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期

矽谷海盜 寶藏的掠奪者

鏡頭定格在一張會議桌,一群西裝筆挺的人正襟危坐,專注地聽著一位年輕人發表意見。這是整部影片中最具歷史意義的場景,地點在IBM總部的會議室,而那位年輕人後來成為21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人,他就是比爾蓋茲。

矽谷海盜 寶藏的掠奪者

記者 林妍君 文  2013/02/24

鏡頭定格在一張會議桌,一群西裝筆挺的人正襟危坐,專注地聽著一位年輕人發表意見。這是整部影片中最具歷史意義的場景,地點在IBM總部的會議室,而那位年輕人後來成為21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人,他就是比爾蓋茲。這個定格的鏡頭重要到導演安排了一位旁白獨立出來解釋——微軟公司正要與IBM簽下第一張合約,一張改變了全人類的合約。


《微軟英雄》電影海報 (圖片來源/GetVideoartwork


海盜文化 矽谷精神

《微軟英雄》敘述蘋果公司與微軟從1970年代發跡,到1985年賈伯斯被蘋果開除,十幾年間的重大發展。影片原名為《Pirates of Silicon Valley》,直譯就是「矽谷的海盜」。暗指蘋果及微軟如同海盜一般,對他們「富有的鄰居」全錄(Xerox)電腦公司掠奪了當時最偉大的寶藏——圖形使用者介面技術。

影片中賈伯斯說服全錄公司讓研究部門展示最新的技術,他們一行人浩浩蕩蕩地走進全錄研發部門,片中的台詞為這個行動下了最好的註解:「我們就好像是一群蒙古部落,去搶劫、掠奪一群毫無防備的村民。」後來蘋果公司用學習而來技術發展出當時最引以為傲的麥金塔電腦。

「海盜」這個名詞本身是帶有貶義的,讓人們聯想到中世紀在海上令漁民聞風喪膽的惡魔。然而「海盜文化」卻被視為蘋果創立初期最重要的精神及特色之一,不是單純的侵略或搶奪,它解釋了IT產業在美國矽谷興起時期,人們對高技術的貪婪與渴求,更好聽的說法是,那是一種鼓勵創新、勇於冒險犯難、於眼前風浪無所畏懼的精神。不僅是蘋果公司把海盜文化奉為圭臬,微軟也秉持著相似的態度。

那個時候微軟還只是家沒沒無聞的軟體公司,也想在新技術上分一杯羹。比爾蓋茲成功取得賈伯斯的信任,得以一窺蘋果從全錄學來的圖形使用技術,甚至說服賈伯斯讓微軟為其工作。談完這場划算的生意,蓋茲一行人走出蘋果大樓,得意洋洋地說:「這裡有一面海賊旗在我們頭上迎風飄揚,而他卻要把王冠上的寶石給我們,究竟誰是海盜?」


賈伯斯向比爾蓋茲展示圖形使用介面(圖片來源/Forbes


瘋狂與保守 誰是贏家

作為一部傳記式電影,《微軟英雄》對於主角性格特點的刻劃十分出色,這部影片的兩個主角,賈伯斯與比爾蓋茲,有著截然不同個性以及處世態度,兩人在許多事情上的種種差異性成為片中著墨的一個要點。

賈伯斯在影片中是瘋狂的天才,他有強烈的反社會人格:大學時留了一頭長髮,蓄著毛茸茸的大鬍子,是嚴格的素食主義者,偶爾會嗑藥,以及任誰都無法抵抗的領袖魅力。蘋果公司在他的帶領下創造了一次又一次的歷史,但是他卻被自己一手創立的公司開除,而他信任的對手,比爾蓋茲,最後「偷走」了蘋果公司的領先技術。

影片另一個主角比爾蓋茲,有著與賈伯斯截然不同的人格特質,總是帶著一副厚重眼鏡,穿著令自己老了好幾歲的羊毛衫,標準的保守打扮。在商場上,蓋茲憑藉著高明的交涉手腕,一步步取得重要的合約,最後建立了微軟帝國。對比賈伯斯的失敗,影片結尾用一行字說明了蓋茲多麼成功:「1995年成為世界首富直到現在。」

以財富累積或對世人的貢獻來看,蓋茲的成功是無庸置疑的,然而影片中卻極盡可能地把他塑造成一個陰險城府深、唯利是圖的市儈商人。有好幾幕當賈伯斯用開朗的笑容,魅力縱橫地解說自己的產品時,蓋茲總是站在陰暗角落,若有所思地看著台上那位一派光明的人。甚至從電影海報也能略窺一二——賈伯斯站在前面微笑,蓋茲則在他身後凝思,臉上不帶感情。從這樣的差異不難看出導演試圖製造的正反派對比,賈伯斯就像希臘神話中悲劇的英雄,不敵蓋茲這樣手段高明的反派角色,最後黯然離開舞台。

賈伯斯在人際關係處理上的缺陷,造成他最後眾叛親離的下場。但是誰也不能說賈伯斯在事業上是失敗的,他對於美學近乎苛求的執著,成就了現在猶如藝術品的一系列商品。微軟公司在電腦系統的市佔率是難以超越的,產品猶如工業化時期般大量製造,幾乎一成不變。雖然微軟與蘋果表面上是競爭對手,事實上這兩家公司不能完全放在一起並排比較,鐘鼎山林,沒有孰優孰劣,僅僅是取決於使用者的價值觀而已。


劇中賈伯斯與比爾蓋茲神情專注地談話(圖片來源/siliconbeat


偷竊 一門偉大的藝術

賈伯斯在影片中引用了畢卡索的話:「好的藝術品是複製,偉大的藝術品是偷竊。」真正的商場不需要多餘的創意或創新,談判手腕、團隊執行力才是決定一切的關鍵。

蘋果公司最一炮而紅的產品,是擁有完美圖形介面的麥金塔電腦,但這個技術卻是從全錄學來的;微軟公司一開始還沒有開發出任何軟體,蓋茲卻對電腦界的老大哥,IBM,虛張聲勢說能提供他們適合的軟體,談好條件後才去複製學習別人的技術。

很多著手創業的團隊一開始都會陷入困境,覺得沒有辦法想出夠好、夠新的原創點子。但事實上真正的原創少之又少,反倒是大部分成功的公司,都只是將現有的產品或是商業模式進行改良、調整,逐漸地接近使用者,並贏得他們的青睞,進而獲取成功。「創業」不過就是一直不斷學習、一直進步的過程罷了,而真正的決勝點在於日後公司的維繫經營,就像影片中的全錄公司,掌握了最新、最先進的技術,卻因為錯誤的決策管理而在電腦界喪失領先地位,令人警惕。


追求永恆的價值

「你想一輩子當個賣糖水的,還是跟我一起創造歷史?」這句經典台詞是賈伯斯挖角百事可樂執行長時對他說的話。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帶來無比大的震撼,能讓聽的人看見一幅康莊大道般的未來景象,並期望自己參與其中。

人的行為總是受觀念和感情驅使,企業想要贏得成功,需要透過員工們一致的努力,讓他們看到相同的遠方。而協調一致的群體行為依賴於共同信守的價值觀的培育。因此,培育企業的長遠價值,是凝聚人心、創造奇蹟的關鍵所在。

沒有人希望在看不見未來的公司工作,蘋果與微軟創業的故事之所以動人, 除了它們擁有幾乎無人能超越的成功外, 更是因為它們能不被歷史長河淹沒,並且有幸見證整個世紀改朝換代的時刻。唯有創造這樣永恆的價值,才能不被時間事物所影響。

記者 林妍君
我是林妍君, 創業是我的人生目標,我用文字記錄,用拍攝紀實 一筆一畫帶大家去感受,創業的真實與美好。  
記者 林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