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期

減少垃圾 愛護地球

環保已經是世界性的議題,雖然人們都知道要愛護地球,但是很多觀念停留在表面,缺少有效的實行方法。《亞洲環保先鋒》展示了新穎的環保技術,為環保作出更大的貢獻。

減少垃圾 愛護地球

記者 朱寶欣 文  2013/03/10

環保已經是世界性的議題,雖然人們都知道要愛護地球,但是很多觀念停留在表面,缺少有效的實行方法。《亞洲環保先鋒》展示了新穎的環保技術,為環保作出更大的貢獻。


台灣也來做環保

影片里面介紹很多創新的環保方法,其中有一些非常適合在台灣實施。環保是一個廣泛的議題,影片從減少垃圾開始講起,引出目前最新的環保技術。裡面講到,在現今社會中,電腦、電話等電子產品已經是種普遍的設備,它們雖然為人們帶來方便和效益,但也給環境帶來傷害。產品裡面的塑膠零件難以分解,而且數量龐大,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因此,科學家就研發了用竹子來代替塑膠。竹子不但輕便、耐用,適合電子產品,而且非常環保。台灣正好以電子產業為主,假如以後的塑膠零件都換成竹子,就能對環保做出貢獻。

一般垃圾被焚化以後,通常會掩埋起來,不過這樣做需要大量場地。新加坡國土面積不大,於是他們利用這些垃圾來填海。既能清除垃圾,又能獲得新的土地。台灣是個島國,國土面積不大,在人口增長以後,將會面臨土地短缺的問題。如果也能用垃圾填海,以獲得更多的土地,解決這個問題。


影片講述亞洲特有的先進環保方法。(圖片來源/Asjlp網站

影片裡面也介紹了很多有趣的發明,例如用高粱做成一種餅乾,用它來當湯匙,不但可以作為用餐器具,而且用完之後還可以吃掉,不會造成資源浪費;日本人把些大型垃圾回收後,例如冷氣、冰箱、電視機等,把它們分拆成一般的原料,循環再利用。雖然這些做法還沒有廣泛的應用,但是都是非常有助於環保的做法,不僅能減少污染,還可以循環再利用,為人類的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


影片 紀錄片大不同

《亞洲環保先鋒》這部影片是一部紀錄片。和一般的電影不同,並沒有幻想的情節,也沒有虛構的故事。大部分有關環保的的影片,都以災難片為主。藉助駭人的特效和荒涼的畫面,表達破壞環境對地球的危害,以達到規勸和阻嚇的效果。例如《明天過後》、《太陽浩劫》等,都是以世界末日為主題的電影。


《明天過後》電影畫面,講述一場暴風雪災難。(圖片來源/Xuite網站

相對來說,記錄片就沒有誇張的畫面,反而是實際發生的現象和處理方法呈現出來。在《亞洲環保先鋒》中,沒有誇張的特效,更沒有駭人的畫面。而是藉由專業人士的訪談、實際處理的畫面、簡單易懂的動畫解釋為影片的主體。

沒有從一開始就講述做環保的方法,而是先解釋環境面臨的危機,例如溫室效應,環境污染等,把原因解釋清楚後,再講述垃圾是污染環境的其中一個問題,要透過更多的方式,來減少垃圾的污染。接著介紹這些方法的發明者,實際處理的過程等。每當遇到難以理解的概念,就會用簡單的動畫來解釋。即使是對這些專業沒有任何基礎的人,都能輕易的理解影片內容,以達到科普化的效果。

紀錄片的製作時間,往往比一般電影要耗上更多的時間。一般電影的場景,很多都是虛假的,即使是真實的場景,也只需要到當地拍攝一段短時間。但紀錄片就不一樣,紀錄片往往要有深入的田野調查,例如工廠內部,或者是森林裡,才能進行拍攝。在拍攝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可抗力的因素,要看時間和天氣。這比只需要人力配合就能完成的影片來說,要困難很多。

但相對來說,紀錄片的說服力比一般的影片要強。因紀錄片的畫面和人物都是真實的,皆是有跡可循,可信度較高。而在環保這個議題,真實性是非常重要的。與其誇大一些過於理想的做法,不如實際操作,展示給觀眾看。《亞洲環保先鋒》就舉出真實的例子,讓人們知道這些方法都能實際應用,進而達到教育的效果。


環保 創意同樣重要

這部影片不僅要表達環保的思想,還展現出創意的重要性。在人們的一般認知中,環保的觀念侷限於平常所接收到的訊息。減少浪費資源,減少製造垃圾,或是到郊區植樹等,是大部分人對環保的理解。雖然這些都能為環保出一份力,但是效果很有限。扣除正常的需要後,人們所能節省的資源並不多。

浪費資源的元兇是一些大型的產業,石油、電子、大型工廠、餐飲業等,這些才是造成浪費資源和污染環境的主要源頭。但是這些產業並非慈善機構,要它們花大量金錢去減少浪費或污染,是不切實際的。只要消費者有需求,這些產業就會一直存在。所以只靠淺薄的環保觀念都不能有效保護環境。

《亞洲環保先鋒》舉出有效的辦法,那就是人們無限的創意。舊的方法行不通,就要想新的方法。就拿餅乾湯匙來舉例,如果以後的湯匙都是用餅乾做的,就不再有塑膠的湯匙。那就不再需要有製造塑膠湯匙的工廠,更不會因工廠污染的問題而煩惱。


《亞洲環保先鋒》影片畫面,介紹用高粱製作的餅乾湯匙。(圖片來源/電影截圖)

創意是這部影片的重要訊息,但是在現今的社會裡,創意並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人們認為一般的埋頭苦幹,是較為實際的做法,而不要冒著失敗的風險,去做創意的研究。而政府沒有製造一個鼓勵創作的環境,對創意的產生造成很大的阻礙,也使環保問題得不到更好的解決方法。

不只是環保,在各種日常生活遇到的問題,都需要更好的解決辦法。人類正在不斷的進步,而幫助人們進步的力量,就是創意。如果沒有創意,人類文明將停滯不前,更糟糕的是,有些事情會危害到將來的生活,只有想出更好的辦法,才能在危機來臨之前,做出對應的方法。

記者 朱寶欣
hi,我是大寶
記者 朱寶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