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大師 許玉秀
法學大師 許玉秀
記者 林伯勳 報導 2012/12/02
曾在交大科技與法律研究所任教的許玉秀,是前司法院大法官,漆黑的長髮梳理得一絲不苟,戴著一副眼鏡,看似嚴謹,個性卻十分平易近人,對學生們非常照顧,只要學生有問題,她必定全力為學生解答。
人生的信仰 正當法律程序
在擔任大法官期間,許玉秀最大的心得是「只有看不到問題的眼睛,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這八年的期間讓她培養了人生的第二信仰──「正當法律程序原則」,意即「基於人性尊嚴,保障程序主體地位,並保障其主觀、客觀參與的可能性。」
許玉秀認為,所有的正義都是從程序正義開始,也是由程序正義終結。對她而言所謂的「正義」,指的是「程序正義」,如果沒有程序正義,那就不會有「實體正義」,因此她發願在未來的日子,都要為正當法律程序的實踐而努力。
2011年冬天,許玉秀人在歐洲。(照片來源/許玉秀提供)
命運 一場美麗的安排
許玉秀出生於民國四十五年,父親在她小時候就時常為鄉親主持公道、免費法律服務,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她選擇法律做為一生的志業。她從高雄市立女中畢業後,進入中山女高就讀,後來考上政大地政系。
起初,許玉秀打算轉系與轉學,轉系達成後,轉學的計畫卻陰錯陽差地錯過報名日期而夭折。現在她認為這是命運一場美麗的安排,她說:「政大是一個安靜的環境,讓我可以很安靜地在那裡練功,使我保有自我,讓我有一個非常純淨的自我蛻化。我的許多想法都是在那時期開始醞釀的,因此我想,或許必須如此,我的學術之路,才一路沒有干擾。」
許玉秀認為,如果將一切歸咎於命運的安排,多半在美化自己的懶惰。但她也承認宿命是存在的,「有時覺得命運要靠自己創造,有時候又覺得冥冥之中自有定數。」不過在閱聞過許多扭轉劣勢、成功克服困境的故事後,她會用「堅定信念、勇往直前、無事不成」來鼓勵自己和別人。對於命運的課題,她覺得這好像都是事後才知道的,無論是否依照自己設定的方向前進,人們都只能接受、放下,不管自己滿意與否,因為那都已經過去。
因此她認為,人面對命運重要的是,面對眼下的困境該如何自處。她提到最近很紅的電影──《逆光飛翔》,「不試怎麼知道不能?」許多正面的例子,讓她覺得:為什麼不能嘗試成功?如果根本沒有退路,那當然只能奮力一搏,假設面對的是順境,那麼這老生常談必有幫助:「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居安思危,常保平安。」
許玉秀原本大學畢業後打算出國,但在父母反對下,決定先念研究所並參加國家考試。研究所畢業後,許玉秀遠渡重洋到德國弗萊堡大學深造博士學位,待過「馬克斯普朗克國際刑法研究所」以及「經濟刑法暨犯罪學研究所」,回國之後她曾先後任教於東海大學與政治大學,之後從2003年開始擔任了8年的司法院大法官。
在大法官任期期滿後,許玉秀來到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開授刑法相關的課程。她認為要讓學生與國際接軌,這件事老師們比較需要努力,「如果老師的國際化不足,自然不能讓學生站在國際的平台上學習。」不過她也強調,網際網路的普及,讓學生的學習方式進步許多,獲取知識不必然靠課堂上的老師,坐在自己的電腦前,聽國外老師上課,已經十分容易,學生所需要的只有好學的心和勤奮的堅持。
目前,許玉秀為了想充分休息,同時好好專心照顧母親,停止了教學的工作。不過她依然每天讀書寫字,她說「讀書寫字似乎就是她這輩子的工作,從有記憶以來,做到現在,看起來會一直持續下去。」
許玉秀與其母親。(照片來源/許玉秀提供)
當今的法官與律師
許玉秀認為,現在學校的教學結構、考試內容以及職前訓練都還過度粗糙,因此如今在台灣考試體制下出身的法官,最缺乏「處理事實的能力」以及「嚴謹深刻的邏輯說理能力」。
針對現在律師越來越多的現象,許玉秀認為律師多,表示法律服務市場選擇多,對消費者而言應該是好的。例如有一些求處死刑的案件,尤其當中犯罪真相較有爭議,辯護人的相關實務經驗,甚為重要,這方面如果有一些經驗豐富的律師群,有助於提升法院的審理速度與裁判品質。她說道:「律師界的朋友,應該努力提供一個讓一般人方便選擇、有效選擇的市場機制。」
卸任大法官 看司法改革
針對現在的司法現況,許玉秀也有獨特的見解。針對民國99年公佈的「刑事妥速審判法」來說,此法案目的是,希望案件不要在最高法院與高等法院之間不斷發回與上訴,拖延太久,冀能免除人民的訟累。像「蘇建和案」就在今年因為不能再上訴而定讞,使一個從20歲到40多歲都在牢房裡度過的的人得以獲得平反。
批評者認為,如今為求法院的效率而制定速審法,必定會降低審判的品質,使得人民受到更大的冤屈,像當蘇建和案無罪判決確定時,被害人的哥哥就只能坐著輪椅抗議司法不公,哭喊沒有人能還他弟弟一個公道,令人為之鼻酸。因此人民難免懷疑,真相是否會不夠清楚?速審法是對人民訴訟權的保障還是侵害?
許玉秀認為這樣的疑問,是假設迅速導致顯得草率。但有太多例子,證明就算是慢慢來的審判,同樣或甚至更草率,而速審法的原意是要求審判過程既「快」又「準確」。「作為清理過去的辦法,速審法不能解救沉痾;作為未來適用的法律,必須要發揮擔保既迅速又準確的效果。如果是這樣,速審法當然是保障人民的訴訟權。」至於如何防止濫用速審法的迅速,而掩護草率,是設計制度和使用制度的人要深切注意的,當然不是法律通過了就算數。
此外,她對於司法院即將提出來的「大法官審理案件法修正草案」也有相當大的貢獻,在釋字第642號解釋的不同意見書中,她批評:「本院大法官至今慣行的解釋八股文,有利於掩飾論述上的謬誤,不利於掃除思考上的盲點,更是增加議事負擔、耗費釋憲資源的元兇,欲提升釋憲效能,應該儘快拋棄解釋八股文的桎梏。」並因而建議了一個製作格式。
她認為裁判品質的改善,才能根本改善司法的公信,而裁判品質取決於製作的格式。同時她也預告,要建議改革目前刑事裁判的製作方式。
最後,許玉秀給了法律人一句建議:「正當法律程序是法律人的聖靈,正當法律程序原則的深化與實踐,是讓法律產業能夠升級的藥方。」
![]() |
記者 林伯勳
我是傳科系大3的學生 平常沒事喜歡看電影、唱歌 最喜歡的電影是惡靈古堡 目前有1-5集 都超好看的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