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期

拆解思考 何必理性

一顆蛋、兩顆蛋、三顆蛋、四顆蛋,接下來會是什麼?看著書的封面,不禁有了對封底的想像。《思考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要打破這些想像,引導讀者重新思考邏輯模式。

拆解思考 何必理性

記者 白婞嫈 文  2012/11/18

一顆蛋、兩顆蛋、三顆蛋、四顆蛋,接下來會是什麼?看著書的封面,不禁讓人產生對封底的想像。但是再仔細看一次書名,不要太快下結論會是比較「安全」的答案。《思考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希望能引導讀者,藉著辨認出思考謬誤,重新檢視自己的邏輯思考模式。


《思考的藝術》封面設計相當值得玩味。
(圖片來源/誠品網路書店)


思考的形式

這本書的書封是由鄭宇斌設計,封面和封底畫面的巧妙關聯,完全不浪費設計者可發揮的創意空間。他利用書裡談到的其中一種思考盲點:「連結謬誤」,成功讓看見封面的人都「錯誤地聯想」。作者魯爾夫.杜伯里(Rolf Dobelli)目前已有七本著作,包括小說和非文學類的作品。這本《思考的藝術》,在德國登上暢銷書冠軍寶座,隨後又被翻譯成十三種不同的語言,堪稱是他至今最成功的一本著作。

本文共分為52篇,每一篇包含了一張插圖和一種思考錯誤。插圖繪者碧吉特‧蘭(Birgit Lang)是以作者杜伯里在書中舉的例子、故事來創作,明顯或隱晦地傳達該篇所想要傳達的意涵。插圖的風格寫實,又帶點嘲諷意味,和書中文字的感覺相當符合。雖然只看數字時,會覺得這本書一定非常厚重,但事實卻不然。除了每節開頭的一頁插圖之外,作者只用三頁簡短的篇幅,幾個例子來講解他想要說明的概念。

書中的特色除了有趣的插圖以外,每篇文章的一開始,會有一句話點出杜伯里想要探討的主題。有些主題句很直白,但有些實在讓人摸不著頭緒,只得繼續看下去。而若是認為自己閱讀的時間不夠細讀這本書,文章的最後幾句話就是該篇的總結,能夠讓光看舉例還不是很了解的讀者,再以結尾的幾句話來釐清作者想表達的想法。另外,如果是作者想要特別強調的句子,會用粗體字呈現,讓讀者更容易注意到它們。整本書給人的感覺是很實際的,不管是寫作風格、所舉的案例或是書的頁數,都讓閱讀的人能夠清楚、集中地接收到作者的意思。


〈泳將身材的錯覺〉一篇的插圖,健壯身材是種錯誤的想像。(圖片來源/博客來書籍館)

杜伯里在這本書中提到的許多思考謬誤常常是貼近生活的。例如〈泳將身材的錯覺〉這篇,主題句是「哈佛究竟是一所好大學,還是一所爛大學?我們其實並不清楚。」文中先是寫了一個希望自己能甩掉滿身贅肉的男人。他每天努力運動希望能鍛鍊出像游泳健將般的身材,但有一天才恍然大悟,那些游泳健將之所以成為游泳健將,是因為他們原本就有好的身材,所以才能進入游泳隊鍛鍊,然後在國際賽事上成名。這就是「泳將身材的錯覺」。

作者又寫了女模特兒的例子,他解釋,人們以為在螢光幕上的那些人能夠成功是因為他們經過了一番努力才變成現在的樣貌。但事實上,這是倒果為因的想法,那些人就是因為本身身材好才能獲得演出機會,站在舞台上發光。也因此作者才會寫下「我們並不清楚哈佛到底是不是好大學」這樣令人疑惑的句子。也許有些明星學校只是先設了一些高分標準來聚攏那些成績好的學生,但是教學品質不一定如外界所想像的好。當然,這樣的想法並非針對明星學校而言,重點是學校的教學品質。

而〈司機的知識〉這一篇則提到一個許多人耳熟能詳的故事。諾貝爾物理獎一九一八年的得主普朗克獲獎以後,展開了全德國的巡迴演講。因為不管他走到哪裡,講的都是同一套演說內容,甚至連接送他的司機都能背誦。於是司機某一天突發奇想,向普朗克提出兩人交換的建議,而普朗克也欣然答應。沒想到這次在演說中間,竟有一個人舉手發問,假扮成普朗克的司機一點都不慌張,反而從容地說「這個問題請我的司機來回答就可以了」。


事實上,很難判斷〈司機的知識〉圖中的司機是真的或假的。
(圖片來源/PChome 24h書店)

這原本是一個大家熟悉的笑話,但是杜伯里利用這個故事來幫助讀者分辨出一些「司機」記者或「司機」名嘴,也許還能拿來檢視自己。他指出,那些行為舉止表現得好像他們確實知道的人,事實上卻虛有其表。他認為有真才實學的人,是真正明瞭「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個道理的人,而且如此坦白並不會帶來羞愧。作者值得佩服之處在於,能夠用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出發,讓讀者明白他所想表達的思考偏誤。


思考的大眾

這本書適合剛開始接觸哲學思考或大眾心理學的人。書中舉出的例子淺顯易懂,而且日常生活中也很可能碰到相同的事情,再搭配作者每篇清晰的結尾,相信不用費太多心便能理解。作者所舉的52個思考錯誤能幫助這類讀者,對於哲學思考有較全面的認識,就算是只抓出其中幾種也能讓人受益匪淺。讀者也能夠利用本書來訓練自己如何用哲學瞭解事情,或是能在看完本書以後選擇接下來的閱讀方向,繼續深入了解。

這本書也適合給對於人生已經有定見,但願意了解更多其他思考方式的人。作者的觀點強烈,對人生中遇到的許多事情,都有一套完整的思考方式。也許看完本書以後,讀者能夠對自己所經歷的,有新一層的體悟或是認識他人可能的想法。《思考的藝術》也推薦給傳播媒體工作者,包括廣告創意發想、公關等。此書把廣告中所運用的心理學做了分析,當想不出可以用什麼廣告技巧時,可從作者的拆解中想出新的運用方式,不過前提是觀眾們都沒有看過這本書。所以要是希望自己別再亂買東西,也許這本書能夠變成一種阻止自己的助力。

如果期待這本書有更深入的,對於人性或是哲學上的思考,那麼請不要看這本書。這本書裡提到的例子可能已經太過熟悉,會讓人覺得老生常談。尤其當讀者已經是個常常訓練自己批判性思考能力的人時,這本書就太淺白了。如果自認人生已經相當接近完美,不想被挑戰,也請不要看這本書。如果已經看了的話,根據「沉沒成本謬誤」似乎該是放下書本的時候了。什麼?「我已經看了這本書這麼多頁了……」那麼,就讀完吧!作者明白對付思考錯誤相當勞心費力,因此在結語時他留下了一個提醒,「有時候寧可交給直覺決定,免得為了追求清晰的思考而造成浪費。」

記者 白婞嫈
在右手霸權的世界中妥協的左撇子。 喜歡吃很多很多東西,喜歡想很多很多事情, 總覺得,進食和思考應該是同一件事:)
記者 白婞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