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期

跨越時空 繽紛洋菓子

如果電影是馬卡龍,不同的電影就該有不同的色彩,《幸福洋菓子》是一層淡淡的鵝黃色,《布丁武士》則是充滿溫暖歡笑的橘色。

跨越時空 繽紛洋菓子

記者 柯佳妤 文  2013/03/03

繽紛的色彩、晶瑩剔透的光澤感、精緻小巧的造型,大部分的甜點總是有著光彩奪目的外表。除了能讓顧客大飽眼福之外,甜點師傅最期待的是顧客小心翼翼地將糕點放入嘴裡品嘗後微微揚起的嘴角。微笑的嘴角來自於嘴裡的幸福滋味,也讓雙眼閃爍著滿足的光芒。


不幸中尋找幸福的洋菓子

「要讓顧客露出最後笑容的人是我們」。一般餐廳宴會的上菜順序總是大同小異:開胃菜、麵包、濃湯、主餐、甜點,一頓餐宴的壓軸非甜點莫屬。在電影《幸福洋菓子》中說這句話的人則是點心界的傳奇人物-十村遼太郎。在高級晚宴廚房裡,十村遼太郎對著臼場夏目信心滿滿地說出這句話。


《幸福洋菓子》是日本導演深川榮洋的作品。
(圖片來源/官方網站)

《幸福洋菓子》是日本導演深川榮洋的作品,故事由兩條主線構成,交會於點心店。第一條主線是來自鹿兒島的鄉下女孩臼場夏目,夏目為了尋找棄她而去的未婚夫阿海,獨自前往阿海工作的點心店「街口」,卻發現阿海不但已經離職還另有新歡。雖然街角老闆依子起初不接受夏目的手藝,但在夏目的哀求與「我想學會這個味道」的決心下讓她留了下來。

故事的另一條主線是十村遼太郎。在電影開頭對於這號人物並沒有太多的交代,只能從片段中得知他除了是街口點心店的常客,也是知名的點心講師、評論家、作家,更是點心界的傳奇人物。電影中的兩條主線在街口裡相遇並交會,夏目最終學成好手藝,十村則走出陰霾重新踏進廚房。


 不同色彩的洋菓子

憑什麼透過奶油、糖水、麵粉來評斷人生的幸福?為什麼膚淺的口腹之慾成為眾人評斷的標準?《幸福洋菓子》除了刻劃製作點心一絲不苟的態度也描繪世間各式各樣的人生哲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誰也沒有辦法成為誰,可以欣賞此人的特別之處,但並沒有必要讓自己成為他的複製人。不同點心師傅製作出不同的味蕾層次,沒有誰好誰壞,只求感動人心。


《幸福洋菓子》電影預告片。(圖片來源/YouTube)

《幸福洋菓子》在角色刻劃方面,導演藉由人物的對話凸顯獨特的性格特質。夏目的天真浪漫可以從她閱讀阿海寫給她的告別信,與重逢時兩人的對話裡一覽無疑:無可藥救地相信幼稚園時彼此許下的婚約承諾,無法理解信中「你會找到比我更好的男人」而一直相信自己是阿海的未婚妻。但也因為這種近乎傻氣的特質,讓她毫不膽怯地往前,雖然途中遇到種種挫折、飽受批評,但卻能在緊要關頭撇開過往的失意和不順遂,讓自己在危機與磨練中茁壯。

《幸福洋菓子》在角色安排方面十分單純,除了夏目和十村之外,其他的角色包含街口點心店的老闆依子、同樣是點心師傅的老闆外國丈夫朱利安、點心師傅左藤和點心店重要客戶芳川女士。在《幸福洋菓子》的最後會發現每個人背後都有一個與眾不同故事,街角點心店恰巧是眾人交會的舞台。芳川女士的的嚴肅與不苟言笑原來來自於的她的職業;朱利安離開自己的國家到日本是因為浪漫的相遇與追隨;佐藤雖然被其他餐飲店挖角但最後還是留在街角。

仔細討論《幸福洋菓子》的角色,可以發現主要的人物大都為女性。堅強的依子,雖然表面上維持者一點之主的風範,但其實心思細膩,更是夏目點心領域的啟蒙者;左藤與夏目的衝突安排使得整部電影不會太平淡;而芳川女士雖然是畫面不多的配角,但最終卻是由她來肯定夏目手藝的成長。


鏡頭 另一種情緒

《幸福洋菓子》在開頭步調十分緩慢,用大量的特寫與極特寫鏡頭拍點心的製作過程。從分離的奶油塊與牛奶經過不斷的打發而交融,除了為製作過程做交代之外也利用轉焦手法特寫令人垂涎的點心。但緩慢的運鏡對於期待劇情迭起的觀眾而言可能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因為過多的特寫鏡頭卻忽略電影的節奏感,反而讓觀眾在電影一開頭就耐不住性子。

其他鏡頭的運用上,導演透過望遠鏡頭的使用,成功地營造出角色的孤立感。例如在下目初試做蛋糕時,導演運用大量的望遠鏡頭讓觀眾無法清楚看見演員的表情。觀眾只能透過聲音對話揣測角色的內心情緒,猜測夏目聽到依子說出「我們不賣像聖誕節的那種促銷商品」、「去找個認可你手藝的咖啡廳工作吧!」時,臉上的表情。


導演擅長以望遠鏡頭表現人物的孤立感。(圖片來源/官方網站)

至於蛋糕界的傳奇人物十村,導演則前前後後穿插三個同樣時空、不同視角的鏡頭,將導致十村八年來無法走進廚房的原因深刻於觀眾腦海。當十村在夏目的逼問之下說出:「因為沒有意義,對我來說做蛋糕是沒有意義的!」導演利用近距離跟拍攝影、快速的鏡頭切換以及十村的奔跑與喘息試圖壓抑隱藏在心中的殘酷回憶,如此不但拉高電影的張力,也吊足觀眾的胃口。


味蕾 跨越時代的語言

如果要為電影上色,《幸福洋菓子》是一層淡淡的鵝黃色,《布丁武士》則是充滿溫暖歡笑的橘色。同樣為日本電影的《布丁武士》題材也是關於甜點,內容描述一位一百八十年前江戶時代的武士穿越時空來到現代。因緣際會之下替一位單親媽媽做家事、煮飯、做甜點,最後成為知名的西點師傅後又穿越回江戶時代的故事。


《布丁武士》描述江戶時代的武士,穿越時空到現代
學習甜點的故事。
(圖片來源/官方網站)

雖然《布丁武士》以穿越包裝前後、內容探究的是現在社會中男女價值以及父親的角色。《布丁武士》與《幸福洋菓子》的共同之處則在於貫穿前後的甜點與味蕾,環環相扣於每個轉折點。在結局也以布丁貫穿一百八十年前後,給「穿越事件」合理的交代,更是點出雖然時代不同,但溫暖人心的美味卻是相同的。

整體而言雖然《幸福洋菓子》透過點心的製作過程呼應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就像原本各自分離的巧克力與牛奶經過不停的攪拌成為巧克力牛奶一樣。但《幸福洋菓子》在編劇上不算別出心裁,都是傳統起承轉合公式的套用,甚至透過預告片對劇情發展即可略知一二。而《布丁武士》的時代穿越的編劇和家庭價值的探討也都屬於老生常談。但無論是《幸福洋菓子》還是《布丁武士》,在劇情細節上的詮釋與人與人之間情感的刻畫,依然有發人深省之處。

記者 柯佳妤
哈囉你好~可以叫我嗚嗚:D 所有的神經思維都少了些必須元素 喜歡藍天喜歡白雲喜歡巧克力喜歡旅行 喜歡走走停停吃吃喝喝 喜歡一路尋找所喜歡的 所有的興趣構成是奇怪又莫名的組合 在這裡會試著讓所有的文字都邏輯一些  
記者 柯佳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