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期

老屋重生 文化復興

台南府城,道路熱鬧熙攘,孔廟、全台首學、安平古堡、赤崁樓……歷史古蹟座落於棋盤巷弄間,等待陌生的跫音踏階來訪。街道中許多的傳統古宅、老屋,結合文化、設計而改頭換面,重新置換成各式各樣的創意基地,吸引台灣各地的旅客欣賞、體驗,成為台南在古蹟與美食之外新興的觀光特色。

老屋重生 文化復興

記者 李佩玹 文  2013/03/10

台南府城,道路四處熱鬧熙攘,孔廟、全台首學、安平古堡、赤崁樓歷史古蹟座落於棋盤巷弄間,等待陌生的跫音踏階來訪。台南,一座有陽光常駐為伴的城市,一座充滿人文書香、歷史瑰寶的文化寶庫,街道中許多的傳統古宅、老屋,結合文化、設計而改頭換面,重新置換成各式各樣的創意基地,吸引台灣各地的旅客欣賞、體驗,成為台南在古蹟與美食之外新興的觀光特色。

 

古宅價值 嶄新定義

古宅原貌大致分為街屋、日式宿舍、獨棟住宅三種類型,透過利用不同的房屋特性,如面寬、長短、周邊街區等,創造出不同的文化再置入。房屋乘載著人們的生活記憶與經驗,老屋尤其記錄著世世代代的當地文化,但又未達到古蹟的標準門檻,因此有更大的彈性改造、重設,同時保存歷史價值又兼具新一代設計力,令參觀者認定老屋歷史價值,在新舊的交會下,體驗設計空間的巧思與力量。
 

文藝復興 老屋欣力

「老屋欣力」是由古都再生文教基金會經營的網站,定期更新各地老屋信息、活動展演,也提供改造老屋的經營者們交流、對話的空間。每年舉辦老屋人氣票選,將更多的古宅創意資訊整合於同一平台,也深化了老屋建築與現代設計力共同合作而成的新文化,堪稱為府城的文藝復興運動。

網站其中的「老屋串門」專頁,收錄全台各地老屋店家,型態包括餐飲、旅店、藝文空間、零售店等類別。以區域搜尋方式查詢,搜尋者能簡易地瀏覽全台縣市中相關的老屋店家資訊,成功地辨識出隱藏在各個城市裡的懷舊系古宅,以及它們改造後的新樣貌。通過「老屋報報」的程序,一般民眾也能將自己生活週遭的老屋欣力建築介紹上傳,目的為串聯全台古樸房屋,建立文創新網絡。
 

文創走廊 海安路

台南海安路藝術街,成為觀光客近年青睞的最佳文創走廊,整個街區就是文化創意發酵的新寶庫。海安路曾經為五條港文化園區內的荒廢區域,加上市政府規劃的海安路地下停車場工程延宕,遲遲未能展現它的迷人風采。2005年的海安路藝術介入計畫,邀請藝術家相聚為沉寂許久的五條港區重新包裝。斑駁毀壞的牆面刷上一幅幅大型油彩,傾頹的老屋結構結合設計創意重生,希望透過藝術造街,喚醒公民對藝術的感受力、對當地的認同感,也成功拉攏觀光人潮的心。
 

藍晒圖 南曬日光

海安路著實成功地從都市的創傷改變為府城的羽翼,海安路地下停車場也於2012年底正式營運。現今的海安路已重生為成熟穩重的街道美術館,附近林立的美食小吃、老屋餐廳皆是令海安路熠熠生輝的寶藏。其中最著名的街區景觀─藍晒圖,為劉國滄設計師於2004年再造的藝術場域,毀損的70年老屋以透視的繪畫手法,拼貼部分桌椅、傢俱,將生活化的場景分析解剖,提高與遊客互動的親切感,選用深邃迷人的靛藍色,成就其令人目不轉睛的魅力。


海安路上的藍晒圖成為觀光客必遊景點。(照片來源/李佩玹攝)

而藍晒圖的內部則由藝術工作者杜昭賢改造為酒吧,保留古宅的磚牆、水泥地面,再塑復古風情。夜幕降下時,整條海安路搖身一變成為熱鬧的舞台,以文創為基底,帶動商業進駐,日夜閃耀著不同的面貌。

 

迴腸小道 神農街

沿著特色壁畫行走,海安路一轉,卻又是另一種復古再現。神農街為昔日的北勢街,許多房屋至今保存著日治初期的外觀,寬度約四米的街道,兩側房屋對向林立,彷彿正訴說著淵遠流長的歷史故事。除了私人住宅外,其中也有許多藝術工作室、文創商店、咖啡館、酒吧,每年元宵,街道還掛上了大型的燈籠,每個燈籠底下暗藏饒富趣味的燈謎,邀請訪客一同動腦猜答,添注古道的熱情與活力。神農街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進城市的迴腸小巷,探訪老屋交錯傳統與現代的真實境況。


元宵節時神農街掛滿燈籠的盛況。(照片來源/李佩玹攝)
 

書香 茶香 古物香

除了藝術街區,老城台南的大肚裡,還蘊藏了許多秘密。孔廟商圈裡的窄門咖啡,一次僅能通過一人的狹窄門口,被植物環繞的階梯,充滿古意的用餐環境,時不時有位詩人正在裡頭醞釀詩意。一旁的草祭二手書店,改建印刷廠與倉庫,裸露的鋼筋、挑高的天花板,轉角的浴缸擺設,無處不是創新設計與歷史文化的相互融合。奉茶茶館由1989年始,溫潤的木頭、古樑繚繞著滿室茶香;佳佳西市場旅店,更為老屋與創意的再結合立下極有特色的典範。

 

創新還是破壞

台南府城經過不斷的再造挑戰,至今已發展出獨特的街道樣貌、城市氣質。然而也有其他族群認為,所謂的再造,就是對老屋的破壞與拆解,老屋本身應持續保存,不能因應商業規劃而大量改造為餐飲空間、商業旅店。改造重塑是一把雙面刃,切開了歷史的永續連結,破壞了古宅原有的生命型態,而大量翻新中的台南老屋群,正在接受人們對文化的無情崩解。

然而,老屋重塑也的確帶來人們對老屋的好奇心,更多的認識與再了解是否的確幫助老屋生命的永續,則掌握在民眾對老屋的尊重與態度上。

 

記者 李佩玹
李佩玹。無法停止、卻又無法開始遠走他方的小旅行。 喜愛看電影、讀好書、過好日,尤其愛嚐美食佐一些懶洋洋。 書寫人生吧,如同書寫掉一些無以名狀的心思。 等待被一眼看穿的一瞬,等待把繁世浮誇收納成檀香。   「所有的遺憾,原本都有甜美的來歷。」─羅智成 所以,把遺憾藏在箱子裡翻滾、旋轉、蒸騰吧,那一切就都美好了。    
記者 李佩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