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帝之名
以上帝之名
記者 楊敦元 文 2013/03/10
從古至今,無論東西方,斬妖除魔的故事一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近年隨著好萊塢電影工業的發展,許多故事被重新改寫或改編之後,再配上華麗的聲光效果,搬上大螢幕後,就成了一部部膾炙人口的電影。儘管各式各樣的電影種類不斷的推陳出新,但有關斬妖除魔的電影種類卻依舊歷久不衰。而由基努李維所主演的《康斯坦丁:驅魔神探》更是這系列電影的代表作之一。
信仰 黑暗中的明燈
《康斯坦丁:驅魔神探》改編自美國漫畫《Hellblazer》,在內容上做了很大的變更。而這部電影除了驅除妖魔鬼怪外,更也對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基督教與天主教,做了新的演繹。片中的主角康斯坦丁是一個曾經因為自殺而被拒絕進入天堂的人,而他能做的只是不斷地把想跑來人間作惡的妖魔一個個打回地獄,藉著這種替上帝服務的行為,來爭取重新進入天堂的權利。這樣的他,被他的朋友們冠上了驅魔神探的稱號。
電影中提到許多非科學能解釋的超自然現象,例如:陰陽眼、以及惡鬼附身,甚至是雙胞胎的連結感應,都替這部電影添色不少。而這部電影在宗教的神秘色彩與力量更是花了許多時間來著墨。其中一幕是主角與女主角在街上即將面對一群惡魔的襲擊時,街上的路燈一盞接一盞的熄滅,一旁的高樓也一棟棟的被黑暗所吞噬;此時,唯有一間有著聖母像彩繪玻璃的店面能夠稍做支撐,成為黑暗中的最後一盞明燈,以及主角們最後的守護之地。在這個片段中,不難看出這部電影對宗教的力量有多麼的推崇,也強調宗教是人類最後能依賴的唯一力量,如果連宗教也陷落了,那人世間就會被黑暗所吞噬。
《康斯坦丁:驅魔神探》片中出現許多神祕的符文,
基努李維圖中手上的刺青符文即為一例。(圖片來源/人人網)
片中對宗教力量的強調不只如此,影片一開頭,就使用了女主角在教堂告解的片段,顯示出女主角對宗教的重視。而且就在女主角的妹妹自殺身亡後,她也來到教堂向神父尋求協助,象徵著宗教對人民生活的影響是不分大小事的。十字架在這部片裡也不斷出現,無論是挖掘出「命運之矛」的場所,或是療養院的大樓,以及女主角的房間,都不時可以看到十字架的蹤影,甚至在最後也用浸泡過古十字架的水對惡魔們進行弱化。這可以看出,在西方世界裡對十字架的敬畏就如東方人對佛像的崇敬一樣,而且也同樣具有鎮邪降魔的功效。
天使與惡魔 就在你我身邊
片中基努李維講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天堂與地獄存在於每扇窗戶、每面鏡子之後,我們人類被夾在其中。」這也許可以被解讀為人類面對這些超自然的事物時所感受到的渺小,以及也許真的有所謂平行世界的存在,因為在片中所呈現的地獄場景就好像是另一個真正的世界一般,只是地獄裡的世界是一片荒蕪與殘破罷了。
除此之外,這部電影中也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論點,就是「混種」的存在。這裡的混種指的是上帝與撒旦在人間的僕人、半神半人或是半魔半人的存在。這個論點其實不只是電影內的劇情設定,更是現實社會的寫照。每個人都可以是天使,也可以是惡魔,就端看人是怎麼運用自己的能力了,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就是如此。
是天使還是惡魔?全在一念之間。(圖片來源/博客大巴)
而在片中對大名鼎鼎的天使「加百列」更有著奇妙的安排,地位崇高的她,在這部影片中,卻被安排與撒旦之子同謀,最後落了個被貶為凡人的下場。這似乎也在暗示著:就算地位再高、智慧與力量再強大,一旦偏離正道,下場就是從高處墜落,並且也是苦難的開始,就跟片中的加百列一樣,沒有死,但卻必須要體驗痛苦。
神多了 總是會有低階神祇
說到天使,有關他們的電影不在少數,其中有一部名為《暗黑天使》的電影更是將米迦勒與加百列兩位大天使都在片中出現,這部電影以米迦勒為主角,而加百列則擔任反派。
如果說《康斯坦丁:驅魔神探》是奉上帝之名來降妖除魔,那《暗黑天使》就是以上帝之名行毀滅之實。片中米迦勒在一開始就登場,必且砍下了自己背後的雙翅,讓自己變成凡人。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他要守護人類,因為上帝這次對人類失望了,遠古時期是降下大洪水,這次上帝則派出天使。這些天使會蠱惑意志薄弱的人,使其成為殺人傀儡。惟獨他,米迦勒,為了守護人類而甘願違反上帝的命令。
不惜違背上帝的力量、捨棄天使的翅膀,只為了守護自己的信念。(圖片來源/WALLSAVE)
聽起來是個可歌可泣的故事,畢竟貴為天使的米迦勒為了守護人類與他自己的信念而願意放棄一切。但是,這部電影比起《康斯坦丁:驅魔神探》來說卻是一場荒繆的鬧劇。在電影風格上,雖然都以宗教為出發點,但《暗黑天使》卻是一部不知所云的電影。上帝在電影中的定位轉換,讓觀眾無法找到一個固定可依循的象徵支柱。再加上過多角色,也沒有辦法明確定位出誰是主角,更是讓觀眾迷惑的原因。另外,片中塞入過多元素,例如:殭屍、異象、家庭糾紛……,而且這些元素都沒有被妥善利用,都只是取一小部份,然後再撮在一起,這種手法導致觀眾無法辨別該用什麼樣的角度來觀看這部電影,使得這部電影走向失敗。
《驅魔神探》與《暗黑天使》相比較之下,最大的優勢也許不是在演員,而是在劇情的設定上,《驅魔神探》的風格與目標簡單明瞭,可以使觀眾快速地融入劇情。而在宗教的背景上也比較接近大眾的了解,所以也比較容易被大眾所接受。
這類將宗教與斬妖除魔的電影目前在市場上仍佔有一定的分量,相信在未來此類的電影也絕對不會少。不過目前在市面上看到的大多都是好萊塢的作品,而演繹的也大多是有關基督教及天主教的故事。相較之下,東方的作品除了《西遊記》以外似乎就較少新創的作品了。雖然《西遊記》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之一,但由於《西遊記》的故事劇情過於單一,要改編成電影的話,恐怕還要多花一些巧思,才能不落俗套。
![]() |
記者 楊敦元
大家好,我是楊敦元,大家都叫我小布,但是實在是太多人叫小布了,所以都會幫我灌上姓氏,叫我楊小布,加入傳科以後,跑出了越來越多的其妙綽號:布哥、浣熊... 我自認為是一個矛盾的人,喜歡出去玩,卻也很喜歡宅在自己的世界。 很想當個有氣質的文藝青年,卻又常常沉迷於網路世界,尤其是逐漸沒落的BBS。 很喜歡看書、聽音樂、看電影、也喜歡打電動,最常流連忘返的地方是誠品。 然後這張照片看起來好胖!我有在努力減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