緊張的心情在工作的,到錄影前一刻大家都還可以談笑風生,一旦錄影開始,就算最調皮搗蛋的人都繃緊了神經,沒有人敢出錯,因為出了錯,不僅僅是個人的失誤,更令我們恐懼的,是砸了我們在努力建構的名聲。


每一集的新聞都是大家心血的結晶。(照片來源/CT Channel
 

在這半小時內,所有人都處於一個緊繃的狀態,這時候就算一個小小的壓力,就可能讓人理智線瞬間斷裂。再上一次的錄影中,一個突發的狀況,讓平時冷靜的學長激動到爆了粗口。平常總是嫌太冷的冷氣,在錄影時,卻彷彿沒開一般,甚至還嫌燥熱。最後導播的一聲:「Cut!收工!」讓大家高高懸掛的心,又回到了地面。這集終於結束了。


地點 錄音室內

「現在時間晚間8點整,又到了星期一的晚上,歡迎收聽注意落石!」錄音室裡的電腦播著錄好的節目,我一個人坐在椅子上,盯著混音器上的音量表,看著綠光黃光交錯閃爍著,快速思索著剛剛收到的問題,「有聽眾說他們聽不到聲音。」、「有聽眾說今天音質很差,是怎麼回事?」這是我在交大網路電台內工程部的生活。

自從接下電現台工程助理一職後,即便已經升為工程長,手機總是會無預警地響起,告知電台有狀況必須要處理。待在工程部的一年多裡,電腦中的工具程式越來越多,對於各種狀況的處理手法也越來越純熟,從一開始的慌亂,到現在輕鬆地在電腦前利用遠端操控軟體發出簡單的指令。


工程部的責任就是守護整個電台的節目播出品質。
(照片提供/交大網路電台gotoandPlay

但,總是會有新的問題來挑戰。這時候就會看到我一個人抱著頭在錄音室裡焦慮地走來走去,從外人看來,一定相當可笑,但內心的苦惱又有誰知道?眾人眼中看見的只是工程部解決問題的高效率與流暢的手法,卻沒有看見我們歷經無數個抱頭苦思的夜晚,以及經歷無數失敗的嘗試才得到的答案。


地點 寢室書桌前

電腦上顯示的時間已經是清晨4點半,鍵盤上的手指依然沒有要休息的跡象,依然飛快地在鍵盤上舞動著。面對著即將截止的交稿期限,努力絞盡腦汁,想盡辦把把稿子給生出來。這是我在寢室的生活。

升上大三以後,發覺自己在寢室的時間好像真的不如前兩年多,大多的時間都在外面跑新聞或者做影片剪輯,而在寢室的時間大多留給作業跟補眠。室友也常常說,一早起來不是看我還在睡就是已經不知去哪,在看到我的時候通常已經幾近半夜。而在室友一個一個陷入夢鄉時,我仍得為今天來不及作完的事情做一個收尾,忙呀忙的,往往一抬頭就是半夜3點多快4點了,匆匆盥洗,閉上眼結束這一天。


戶樞不蠹 流水不腐

大三的日子,也許真的很忙,充足的睡眠變成最奢侈的享受與願望,但是這一切,我努力嘗試去樂在其中。現在多學一點,多受苦一點,只為了在往後的日子裡多一點競爭力,不想要過了四年卻甚麼也沒長進。所以,我選擇這條路,即便很辛苦,我仍舊會堅持著,走下去。

 

 

記者 楊敦元
大家好,我是楊敦元,大家都叫我小布,但是實在是太多人叫小布了,所以都會幫我灌上姓氏,叫我楊小布,加入傳科以後,跑出了越來越多的其妙綽號:布哥、浣熊... 我自認為是一個矛盾的人,喜歡出去玩,卻也很喜歡宅在自己的世界。 很想當個有氣質的文藝青年,卻又常常沉迷於網路世界,尤其是逐漸沒落的BBS。 很喜歡看書、聽音樂、看電影、也喜歡打電動,最常流連忘返的地方是誠品。 然後這張照片看起來好胖!我有在努力減肥了!!!!!
記者 楊敦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