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費漲聲起
學費漲聲起
記者 楊敦元 報導 2012/11/18
十一月七號一早,本該除了洽公人員之外,不會有其他人前來的教育部門口,卻被人潮擠得水洩不通。現場的群眾來自台灣各地,多數為大學的學運團體與勞工團體,各大新聞台與報社的記者也都在場伺機而動,他們為何而來?為的是教育部在十月二十六日發布的:「常態性大專學雜費調整方案」草案。而原訂於十一月七號的草案公聽會,卻在前一天發布公文宣告臨時取消,此舉動更是加深了人民對政府的不諒解,於是抗議活動依舊如期舉行。
大學學費漲 人民怨聲起
高等教育的學費調漲,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早在2007年,全國大學校長會議通過提出以10%為上限的大專校院學雜費調整,當時教育部指出,調漲學費是保障就學品質的必要手段。
但時間來到了今天的2012,綜觀台灣的教育環境,並無明顯的改善,相反地卻似乎日漸低落,無論是基礎教育或者是高等教育,大學生、研究生越來越不「值錢」,也越來越不受重視。政府口中的「五年五百億」政策,受惠的絕大多數都是前段的國立大學。而其他的大學無論國立、私立,這項政策帶來的利益卻是少之又少,造成社會階層的斷層逐漸顯現:前段國立大學的學生由於有此項經費的補助,可以使用更好的資源,獲得更好的訓練;相較於其他未獲得此項補助的學校學生來說,這根本是一場完全不公平的競爭。
如今教育部發布了常態性大專學雜費調整方案的草案,此草案的目標為:確認「提升教學品質」及「實踐社會公平正義」。草案中提到:私立大學學費漲幅可調至5%,而國立大學學費可調漲至10%。如此巨幅的學費調漲,使得人民怨聲載道,憤而走上街頭,藉由抗議來表達不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聯會會長謝慧霆就表示:「即便國立大學的學費比較便宜,身邊還是有許多同學需要打工或者使用學貸來負擔他們的學費。而且如果真的要講求公平正義的話,那根本不應該漲學費,甚至私立大學還應該降學費。」
抗議當天,學生一度想要進入教育部內向部長陳情,卻遭警方以人牆阻擋。
(圖片來源/公視新聞網)
的確,為什麼不降私立大學的學費,反而要漲國立大學的學費?現在私立大學的學生所繳的學費往往是國立大學的學生所無法想像的,更別提此草案更是讓它又漲了5%,教育部在做此決定時,是否真正有替學生設身處地的著想?或者只是一群人關在房間裡開會,然後編寫出對政府最有利的法案?無可置疑的,是後者。
未出社會 鉅額債務已壓身
當天抗議的現場,有許多人舉著各式各樣的抗議標語,其中有不少標語是寫著類似這樣的話語:「我現在大三,我背負學貸20萬。」,描述著自己才正值青春年華,卻已負債累累。
正該是青春洋溢的年紀,但身後龐大的債務,卻已經壓的學子們快要喘不過氣來。
(圖片來源/NOWnews)
就學貸款,原本是一番美意,讓家境並不是那麼優渥的青年學子,可以不用因為昂貴的學費而被迫放棄念書的機會。
但隨著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學費的調漲,此番美意開始有了些變質,青年學子剛踏出校園,正要展開人生全新的一頁時,卻發現自己早已負債累累。東海大學學生會會長陳進霖說:「教育部調漲學費對我們是非常不公平的,而且我們自己還有就學貸款,導致我現在已經大四要準備畢業了,可是我們完全看不到未來,感覺政府對我們學生一點都不照顧!」
輔仁大學黑水溝社社員李卓熹也表示:「在一個國家裡面,教育該是一個公共福利,主要的支出本來就應該由政府來負責,那現在要漲學費,是一件很不合理的事情。」在許多先進的歐美國家,教育費用的預算與支出,往往是佔該政府財務方面很大的一部分。而台灣卻逐年削減教育預算,不禁令人懷疑政府究竟將錢花到哪裡去了?
要教育 不要交易
在當天抗議的現場,除了學生以外,也來了許多家中有子女正在念書的勞工父母。抗議民眾對此政策的血淚控訴,讓在現場的人皆為之鼻酸。也讓大家看到,現在的台灣社會,完全不是執政者告訴我們的那麼美好。有許多人,為了能讓子女受高等教育,必須多兼一份工作、熬夜工作,只為了讓子女以後可以出人頭地。
其中一位勞工代表就說了:「我最痛苦的時候就是每個學期開學的時候,我兩個小孩都在上大學,一開學,學費就是10幾萬這樣在繳。對那些有錢人家也許不算什麼,但對我們這種勉強算是小康的家庭來說,真的是很沉重的負擔。」
全國自主勞工聯盟執行長朱維立說:「如果將此龐大的教育經費問題,由透過漲學費來解決的話,非但不能解決原本的教育經費短缺,反而會加重勞工家庭的負擔。教育經費應該是向企業、財團來課徵資本利得稅,才是解決之道。」
學生們原本期待部長能在此承諾書上簽名,但部長始終沒有出面,
學生團體最後當場將此承諾書撕毀。(圖片來源/苦勞網)
教育是決定一個國家未來有多少可能的關鍵因素,而政府如今不斷地減少教育經費,然後將教育成本轉嫁給學生與勞工家庭。然而,卻不檢討對資本課稅,達到真正的社會重分配。如此行為,讓人民很難不去想:政府眼中是不是只有財團與企業能帶給他們的利益?而是否只有在選舉的時候,才會將目光再一次擺到人民身上?
台灣近年景氣低迷,社會M型化日趨嚴重,而且薪資一直無法獲得提升,一般民眾在生活上已經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問題。再加上近期的油電雙漲與各項民生物資的調漲,如果大學學雜費再度調漲,那無疑是對台灣人民的經濟問題雪上加霜。而且如此下去,受影響的絕對不只是經濟、教育甚至是整個台灣的未來必然也會受到不良的影響。
![]() |
記者 楊敦元
大家好,我是楊敦元,大家都叫我小布,但是實在是太多人叫小布了,所以都會幫我灌上姓氏,叫我楊小布,加入傳科以後,跑出了越來越多的其妙綽號:布哥、浣熊... 我自認為是一個矛盾的人,喜歡出去玩,卻也很喜歡宅在自己的世界。 很想當個有氣質的文藝青年,卻又常常沉迷於網路世界,尤其是逐漸沒落的BBS。 很喜歡看書、聽音樂、看電影、也喜歡打電動,最常流連忘返的地方是誠品。 然後這張照片看起來好胖!我有在努力減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