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人 孤獨的人間絮語
離人 孤獨的人間絮語
記者 簡瑋靜 文 2013/03/03
「人是靠不住的,這個發現,是青年步向成年的第一課。成年人,就是青年遭到背叛後的樣子。」──〈津輕〉
學生或者說是青少年,在心中稱為叛逆期的那段時間,總是有許多苦惱。即使回首後,在與許久不見的同學相見的同學會上戴起苦笑的面具,一副無奈地說著:「當時真是天真又自尋煩惱阿。」一笑置之,卻在夜深人靜之時思索著當初的煩惱是否只是被隱藏起來而已?
太宰治的作品中,思考著這些人們隱藏起來的人生苦惱。在看似自尋煩惱中的絮絮叨叨中,有時是心狠手辣地將傷口血淋淋地攤在讀者面前;有時哀嘆著煩惱、苦惱,最後在酒精中麻痺自我;有時卻又驕傲而不世故,面對著虛偽的世道,誠實地直指核心。
書寫煩惱人生
太宰治本名津島修治,出身於知名仕紳世家,卻從未享受來自財富或權勢的好處,而是過著酗酒、尋歡作樂的浪蕩生活。而他的作品也總是充斥著一種在黑暗墮落中,渴求著希望的感覺。最為人熟知的最後作品《人間失格》中的主角大庭葉藏,幾乎可以說是作家本身。
太宰治的照片,和人間失格中的主角葉藏十分相似。
(圖片來源/狐狸窩部落格)
太宰治個性懦弱、悲觀、無助、抑鬱,卻以渺小如芥子的自尊去面對著世道的裝模作樣,並因此感到沮喪及無能為力。想要接近群眾,卻又感覺自己格格不入;不理解「他人」這個群體,只好以搞笑來武裝自己。《人間失格》裡這麼提到:「這是我對人類最後的求愛。儘管,對於人類,我滿懷怯懼,但卻如何也無法對人類死心。……表面上,我強裝笑臉;可內心裡,卻是對人類拼死拼活地服務,汗流浹背地服務。」
想要接近,因為不了解、害怕等情緒而偽裝自己去適應,卻又去質疑自己或是群體。就像是學生被逼迫在教育體制中適應團體,跟隨社會的規範,就算不了解其中的意義亦是如此。
裝模作樣的精神勝利法
煩惱有許多種,關於人際、愛情或者是人生。也許他人看來毫無道理的小煩惱,對他而言卻是再三思索都無法釐清的問題。社會的規範十分明確,大眾的認知也在無形中形成了壓力。
輕輕鬆鬆就可以把書念好的人,不會理解徹夜念書之後卻還是拿不到好成績的那些人的心情,所謂的「用功念書就會有好成績」,對太宰治而言,也許就是社會的裝模作樣。在〈已矣哉〉篇中提到:「我嚥下魚肉後點點頭,按自狐疑這位醫師以前吃過的到底是哪種鰻魚。……我還是默默首肯。不過,我完全不記得自己寫過那種小說。」一邊對主人客氣地應酬著,卻又在心裡默默地不平著。
就像魯迅筆下的阿Q,雖然在現實中無法贏過社會巨大的洪流,至少在心裡、在精神上,有著近似於嘲諷的反抗。雖然表達對社會裝模作樣的反感,卻又因為它的龐大更加感覺到自己的無可奈何與渺小。
《人間失格》宛如太宰治的半自傳。(圖片來源/中文繁體模版)
誠實與虛偽的矛盾心理
我們寂寞且無力,別的什麼也不會,所以我如今深信,至少秉持誠實贈言,才是真正謙虛的美好生存方式。──〈葉櫻與魔笛〉
在《離人》這本太宰治的散文集中,有很多他對世間誠實的發言,直指核心的言論,甚至背離了大眾所認知的道德。他認為許多以名聲為傲,製作大量文學作品的人都只是對自己的生存欠缺自信,比不上活得強悍的軍人或是職工,更加地欣賞著美感與藝術。
矛盾的心情,幾乎主宰著宛如作者分身的《人間失格》主角的一生。而在《離人》中的各篇散文中,同樣可以看到這樣矛盾的心理。例如在《離人》〈沒自信〉中,有這麼一段:「我很想有自信。但是,我們無法具有自信。為什麼呢?我們絕非怠惰。也沒有過著無賴的生活。照理說也在悄悄讀書,但是,越是努力,就越沒自信。」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太宰治廣為流傳的名言,包含了思考著許多內心的矛盾、關係的生疏、對人生的茫然無措以及無法融入群體的羞愧。反過來說,正因為是人,懷著無解的思考或煩惱,仍然要一步一步的往真實的解答前進。
離人 離心
作者太宰治經歷了20世紀初那段世界紛擾的時代,寫出了社會的不安、國家的動盪、以及個人的渺小、無能為力與羞愧。然而太宰治的作品至今仍然受到許多人的喜愛,再版、再製成漫畫、電影……等其他新形式,依舊廣為流傳。因為人們的苦惱是不會變少的。隨著全球化、教育體制的改革、經濟圈的建立、各行各業的創新……當人們之間的連結關係越複雜,不若以往般單純的交流方式,人們的煩惱也隨之增加。心中的煩惱增加,即使躊躇不安,卻被環境要求著向前邁進,那羞愧、無知、膽小的心情,在文章中被理解了──因為他與自己是如此的相似。
《離人》集結太宰治的文章與名言。(圖片來源/博客來)
反過來說,正因為太宰治心中那宛如地獄般的孤獨,他也最渴望著光明與希望的那份平凡。那樣的黑暗每個人都有,並深藏在心中,隨著年歲漸長而慢慢地沉澱、被遺忘。
太宰治的文章滲入讀者內心中最脆弱的那根神經,發覺內心的孤獨是被了解的,在人群中的個體並不會是孤身一人,並因此感到欣慰。更重要的是,即使內心充滿著孤獨,也將發現繼續向著憧憬的光明前進的勇氣。
書名「離人」一詞原意有古時夫妻各處一方、被貶官須遠離故鄉,兩種解釋,若就字面上的意思則可以解釋成「遠離人群」。遠離人群那樣的孤單感受,既是內心的渴望也是期待改變的現狀。矛盾的心理狀況,複雜的思緒,正是生為人在世上的煩惱。
在文章中,內心的孤獨將邁入死亡;在現實中,無論懷著悲哀或是希望,人們仍繼續活在虛偽的世道之中。
![]() |
記者 簡瑋靜
喜歡嘗試新東西, 喜歡啦啦隊, 我叫企鵝(cheer), 讓我為你加油為自己加油, 走在喀報這條路上: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