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期

十字架與新月刀

從中世紀的耶路撒冷一直到近代的911事件,以及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紛爭,因宗教而起的衝突,從來就沒少過也不曾平息過。

十字架與新月刀

記者 楊敦元 文  2013/03/31

自從人類文明誕生以來,位於中亞的耶路撒冷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無疑是一個兵家必爭之地。但隨著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出現,不知是巧合還是命運的安排,世界兩大宗教皆將耶路撒冷視為該宗教的聖地。但也因此,使得兩個宗教之間的衝突從十字軍東征開始,一直到今日都不曾真正停息。兩大宗教之間的嫌隙依然存在。近年有911事件,死傷者眾多。而在中世紀的十字軍東征,流下的鮮血與消逝的生命更是無以計數。


何謂正義 仁者為王 

近年,好萊塢更是根據十字軍東征拍出了不少膾炙人口的電影。其中由《神鬼戰士》導演雷利˙史考特所執導的《王者天下Kingdom of Heaven》,更是將中世紀時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之間無論是經濟還是政治、以及軍事上的衝突完整地刻畫在電影中。

片中由奧蘭多布魯飾演主角貝里昂,電影的一開始先藉由貝里昂妻子的逝世來描述神職人員的瀆職,藉此表達主角對宗教的失望以及不信任,也表現出他生活重心的失去,而像行屍走肉一般失去信仰。接著因為殺死了瀆職的神父而逃離家鄉加入了父親的軍隊。進而來到了與伊斯蘭教徒對峙的最前線-耶路撒冷。

而在這所謂的「聖城」裡面,他卻看到了許多不光彩、不神聖的事情。像是王公貴族之間為了權力明爭暗鬥,甚至只因為權力糾紛,就下令暗殺領主。更有好戰份子為了挑起戰爭,不惜公然挑釁伊斯蘭統治者薩拉丁派來的使者,而在敵軍來襲時,卻只敢龜縮在城堡裡。更有許多人已經忘記一開始來到這裡的目的,並將這場戰爭當作是獲取財富的機會。電影中也描述了十字軍為了謀取財富而對伊斯蘭的商隊任意進行掠奪與屠殺,甚至會強暴商隊裡的女子。

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在這部電影裡面,導演表現的方式與一般十字軍東征的電影迥然不同。比起一般醜化伊斯蘭教徒、美化基督教英雄行為的電影相比,導演雷利˙史考特反而著墨更多在十字軍對該地區居民帶來的破壞以及不正當的行為。

比起前面所述那些貪婪而殘暴的貴族,電影中的國王鮑德溫四世則是扮演一個不斷在兩個宗教之間斡旋的角色。鮑德溫四世雖然是基督教教徒,又是耶路撒冷的國王,然而他做的事卻不是發動一次又一次的聖戰,而是不斷地在可能一觸即發的戰爭談判桌上利用外交手段爭取得來不易的和平。而他的理念是什麼?是互相理解與尊重,這是導演想在這部電影裡表達的精神之一。


沒有人可以從戰爭中真正的獲勝,除了戰爭本身。(圖片來源/The Art of Pursuit
 

他 就是活生生的神蹟

而男主角貝里昂來到耶路撒冷後,繼承了他父親的領地,開始了新的生活。他利用自己的技術專長替當地居民重新開闢農地、改善他們的生活。在這一個段落中,貝里昂露出了幾乎是全片中唯一自心內而發的笑容。從這一段的表現,可以看出來,導演想告訴觀眾的是:貝里昂其實已經找回生命的重心與信仰。

而在片尾最後的圍城戰中,貝里昂為什麼要挺身而出帶領城內的殘兵打一場不可能打贏的仗?當然一定有人會將此解釋為好萊塢式的英雄主義,但是在這裡不只是男主角的英雄主義作祟,更是為了城內的平民與老弱婦孺。為了保護他們,貝里昂才挺身而出死守城池,逼得薩拉丁和談。

那上帝呢?這些平民所信仰的上帝為什麼沒有降下神蹟來拯救他們?

神是甚麼?信仰是甚麼?信仰是人們心中所相信的事物,當在圍城之際,唯一挺身而出的人-貝里昂的出現,對這些平民來講,就好像是即將溺死之人抓到了浮木一般的依賴。也許這樣說會被稱為褻瀆,但是,從貝里昂獲取民心的那一刻起,他就是神。他就是上帝派來的神蹟。

貝里昂在劇中有一句話讓人特別印象深刻。當時貝里昂正要焚燒戰死之人的屍體避免產生瘟疫,城中的大主教前來阻止,認為上帝不會認同這樣的行為,會使這些戰死者無法進入天堂。貝里昂卻回應:「如果祂無法諒解這樣的行為,那他就不配為神。」這句話就是從古至今、無分東西方,所有信仰源起的精神。信仰就是因為人們在現實中有無法解決的事情才產生的精神寄託,如果這個信仰無法再帶給人們寄託,那這個信仰就算死亡了吧。


信仰即為人心 因信得力

在電影的最後,當貝里昂與薩拉丁和談結束後,貝里昂問薩拉丁:「What is Jerusalem?」薩拉丁:「Nothing.」就在兩人擦肩而過時,薩拉丁又說了:「Everything.」最後兩人相視而笑後才各自回到彼此的陣營。

關於這段台詞,有著太多的解釋,整部戲也因為這段台詞而增色不少。在這裡也許要解釋為:對沒有信仰的人來說,這不過是座石頭城堡;但是對既是政治領袖又是宗教領袖的我來說,這裡就是一切。更白話的說就是「宗教信仰的力量是:信則有,不信則無。」


現今的耶路撒冷已然現代化,過往灑下的鮮血可以被洗去,但血腥的歷史卻無法被抹滅。
(圖片來源/
Amazing Places to See

的確,一個對該宗教信仰不了解的人,即便擺在他眼前的是無價的宗教文物,他正眼也不會瞧一下。宗教信仰,其實反映的就是人心,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而這部電影的導演雖然身為一個受西方文化薰陶的人,但在這部電影的表現上卻對基督教沒有任何的偏頗。也許導演在這部電影中想表達的不只是宗教之間的衝突,也想告訴觀眾不要完全被大眾媒體宰制,而輕易地對某些特定的事物有了先入為主的負面刻板印象。媒體所告訴你的不見得就是事實,而且如果沒有經歷過該地的風俗民情,又怎能輕易地斷定關於這個宗教或是文化的是非對錯呢?

 
記者 楊敦元
大家好,我是楊敦元,大家都叫我小布,但是實在是太多人叫小布了,所以都會幫我灌上姓氏,叫我楊小布,加入傳科以後,跑出了越來越多的其妙綽號:布哥、浣熊... 我自認為是一個矛盾的人,喜歡出去玩,卻也很喜歡宅在自己的世界。 很想當個有氣質的文藝青年,卻又常常沉迷於網路世界,尤其是逐漸沒落的BBS。 很喜歡看書、聽音樂、看電影、也喜歡打電動,最常流連忘返的地方是誠品。 然後這張照片看起來好胖!我有在努力減肥了!!!!!
記者 楊敦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