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環校越野機車道」
一探「環校越野機車道」
賴奕如 2007/11/18
【圖、文╱賴奕如】環校機車道,建造於民國八十二年,陪伴交大走過了十四個年頭。對許多交大人來說,環校機車道就如同宿舍網路一樣重要,沒有了它,交大或許可以正名為『交通「一點都不方便」大學』。然而,正因環校機車道的重要性,有關於它的種種問題總是交大校園裡吵不完的話題,從路面不平、下雨天積水、車道旁樹枝過長到車道過窄,學生只是希望行車安全能夠得到保障,然而,校方的允諾卻常常讓學生的期待落空。究竟,交大環校機車道什麼時候才能蛻變為平穩又安全的便道呢?
|
▲自從八十二年開始建造環校機車道時,校方便斷斷續續實施夜間封閉管制,但都在學生的強烈反彈下作罷。只是,政策未實施,北大門的鐵柵欄卻依舊存在,更影響了行車安全。 |
|
▲狹窄車道的兩旁,不到兩公尺的距離,是從未闔上的鐵柵欄,也是機車騎士每次經過都要格外小心閃避的障礙物。 |
|
|
|
|
|
|
|
|
|
▲平安度過前一段「小山路」之後,緊接而來的是上╱下坡路段的大幅度轉彎。車道過窄加上轉彎不及,常常讓機車騎士在此吃盡苦頭,是發生事故頻率最高的路段。 |
除了機車道,機車棚也是常常被討論的議題。在機車D棚擴建以前,校方統計:光復校區、博愛校區共有九處機車棚,約能提供4838個機車停車位,然而光復校區的停車區需求已達6500輛。D棚擴建之後雖然增加了2500個車位,但是車位不足依然是許多車主的心聲。到底交大機車有多少?車位到底夠不夠?
|
|
▲因為離宿舍、教室最近,舊南大門旁的機車F棚總是高「棚」滿「車」,不但有申請機車證的停,沒有機車證的也不管是否違規硬是照停。因車位早已飽和,這裡常常出現車子被移出停車格、或是缺德的車主將車停在路中央的情況。 |
|
▲曾獲第一屆世界華人建築師協會(WACA)金獎的機車D棚,被評審委員譽為是「簡潔、低調,功能性與實用性很強且具有特色的建築作品」。但是,此作品獲獎時被大為稱讚的設計理念卻也成了實用上的缺陷:鋼骨架、金屬網與鋼筋混凝土的交替結合是為了良好的通風採光,但是卻因此忽略了排水系統。每到雨天時,地下室車棚的低窪部份變成了水鄉澤國,第二層車棚因為只有部份位置有鋼筋混凝土阻擋雨水,車主都盡量將機車擠在有棚架的位子中。擁擠、潮濕、易打滑,雨天的機車D棚危險多多。 |
![]() |
記者 賴奕如
我是啤酒。 信箱:ekijojojo@gmail.com 也可以叫我賴奕如,可是我一定會愣一秒再回頭。 對申論題不太拿手,因為思考有時候很跳脫邏輯;要我寫自我介紹也很難,因為還在摸索自己。簡單來說,我是個情緒化的人,容易大笑,也容易大哭,連看蠟筆小新劇場版都會因為野原一家人的深厚感情而開始流眼淚擤鼻涕。生平最大的夢想就是希望世界和平。 沒有什麼特殊專長,但是喜歡安靜的觀察身邊事物,習慣關心生活周遭的大事小事。很愛看「一步一腳印」、「草地狀元」這類的節目,因為我覺得市井小民的生活是最多采多姿的。 雖然我現在是個平凡的學生,但是希望未來能夠闖蕩出一番不平凡,身為一個有志氣的大學生,我鼓勵大家不要被自己、被環境侷限住,總有一個地方,是你可以發揮所長,盡情實現夢想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