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畢生是懦夫還是勇夫
延畢生是懦夫還是勇夫
記者 吳悅萍 報導 2012/12/23
104人力銀行董事長楊基寬回母校成大畢業典禮時,曾以「延畢生是懦夫」的言論鼓勵學弟妹要勇於求職,不要因為害怕找不到工作就去考研究所。嚴長壽也曾在台灣科技大學畢業典禮上指出,他不贊成無意義的延畢。
兩者所指的對象都是「技術性的延畢生」,所謂技術性延畢,指的即是在學校的學分體制下,學生要修完規定的學分才能順利畢業,而有些學生為了要延畢,便會刻意留下幾個未修完的學分來申請延畢。然而,不論是技術性延畢或是非自願性延畢,不全然是為了逃避對職場的不確定感,也可能是充實自己的生涯規劃所選。
更多元的生涯規劃
就讀台北大學應用外語系的林同學說:「我本來讀的是企管系,升大三時決定降級轉系到應外系,轉系的決定讓我同時得接受我必須延畢才能把學分修完的事實。如果我留在原本的科系,四年下來當別人問我我學到了什麼,我可能會回答不出來。但轉系之後,每天我都是抱著期待學習新東西的心情上課!當然我對延畢這件事或多或少還是有些害怕。例如當同學都出去工作或是考上研究所,而我還在修大學的學分,這種比別人晚起步的感覺會讓我很恐慌。不過我還是選擇了延畢。」林同學選擇轉系的時間較晚,因此延畢已是不可避免的情況。即使如此,她還是認為若大學讀的不是自己有興趣的科系,對未來考研究所或是找工作都是一大阻礙。林同學利用轉換跑道的這一兩年,參與了World Model United Nations學生聯合國會議充實自己,為了未來報考研究所或是進入職場做準備。
而就讀交通大學生物科技系的沈同學則是因為沒有申請上研究所,因此在大四這年才決定申請延畢,到國外去當交換生,利用一年的時間接觸自己想要轉換的領域並為自己充電。他表示:「其實我覺得申請延畢去交換是一個很棒的規劃,因為我知道生科系並不會成為我以後職場的選擇,因此我決定申請交換到瑞典的大學讀科技創新管理,讓自己至少能在進入職場前可以先接觸自己喜歡的商管領域。且利用延畢當交換生的一年學習國外學校的實務課程,還可以在這一年好好享受北歐極光的美好,就當作是畢業後在瑞典好好放鬆一年吧。」
不少大學生選擇技術性延畢是為了轉換未來的跑道。
(圖片來源/http://wongchau.wordpress.com)
逃避才是懦夫
行政院主計處統表示,依教育部統計,100學年度大專院校的學士班延修生達4萬1988人,較90學年度增加1.9倍。其中明星公立大學「台成清交」情況最嚴重,延畢生占該校畢業生,依序為25%、18%、20%、15%。近因之一,是徵兵改募兵制,催化應屆畢業生延畢念頭。近因之二,遇到就業冰河期,想留在學校「充實軍備」,提高謀職籌碼。這樣的數字,讓楊基寬和嚴長壽兩人有疾呼延畢是懦夫的言論,但卻也稍嫌以偏概全。畢竟並不是所有延畢生都是在逃避,有一群人是在為未來做更充實的準備。
事實上,延畢一詞對大學生的父母親來說,普遍還是帶有負面的意義。洪小姐的女兒是玄奘大學視覺傳達系夜間部的大五生。她說:「我女兒因為大一、大二的時候花太多時間在打工,學分沒修滿因此必須再讀兩年才能順利畢業;再加上常常聽見許多人是因為要逃避兵役或不想那麼早踏進社會而延畢,所以我一直對延畢這件事有負面的觀感。但如果是為了考研究所,或是轉換跑道而延畢,那麼延畢這件事對父母而言就不再是完全不能諒解的事。畢竟兒女要做出延畢的決定也需要很大的勇氣,若父母可以試著拋開偏見給予支持,那勢必能對他們的人生規劃有很大的幫助。」而北大應外系的林同學也表示:「雖然我爸媽表面上很尊重我的決定,但我知道他們心裡其實不希望我延畢。對他們而言,他們希望我早點出社會磨練,不要老是待在學校這個舒適圈裡。但我認為,雖然被當或逃避社會而延畢不是一件好事,但為了理想而延畢我覺得無所謂。前提是要確定自己一定會在延畢的期間把時間的效用發揮到最大。我相信自己做的選擇!」
延畢一詞對大學生的父母親來說,普遍還是帶有負面的意義。(圖片來源/人間福報)
決定延畢做自己的主人
交大生科系的沈同學申請延畢的方法很有創意。他說:「其實我申請延畢的方法有點偷吃步啦。因為我大四才決定要延畢,但是我發現我的學分都修完了。於是我和體育老師協議好,這學期我來上他的體育課,可是請他在我大五下學期再給我學分,這樣我就可以在大五時申請出國交換。」的確,申請延畢要符合一定的標準才能通過。對學分已經修得差不多的學生來說,學校方面一定是盡量讓學生能順利畢業為主。但若是特意要申請延畢,學校也幾乎不過問實際原因。交通大學註冊組的陳姿杏表示:「對註冊組而言未修完畢業學分數就不能畢業,這是確定的程序。至於學生因何延畢,實屬學生個人的生涯規劃,他們不會告知我們原因。」
如此一來,技術性申請延畢並不是件難事。因此才有許多人用這樣的方法來延緩兵役,或是逃避職場。交通大學諮商中心的莊景同老師表示:「近幾年跟我談論延畢因素的同學似乎並不多,也許是因為這是近年來普遍的一個選項,而需要太掙扎的同學好像不多,在辦理上也不會遇到太大的困難。」拋開對於延畢的成見,多了解自己大學四年來的學習狀況,在對的時間即時做出對的決定,在畢業前都不嫌晚。並不會被制度牽絆住,只要做的決定不是消極的、是對自己有幫助的,人人都能在大學生涯規劃中做自己的主人。
延畢生不是懦夫,畢業是留給堅持到底的人。(圖片來源/fjufirefox.blogspot.com)
![]() |
記者 吳悅萍
大家好我是吳悅萍,人家說宰相肚裡能撐船,那我肚子裡應該有兩艘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