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築多元文化的溫馨橋樑
構築多元文化的溫馨橋樑
記者 鄭乃文 文 2013/02/24
身為新住民的好朋友與中文老師,林麗文用愛心與耐心建立橋樑,希望能填補新住民與台灣人之間的隔閡,同時使新住民的生活水準提昇。
體型嬌小,留著一頭端莊長髮的林麗文,目前是新竹市婦女社區大學新住民中文班的講師。她先後分別擔任過新竹市北門國小及東門國小的老師,後來在2008年退休,偶然的機會之下成為新住民中文班的老師。
林麗文有著溫暖的笑容與爽朗的個性,是一名容易親近的老師。
(圖片來源/林麗文老師臉書相簿)
多樣教學經歷
談起自己的工作經歷,聊著自己遇過的學生,林麗文的教職路這二十年走來,累積許多人沒有機會接觸的體驗。林麗文過去在東門國小服務的班級是特教啟智班,教學對象是有唐氏症或自閉症的小孩。班上的學生程度不一,有的學生生活起居無法自理,老師的工作因此變得類似保母,一般人視為理所當然的能力,對啟智班的學生來說相對困難。
除了早上在啟智班耐心教導發展遲緩或自閉症的小孩以外,有段時間,林麗文晚上也在補習班教授資優數學,這些教學經驗鍛鍊林麗文教導不同學生的應變能力。她樂觀幹練,時常面帶微笑,並且有著大方不吝分享的個性。有許多方式可以用來形容林麗文,但「有耐心」絕對是她很重要特質。
初識新朋友
成為新住民中文班講師後,林麗文也充分地利用有耐心又慷慨的特質,取得學生信任,並與學生們打成一片。但在成為中文班老師之前,她對新住民幾乎一無所知。
「在教新住民中文班以前,只知道家裡樓下的鄰居也有娶外籍新娘,但那時都在忙學校裡的事,所以對新住民也沒什麼了解。」與新住民亦師亦友的林麗文表示,她過去不曾特別注意新住民的處境,後來在因緣際會下,進入新竹市婦女社區大學為新住民教中文,才慢慢與學生互相了解。
新住民中文班學期末都會舉辦聯誼聚餐,學員會帶著家人一起參加,
大家聚在一起溫馨又熱鬧。(照片來源/林麗文老師教學部落格)
「剛開始我還帶她們去過菜市場。」林麗文回憶道,過去中文班剛開課的時候學生只有七人,「那時候可以把整個班級帶出教室。」林麗文會帶她們認識新竹的環境,讓她們與台灣的生活方式接軌。「我上課的時候也會介紹節慶、習俗,因為這些習俗裡會有媳婦要準備和幫忙的事。」外籍配偶離鄉背井來到台灣,無論來自哪個國家,與台灣的文化都有落差,必須經過努力才能對台灣社會有足夠的了解。
在課堂上林麗文會和學生約法三章,如果學生講自己國家的語言要罰十塊錢,所以在班上設置一個小豬撲滿,「這樣逼她們練習中文才會進步。」林麗文笑著說道,「有一次學生就說:『老師我要講越南話』,然後就把十塊錢投進撲滿裡。」林麗文與學生的關係一點都不嚴肅,上課時帶著輕鬆又溫馨的氣氛。「要進入她們的生活領域,才能讓她們信任你。」這位跟來自世界各國的學生交朋友的老師,擁有可貴又可愛的親和力。
多元文化 解除偏見
林麗文的中文班課堂上有來自很多國家的人。有人是在多年前透過仲介嫁來台灣,有人是在本國與出差或旅遊的台灣人戀愛而來到台灣,也有人是來台灣賺取比本國高的工資。但是班上的成員還是以外籍配偶居多,而外籍配偶又以女性占大多數。有些外籍配偶是過去婚姻買賣還沒被禁止前,透過婚姻買賣嫁來台灣的。因為她們是透過婚姻交易來到台灣,有時台灣的婆家會認為她們滿心都只想著錢,而對她們不信任,有些年長者覺得外籍配偶嫁到台灣,會一直想要找機會把錢搶走,拿到錢就不再回來了。
林麗文表示,「其實少部分的外籍配偶會離家出走,應該是因為她們沒有被善待,沒有被家人尊重。」外藉配偶如果在家中得不到夫家親人的支持,加上隻身前來台灣,沒有娘家的親人可以依靠,真的可能會陷入走投無路的窘境。「有遇過家裡都不讓媳婦出門,一直等到老公失業,婆婆生病才讓她出來工作,出來工作後還要用微薄的薪水支付全家人支出。」在自由民主的台灣,外籍配偶並不絕對擁有人身自由。「台灣的許多人需要被『再教育』。」林麗文老師為陷入艱辛處境的外藉配偶抱不平,台灣人應該要尊重外籍配偶,並消除對她們的刻板印象。
仲介婚姻雖然是外籍配偶嫁來台灣的原因之一,也有部分外籍配偶是因為自由戀愛或親友介紹來到台灣。雖然有些外籍配偶的遭遇令人不捨,但外籍配偶嫁來台灣也有幸福的例子。林麗文就有認識的學生嫁給很體貼的老公,過著快樂的生活。
林麗文除了教授中文以外,也與學員一起參加許多活動。圖為土風舞聯誼賽。
(照片來源/林麗文老師部落格)
因為外籍配偶與她們的子女容易遇到種種文化適應與生活上的問題,林麗文於2010年底參與創立新竹扶馨關懷協會,希望可以透過借用政府資源,拿到更多經費和政府補助,辦事起來也比較順手。但是運作組織還是需要更充足的資金挹注,所以扶馨關懷協會還是面臨困難,協會還需要更多人才和企業贊助。
林麗文參與成立扶馨關懷協會的時候,堅持外籍配偶也要繳交會費,因為希望自己只是從旁協助外藉配偶獨立自主,最終目標是讓新住民擁有自己的力量,擺脫弱勢形象。幫助新住民的行動還需要更多「願意做事」的人加入,林麗文老師希望更多人能投入協助新住民,讓新住民與她們的子女擁有跟其他人平等的機會。
![]() |
記者 鄭乃文
大家好,我是鄭乃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