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期

總編輯的話

本週一五一期文章以軟性新聞為主,共計二十二篇稿件。有心情故事四篇、文化現象三篇、人物專訪三篇。評論類共六篇,包含樂評三篇、書評兩篇、影評一篇。圖片故事三則與動新聞三則。

總編輯的話

記者 戴子昀 文  2012/12/09

本週一五一期文章以軟性新聞為主,共計二十二篇稿件。有心情故事四篇、文化現象三篇、人物專訪三篇。評論類共六篇,包含樂評三篇、書評兩篇、影評一篇。圖片故事三則與動新聞三則。頭題為尤意茹的人物專訪「這輩子就要當女孩 葉若瑛」,清楚地描寫從男兒身到成為女人的心路歷程,文字深刻而細膩,實屬佳作。

林伯勳的「多元文化創作 同人誌」對同人誌的文化介紹詳盡,提出女性意識抬頭,伴隨而來的BL新文學內容與形態,色情文學不再只是男性的專利或父系霸權下的產物。

評論類目由張睿文「音樂交融靈魂 霹靂布袋戲」解析布袋戲音樂的過去與現在,融入新科技後的現況發展與瓶頸。楊敦元的「誰說魔王就該被勇者討伐」用字活潑,巧妙地分析書中細節與作者新思。

圖片故事與動新聞極富即時性,涵括近期在各地與交大校內活動的報導。李佩玹的「微小而珍貴的幸福DIY」用鏡頭記錄農村DIY的體驗活動,精確捕捉祖孫間溫馨互動的瞬間,真摯而感動。賴巧純的「雨中送神 乘風離去的矮靈」揭開賽夏族的矮靈祭的神秘面紗,傳達出祭典背後的精神。

薛世如與鄭豪的動新聞採訪交通大學戲劇社公演,以及上週12月5日交大校慶學生創意進場與校運演唱會,分別為姚映竹、廖敏廷的動新聞與王泓文的圖片故事,報導方式多元。

在心情故事中,有姜藍茵的為冷漠迴圈注入熱流與戴裕蒨的從時間軸上學會的,兩位記者均用平實的文字敘述心靈成長的過程與感受,讓人感同身受。簡瑋靜的尋思默語 正義與自由,強而有力的文字反映出時下大學生對近年社會事件的觀感,強烈的症義感與反思令人印象深刻。

整體而言,一五一期喀報偏重軟性新聞報導,但卻不失即時性,報導內容與呈現方式多元,有眾所矚目的清大梅園弔祭事件,亦不乏人情溫暖的小故事,讀者能在本期喀報看見時下大學生關注的文化內容與細膩心思。

 
記者 戴子昀
我是戴子昀,可以叫我紅豆,我喜歡塗鴉、製作西點和許多新奇有趣的事物。 就假設真的有世界末日,從進入喀報的此刻起,我會用文字記錄下每個動人的故事。
記者 戴子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