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自己 林怡萱
成為自己 林怡萱
記者 郭丹穎 報導 2012/11/25
樂旗界的奧運、劇場國外巡迴演出,一直到鐵人三項競賽,嬌小的林怡萱帶著這些不凡的經歷,走在表演藝術的路上。「我一直覺得表演藝術就是這樣。按部就班的工作,但卻能帶給別人很多生命的感動,而我一直喜歡做能夠感動別人的事情。」
兩個願望一次滿足 旗隊
「我最喜歡的當然是這個星星!」、「這根綠羽毛曾經塞在我胸口,跟我一起表演,整枝溼答答!」林怡萱興奮地說著參加世界樂旗大賽的經驗,這段旅程對她的意義不言而喻。從高中到現在,林怡萱的旗隊生涯進入第11年。高中社團帶給林怡萱的榮譽跟團隊精神,畢業以後,在台北樂府樂旗藝術團延續下去。林怡萱說自己從小就喜歡動,而旗隊正是讓她能夠將運動、舞蹈兩個願望、一次滿足的地方。
在DCI和Vanguard的經驗對林怡萱而言,是旗隊生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照片來源/郭丹穎攝)
林怡萱高二就決定畢業後要加入樂府,更幸運地在Age out(年齡超過參賽限制)前通過徵選,參加樂旗界的奧運「DCI世界樂旗大賽」,並有精彩的演出。2007年她考進加州的旗隊Santa Clara Vanguard,林怡萱笑著說,她剛進樂府的表演曲正好是Vanguard的隊歌,而她的生日在12月,Vanguard隊服的「聖誕紅配色」讓她覺得與隊伍的相遇完全是命運的安排。
回到台灣後,她執起教鞭,將國外所學回饋給樂府,以表演設計者的身分繼續她最愛的活動。2010年台北樂府的室內公演就是她將所學全部掏出所設計的一場表演。她的學生汪士傑和楊方緯也表示,教練總是不吝嗇的把東西給出來,盡全力做好「美」件事,都與林怡萱所說:「若有機會想要把室內公演再做到更好。」不謀而合。固執不妥協,希望能夠把表演做到最好,便是她對旗隊的熱情展現。
舞台 難以抵抗的魅力
林怡萱同時也十分喜歡舞台。在旗隊擔任教練後,表演的機會就放在舞蹈上。恰巧2008年一個難得的機會,她加入《向左走,向右走》的音樂劇演出,開始她以舞蹈為工作的日子,她覺得跳舞「能賺錢又快樂」。林怡萱前後參與了舞蹈生態系與無垢舞蹈劇場等幾個舞團,今年也在台灣參與音樂劇《地下鐵》的演出。這些演出機會不僅讓她對於舞台的編排、畫面的呈現上有更多想法,也認識許多有才華的表演藝術工作者。
「我覺得表演這件事情真的很吸引我。不是為了得到掌聲,站在那裡,那個服裝、那個氛圍,我喜歡那個感覺。」林怡萱認真地說。無論是要邊唱邊演的音樂劇或者與舞團出國巡演,都帶給她很多不同的體驗。要不是從跳舞接觸劇場,她沒有機會以工作的角度造訪一個國家,「跟去一個國家旅遊是非常不同的感受,做這一行滿幸運的就是這個地方,沒辦法用金錢來衡量。」她認為表演的機會豐富了她的人生。
林怡萱會將舞蹈及劇場等所學結合運用在教學中。(照片來源/郭丹穎攝)
龍舟 三鐵 好動停不住
瘋子,林怡萱這樣形容那群划龍舟的夥伴們。一群來自各行各業的上班族,早上五點半到六點半就聚在一起練習,各自吃完早餐再去上班,練習一年只為一場龍舟賽。舞團認識的夥伴邀她去划龍舟時,這個聽來不太普通的詞立刻吸引她,於是她也加入早上四點多起床,上碧潭團練的行列。
林怡萱笑著說,認識這群愛運動的划龍舟夥伴給了她很多第一次。第一次衝浪、第一次攀岩,甚至第一次鐵人三項競賽。比完龍舟賽後這群人還是習慣性地每天早起,開始約起晨跑團、運動團。後來,其中一位玩鐵人三項的夥伴,也邀大家一起加入。林怡萱說,就像覺得人生一定要划一次龍舟,人生也應該玩過一次鐵人三項,於是就開始為了三鐵進行訓練規劃。
練習時還發生過一次瀕死的經驗。某個下雨的早晨,她太晚接到停練的通知,但已抵達練習場地的她還是決定下水練習游泳。可是平常能夠游到的距離就是游不完,她開始掙扎、喊救命,最後被旁邊的阿姨救上岸。「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很恐怖。」不過,練三鐵這件事林怡萱覺得學到很多。「它在追求體能的極限沒錯,但你必須要在有把握的狀態下,不只有體力耐力,要聰明的、有韻律的完成三鐵,是一門大學問。」
於是鐵人三項在林怡萱的人生中就這樣跳出來,加入她的人生規劃中。她覺得這項運動很好玩很迷人,跟想像的不一樣,希望未來有一天能夠完成超級鐵人的賽程。
第一次挑戰就完成奧運規格的鐵人三項賽制,林怡萱有著說不完的開心
和驕傲。(照片來源/林怡萱Facebook)
發覺自己 成為自己
談到未來的目標,林怡萱希望可以設計一齣令觀眾感動跟印象深刻的表演。她認為透過表演可以把話講出來,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東西也可以透過表演釋放。「我一直覺得每個人心裡都有一些情感需要出來,透過舞蹈或表演或教學,都是好的能量釋放。不只是運動,大部分是身體在鍛鍊,表演藝術更多了情感。」
她覺得自己沒有做什麼偉大或了不起的事情,「可是我覺得人生在世就是,能夠發現自己、成為自己。每個人在世界上都有最對的位置。可是要去試每個位置,把自己放在那裡試試看,才知道適不適合你。」鐵人三項、Vanguard的演出、舞團的演出、2011年台北樂府的室內公演節目,都是一種成就的實現。她認為,也許會越來越接近,但人生還長,成為理想中的自己是一輩子的事。
運動與舞蹈一直是林怡萱生活的方式。(照片來源/林怡萱Facebook)
![]() |
記者 郭丹穎
有太多問題等我發現,所以正在努力挖掘,也希望能夠喚起更多人的共鳴。 我是郭丹穎,我在喀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