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期

竹東美食 心滋味

品嘗美食,嗅聞著當地本土的味道,聽見當地人們熱情的喧鬧;品嘗著不只是美食,而是那暖暖的人情味。彭紹雲雖然不是竹東人,不過他在這家店、在這塊土地上所建立的飲食文化情感是真切的。他的堅持,幫助了當地文化的推廣。

竹東美食 心滋味

記者 簡瑋靜 報導  2012/11/18

攜來往攘的竹東市場旁,一家店飄散出濃郁的排骨酥香味。剛過中午忙碌的時候,彭老闆坐在店的一角,親切地招呼每位客人。

麵店老闆彭紹雲本是六家南庄的客家人,長大之後到台中霧峰農工念書。彭紹雲是遺腹子,從小就跟著同母異父的弟弟一起跟著媽媽幫忙做生意。不過彭紹雲一開始是走向教職,擔任幼稚園和安親班的主任,反而是對食物感興趣的弟弟長大後到了大陸去學習做麵。弟弟回到台灣後,偶然之下在台中吃到了排骨酥麵,覺得這道美食有很大的發展市場,於是開始在竹東創業,彭紹雲便辭去原本的職位來幫忙。


曾任教職的彭紹雲,親切的笑容帶著穩重。(照片來源/簡瑋靜攝)

店裡的招牌菜──排骨酥麵,香味吸引來絡繹不絕的人潮。彭紹雲說,為了追求好品質,這道菜經過很多嘗試跟改良,才有現在的味道。一開始曾嘗試山藥、紅蘿蔔等食材和排骨酥結合。最後才選用芋頭濃郁而溫潤的口感結合排骨酥的味道,而且堅持使用竹東當地產的食材。「每個地方都有它自己的特色和味道。」彭紹雲說,而他也希望能夠用美食推廣出當地的文化特色。


品質比名聲重要

這家店在竹東開業十一年,並不是一開始就順利發展。一開始都只是附近的父老鄉親們捧場,有時候介紹外地人來這裡用餐。在某次機緣下,剛好來到附近採訪的電視節目人員在當地人的推薦下,來到店裡用餐,由於店裡的招牌菜的好味道,才臨時決定採訪這家店。

托這則電視節目的福,來到店裡的顧客大大地增加,生意最好的時候一天賣出了一千杯的排骨酥,原本九點才打烊,提早到七點半就休息了。到現在也常常有許多饕客慕名而來,甚至有住在台北的老客人,一個月總會來兩次,品嘗這令人上癮的好味道。

彭紹雲說:「名聲雖然為店裡帶來了人潮,不過該做好的品質還是非常堅持。」該熬兩個小時湯頭才有的風味,他絕對不會為了多賺一些提早營業,讓食物沒有它該有的品質。「我覺得最開心的時候,就是每天在店裡為客人送上菜餚,然後聽見客人的那句『好吃!』。所以我不做壞了自己品質的事情。」

彭紹雲堅持要顧好這品質跟服務,不因為知名度高了,客人多了就變得隨便。不管是食物烹煮的時間,或是份量,都堅持給客人最好的,因為一開始這家店就是因為竹東當地人的捧場和支持,才能有現在的成績,當初想讓鄉親吃得美味、吃得飽,現在當然也是一樣。堅持品質,才能讓竹東當地的特色風貌,透過美食的芬芳,飄散到更遠的地方。


附餐 文化回憶

環顧店的四周,是用一些五、六十年前的老照片做裝潢。這些是從竹東當地的照相館買來,一些很久之前拍的、或是一直無人領回的舊相片。相片裡有從前的窯磚、摩托車,與一些現在已經沒落,或是不復存在的文化。彭紹雲看著牆上那些照片,眼神彷彿又回到好多年之前。

「有時候會有客人帶著小朋友來,指著牆上的照片跟小朋友說:『那是我小時候有的東西喔。』」彭紹雲說,「有些文化現在已經沒有了,偶爾客人來店裡就能夠回憶一下過去。」不只賣麵,這家店還附贈了對文化的懷念。這間店連結了許多當地人對竹東的回憶,也為食物染上了當地文化的風味。在小地方為當地文化用心,懷舊文化風格的裝潢讓客人與當地文化更貼近。


幾十年前當地的舊照片,讓客人在品嘗美食的同時也咀嚼回憶。(照片來源/王紹容攝)


外籍員工趣味多

這家店的員工大多是外籍新娘,來自越南、大陸、印尼等地。彭紹雲打趣地說:「還差一國就八國聯軍了呢!」員工之間感情也很好,彼此都用「大哥」、「大姐」來稱呼。

出生在六家南庄,身為客家人,彭紹雲的客家話說得很好,而且竹東也有許多客家人,長大之後在台中就讀的時候,也學會閩南話,這對員工來說可是大救星。有次一台大型遊覽車停在店門口,一群台北來的婆婆媽媽們一邊用流利的台語東南西北的聊天,一邊走進店裡點餐。一下子急壞了聽不懂台語的員工們,急忙請住在樓上的彭紹雲下樓來。

也許是因為曾任教職的關係,彭紹雲看起來總有些嚴肅,不過說著以前發生過的趣事,他不禁露出笑容。現在的工作給他以往體會不到的滿足跟喜悅,這些都顯露在他臉上。


飲水思源 推廣竹東美食

品嘗美食,嗅聞著當地本土的味道,聽見當地人們熱情的喧鬧;品嘗著的不只是美食,而是那暖暖的人情味。美味的餐點總有它背後的故事,這些故事帶點溫暖帶點人情,因為各地的文化而有所不同,當旅遊到各地,是觀光客、是美食家,也是藝術家。吃著美食,搭配當地文化風情,品嘗到的才是最具文化風味的佳餚。


招牌菜排骨酥麵,濃郁的味道彷彿結合了彭紹雲對當地的情感。(照片來源/王紹容攝)

彭紹雲雖然不是竹東人,不過他在這家店、在這塊土地上所建立的飲食文化情感是真切的。他現在做出來的成就受到當地人們很大的幫助以及支持,為了回饋這塊土地,他堅持使用當地食材、堅持每道菜的品質,在品牌上打出竹東的名號,期許自己能為當地文化帶來幫助。

美食,是了解一個文化最快的方式。食物的味道體現出一個地方獨特的芬芳,當一間店展現出當地獨特的風味,它也成了當地文化的一環。彭紹雲用嚴肅穩重卻十分親切的笑容招呼著客人,也許只是一點點,也許還需要很久的時間來證明他對當地的付出,不過他對當地文化真摯的情感的每一個堅持,在食物裡品嘗得到那滋味。

彭紹雲用心經營的這家店、這道菜的味道,連結了每位曾經光顧過的客人。主餐是排骨酥麵,請搭配竹東文化食用吧!

記者 簡瑋靜
喜歡嘗試新東西, 喜歡啦啦隊, 我叫企鵝(cheer), 讓我為你加油為自己加油, 走在喀報這條路上:D
記者 簡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