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畏懼 芬蘭逐夢
無所畏懼 芬蘭逐夢
記者 廖敏廷 報導 2013/01/06
「從11月開始,這裡沒有太陽。這裡的冬天,四周一片黑暗,就算是白天,也只像台灣的傍晚。這真的很令人痛苦,在沒有陽光的日子,整天只能待在屋子裡看書,這時候我特別想念台灣。」——吳淑婉
實踐夢想的女孩。(照片來源/廖敏廷攝)
為夢啟程
科技的日新月異,出國已不再遙不可及,而當出國打工遊學炒得沸沸揚揚的時候,吳淑婉毅然決然地選擇出發到一個陌生的國度。這個陌生的地方,以聖誕老公公的故鄉聞名全世界,寒冷與大片的森林是人們印象中的模樣,大家記憶中的芬蘭就位在遙遠的北方。
起初,身為大學生的吳淑婉並沒有想到,自己會在未來踏上芬蘭的土地,前往芬蘭也不曾在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出現過。直到某次學校舉行演講請來《芬蘭驚艷:全球成長競爭力第一名的故事》的作者吳祥輝,她才開始注意到芬蘭。因為對於講者所講述的內容感到興趣,吳淑婉在聽完演講之後,跑去與演講者聊天進而認識,就此展開了這段奇妙的緣分。
那次的邂逅之後,吳淑婉開始對芬蘭好奇,因而她想更加了解這個神祕的國家。之後又經過講者的介紹,她結識一個曾去過芬蘭當交換學生的年輕作家,就這樣在不斷地認識與結識的過程中,吳淑婉聽了許多關於芬蘭的故事與經驗,因此她決定要用自己的雙眼看這個充滿異國風情的世界,用自己的雙腳踏上不同的土地,她想在大學畢業後,為自己的夢想勇敢的闖一闖。
當她做出這樣的決定時,她的父母因為愛子心切都極力的反對,擔心她一個女孩子,要獨自前往不熟悉的地方。儘管她的父母都不贊成她的決定,但她仍然篤信自己的目標,她堅定得告訴她的父母她想要去芬蘭圓夢,因為她的堅決,她的父母在最後還是點頭答應。吳淑婉在回憶時說道:「雖然一開始媽媽也是反對的,但最後還是支持並祝福女兒圓夢。」
陌生與衝突
初到異地的她,對環境的不熟及語言不通的狀況下,碰上沒有住宿的地方,還好當地的招待人員,也是學校的同事,願意讓她暫時寄住。與其他國家不一樣的地方,在於芬蘭的住宿家庭是採取完全免費的提供吃住,所以願意提供她住宿的家庭,都是抱持著相當大的熱情來接待。在當地招待人員的家住了半個月左右,吳淑婉才找到住宿家庭。
住宿家庭附近的火車站Kerava。(照片來源/吳淑婉提供)
和一般的遊學打工不同,吳淑婉這次前往芬蘭是屬於文化交流的性質,她到當地的一所小學教中文,因為是交流志工,所以不以賺錢為目的,但當地仍給予一些微薄的零用補助。而她所教書的小學,是第一次接待這樣的文化交流志工,學校因為沒有這樣的經驗,所以也在過程中跟著學習成長。吳淑婉說:「摩擦是一定有的,但是他們都知道,這樣的摩擦會激盪出許多火花。」
因為沒有教書經驗,要在異地教中文確實是一個挑戰。為了讓孩子能夠瞭解中國文化,她一開始教小孩注音符號,也教他們如何磨墨和用毛筆寫中文字,還曾介紹台灣的食物,與用唱歌的方式來讓孩子更快速地學習中文。在這段異地教學的生涯中,讓吳淑婉最為印象深刻的是,一對小小年紀卻展現出學習天賦的姐妹。姐姐在一開始並沒有任何的中文基礎,接受這些學校課程的學習之後,姐姐自願成為妹妹的小老師,教起妹妹她所學到的內容,而在經過一段時間後,妹妹也能使用中文作自我介紹。從這樣的經驗中,她體悟到小孩學習能力的驚人,以及從小開始培養的重要性。
在芬蘭的生活因充實而過得很快,卻因冬天整日的黑夜而顯得漫長。芬蘭的冬天是她在北國最難熬的時光,那時她總是特別想念家鄉,想念自己的母親,想念溫暖的陽光。雖然在台灣的家人都想要幫助她度過這段困難的日子,卻無法真正的給予她幫助,她知道只有自己調適心情,才有辦法熬過異地裡的冬天。
返鄉與省思
芬蘭的旅程結束後,回到台灣的吳淑婉開始懷念起芬蘭生活。雖然台灣都市繁華又熱鬧,但是對於她來說擁擠的大都市好不習慣。曾經有人說過,芬蘭人的生活很平淡,吳淑婉最初剛到芬蘭時也有這樣的感覺,但是生活久了,她逐漸發現有些人會認為平淡,是因為對芬蘭的瞭解不夠深入。
在她與芬蘭人的交流後,認為芬蘭人都很內斂,在外不喜歡談論私人的事物,也不喜歡過問別人的隱私。她觀察到,芬蘭人很懂得尊重別人,而這份尊重是從小開始培養的,在學校教書的日子中,她感受到學生們都很有教養,並且懂得尊重老師,這與台灣很多學校的狀況不一樣。她也驚覺,芬蘭人的內斂,是建立在想把自身做好的基礎上,以不麻煩別人為最先的原則下,產生出來的內斂態度。
在經歷隻身前往芬蘭冒險之後,吳淑婉感覺自己真的有所成長,她覺得自己在社交方面有比以往進步,而且更懂得照顧好自己。她在回國後也認為自己比以前更為誠實,而誠實這件事,並不僅僅只是講話的誠實,而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像是在與人交往時都要誠信以待。
位於赫爾辛基的岩石教堂。(照片來源/吳淑婉提供)
回台灣後仍從事教學工作,吳淑婉選擇一所類似芬蘭教學制度的學校。她在芬蘭所看到的教育制度,有別於台灣的升學制,芬蘭更重視孩子的啟發,從小就開始訓練他們不斷地思考,因此養成芬蘭人的創造力。她笑著說:「就像是我們今天看到一個新的產品,我們會訝於它的設計。但芬蘭人不會,他們會認為這沒有什麼好驚訝的,應該說,芬蘭人的腦袋與台灣人就是不一樣的。」
芬蘭逐夢結束,並不是夢想的終點,只是人生中的一個計畫。吳淑婉認為出國能夠增廣見聞,豐富人生的閱歷與自己的深度。而她也有計劃到澳洲打工遊學,也想再回到芬蘭去研讀另一個大學學位,但目前的她,只想留在台灣為目前的教育工作努力,以及多多陪伴支持自己的父母。
![]() |
記者 廖敏廷
我是小敏, 咖啡與音樂上癮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