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男孩 深度環島之旅
可可男孩 深度環島之旅
記者 白婞嫈 報導 2013/01/06
「Oppa Gangnam style!」深咖啡色的工作圍裙,型男的裝飾黑框眼鏡,再加上大大咧開嘴的笑容,「可可男孩」黃書韋賣力跳出時下流行的騎馬舞,吸引眾人目光。他帶著以可可粉為原料製成的飲品,和台灣各地的人們交朋友。
農家青年 從做中學
從小在台北深坑生活、成長的黃書韋,因為家裡開農場的緣故,接觸到以農家年輕人為主要招募對象的四健會,並在該會中學習。四健會的宗旨是培養會員成為終身學習者、以及環境與農業的關懷者,因此舉辦許多活動,以露營、課程及領袖會等方式,幫助青年學子們「從做中學」。
黃書韋因為四健會而接觸茶藝等課程,建立他日後在天然飲品方面的知識基礎,也幫助他養成「在做中學,從學中做」的精神。他從小就在農人子弟的組織中學習,大學時也曾經在咖啡廳裡打工。學習煮咖啡、賣咖啡,讓他擁有咖啡相關知識,也多了實務經驗。身為農家子弟的他,談到自己與天然飲品的連結時,露出相當自信的笑容。
黃書韋認真地製作可可冰沙。(照片來源/白婞嫈攝)
可可夢的採集
黃書韋說,台灣人民會喝茶、咖啡,也大致了解它們對人體的好處,但是對於可可的認識卻很少,往往認為可可熱量過高。他解釋,人們會認為可可熱量高,是因為可可通常被用來作成巧克力,而巧克力內含的糖分,才是真正影響可可製品熱量多寡的要素。
談到環島時使用的「巧克力葛格(巧克力哥哥)」這個名稱,原本是大學時同系的學弟王廷浩所用,經過系上課程瞭解可可的好處後,投身推廣可可這種作物的行列,成為第一個「巧克力葛格」,利用賣生巧克力來告訴民眾可可的好處。黃書韋因為同樣是推廣可可,便沿用這個稱呼。
黃書韋畢業於台灣大學農業化學系,和他小時候就常常接觸的農業非常相關,但在農化系裡,他學習到更多和農業相關的知識。也是這時候,他在系上教授蘇南維的食品化學課裡,認識「可可」這種具高營養價值的作物。
對他來說,台大的校風開放,允許學生能自由發展不受限,是幫助他環島夢想能順利汲取養分,並且實現的元素之一。他表示,在台大讀農化系的學生並不因為是國內頂尖大學,就都往學術界發展。但是對於一般人所羨慕的台大光環,黃書韋則認為「大家都一樣是人,大家都一樣會呼吸,」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
環島推車CHOCOBear的名稱由來,是黃書韋的靈機一動。(照片來源/白婞嫈攝)
他大學一畢業便入伍,一直到2012年7月退伍。當兵期間,他不斷為自己想要推廣可可,以及深入、友善認識台灣的夢想儲蓄、預備自己。退伍之後,黃書韋隨即著手利用當兵時的積蓄,購買可可飲品原料和設備等材料。包括手推車和商標等,都是他和朋友一起設計、製作。陪伴他的推車名稱,就是在設計過程中突然想出來的。他在推車的其中一根木頭上,看見有個長得像棕熊頭的紋路,因此索性將推車如此命名。
為了研究出最營養、好喝的可可飲品,黃書韋在研究配方期間付出許多努力。原本他希望能夠調配出特別的口味,在糖份方面曾選擇過許多種類,其中包括棕梠糖。在他最終選擇用可可粉搭配奶粉、黑糖及燕麥片以前,曾經把可樂和抹茶粉加入可可的搭配。可惜特殊、有趣的搭配,最後還是不敵經典口味的順口。「最原始的,最好喝」,黃書韋最後作出這樣的結論。
可可夢的研磨
黃書韋今年8月8日從自己最熟悉的深坑老街開始,進行可可環島的計畫,後續並以各個大學作為據點環島,最後預計以墾丁作為終點站。
目前他所販賣的飲品版本包括可可冰沙及熱可可,是公開販賣後改良的第4版。關於可可粉的來源,他說,台灣雖有種植可可,但產量較少,因此可可的原料是從印尼進口,而其他耗材如紙杯、原料,則請廠商運送到他所在的地方。
黃書韋製作的熱可可。(照片來源/CHOCOBear粉絲專頁)
這麼大量的原料和龐大的器材,要怎麼利用推車搬運呢?黃書韋承認,因為要在全台環島,除了器材和原料的運送問題以外,賣飲品的地方易達性,也是需要考量的部分。因此,黃書韋實際上是以休旅車運送器具,到定點以後,才用手推車推到販賣地點。他表示,對於沒有辦法用更環保的方式來環島,是他此行的遺憾。
雖然沒有辦法真的全程都用手推車環島,但這並不影響他認識台灣的深度。每到一個縣市,黃書韋會找幾個大學校園附近的擺攤地點,在週間推廣可可,賺取能支持自己環島的生活費。而週末就是他休息、旅遊的時間,讓他能夠到各縣市有名的景點逛逛,感受當地的獨特。
勇敢堅持 可可style
和當地人們建立關係,也是一種深度旅遊。黃書韋利用時下流行、誇張的騎馬舞,做為人們快速注意到「巧克力葛格」的媒介。活潑、外向,交友廣闊的他除了原本就認識、住在各地的朋友以外,也有許多陌生但熱心的「新朋友」協助環島。當他在新竹停留時,交大應用化學系大四的尹建鈞主動接洽他,成為他在交大站的幫手之一。「覺得很酷、很熱血啊!」尹建鈞對於這樣的環島行動,回以最直接的支持。
黃書韋在新竹交大站跳「騎馬舞」,引起學生關注。(影片來源/黃書韋臉書)
然而旅途也不都是那麼順利,黃書韋說在宜蘭擺攤的幾天,是他覺得到目前最挫折的一段。他描述,原本已和店家老闆講好推車擺攤的時間,但是店家卻在他擺攤的第三天時,「就突然叫我離開啊,那時候剛好下大雨」。在心情很低落的情況下,黃書韋忍不住也跟著陰雨大哭一場。
環島旅程走到台中,約四個月以來曾遇到少數幾次刁難情況,但現在黃書韋已能用不同的角度理解。他表示,雖然希望和每個遇到的店家都成為朋友,但是自己也學會感謝那些負面經驗。家人一開始雖然認為這樣環島的方式太過辛苦,可能會支撐不下去,「可是我不是草莓族啊,」黃書韋開玩笑說:「我是可可族!」也因為他不斷地堅持並實踐,才能獲得家人肯定、支持。
可可夢的延續
預計環島一年的黃書韋勇敢實踐夢想,在談到未來計畫時,他表情愉快地表示,希望環島過後能夠開一家可可餐廳,裡面所販賣的食物都和可可相關。夢想很大的他說,會選擇用學校當作主要據點環島,有個原因就是為了鼓勵學弟妹勇敢追夢。「不要害怕22K(2萬2千元),反正大家還這麼年輕,給自己一點時間」。
![]() |
記者 白婞嫈
在右手霸權的世界中妥協的左撇子。 喜歡吃很多很多東西,喜歡想很多很多事情, 總覺得,進食和思考應該是同一件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