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妥協 否極泰來
永不妥協 否極泰來
記者 林伯勳 文 2013/04/07
艾琳離過兩次婚,獨自扶養三位小孩,在找工作的途中發生車禍,看完醫生後,存款只剩47美元。不過她以不屈不撓的精神,進入當初為其辯護的律師事務所擔任秘書,並在一件公害汙染案中扮演關鍵角色,為受害者伸張正義,成功地開啟她的新事業。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電影《永不妥協》,除電影主軸所環繞的法律問題,諸如「陪審團制度的限制」、「集體訴訟的出現」外,還包含許多議題,像是「女權的興起」、「美國有許多人因為醫療開銷而破產」、「單親家庭的困境」……等等。
2000年上映的電影《永不妥協》。(圖片來源/痞克邦)
遠觀的藝術
《永不妥協》由茱莉亞羅勃茲擔任女主角,她的妙語如珠,為沉悶的情節注入活潑的元素。不過整體而言,這部電影的步調十分緩慢,相當考驗觀眾的耐心。本片中運用大量遠景,當艾琳發生車禍的這一幕,導演就是遠遠地拍攝,將原本極富戲劇性的鏡頭,拍得十分平淡,觀眾若沒有仔細觀看,很容易忽略發生車禍的這一幕,不過法律電影的鏡頭並非總是如此平淡。
像是《破綻》這部電影中就運用許多特寫來抓住觀眾的注意力,片中兇手開槍殺害妻子的那一幕,導演就以特寫的鏡頭處理,給予觀眾極大的震撼。然而媒體一味地追求戲劇姓,將殘忍的鏡頭以特寫處理,對於許多曾深受類似傷害的觀眾而言,不啻是以他們的傷痛來開玩笑。這種情形在新聞業中更為常見,記者為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而違規衝入封鎖線,只為拍攝到最「戲劇性」的現場,不但妨礙檢方的蒐證工作、破壞偵查不公開的原則,還將拍攝到的照片做為頭條登在第一版,這叫受害者情何以堪?
另一部同樣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電影《控訴》,就將受害者被性侵害的過程藉由演員拍攝出來,演員聲嘶力竭的尖叫聲、用力抗拒的影像,將受害者的痛楚刻骨銘心地傳達給觀眾。然而受害者與其家人看到這些畫面後,會作何感想?因此像《永不妥協》這類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電影,以平淡的方式敘述傷痛的故事,不將痛苦的過往過度凸顯,雖然容易讓觀眾失去耐性,但就一位媒體人應有的素養來說,反而是較佳的做法。
電影《控訴》與《破綻》。(圖片來源/Just ADD's DVD Review與11階的飛行天空)
配樂的重要
一部電影的配樂相當重要,配樂能夠將情緒注入原本沉悶的劇情中,使觀眾的心情隨著配樂起伏,增加投入的程度,此外觀眾還能夠藉由聆聽電影的配樂來回想電影情節。然而《永不妥協》中卻很少有配樂的存在,使原本就相當沉悶的劇情更加地枯燥。
相較之下《金髮尤物》的配樂運用就相當地傑出,這部影片之中大量運用輕快的配樂,增加劇情的節奏,使原本乏味的情節變成音樂的MV一般,讓觀眾光是聽音樂就是一種享受,使觀眾視覺的感官與聽覺的感官得以輪番上陣,讓視覺的感官能夠休息,而不容易疲勞。此外配樂也帶出角色的性格,《金髮尤物》一、二集中的配樂風格迥異,第一集較為輕快,塑造女主角年輕有活力的形象,第二集則較為抒情、感性,象徵女主角已然是名成熟女性。
因此《永不妥協》若是能夠像《金髮尤物》一般加入配樂來凸顯主角的性格,將會使觀眾印象更加深刻,像是女主角談判的場面就應該加入搖滾風的配樂,如此不但可凸顯女主角那「嗆」勢的性格,更可將這一幕的衝突感大大增加。而在女主角的兒子質問女主角為何最近都沒回來吃晚餐時,就應該增加抒情的樂曲,如此一來將使女主角心中,身為單親媽媽的無奈更加明顯,也能渲染許多身為職業婦女而犧牲親子相處的觀眾情緒。
《金髮尤物》一、二集。(圖片來源/小金的個人空間與iVideo)
律師的形象
《永不妥協》中演員的演技都十分精湛,即便是只出現短短幾分鐘的被告律師,也將現實生活中的律師詮釋地惟妙惟肖。艾琳車禍受傷後,法庭當中敵方律師問她「難道妳前夫不會替妳付醫藥費嗎?」而艾琳回問「哪位前夫?」時,這名律師刻意表現地十分驚訝,假裝被艾琳「不只一位前夫」的事實給嚇一跳。
現實中的律師也會這麼做,因為艾琳的案件由陪審團審判,被告律師刻意讓艾琳說出她離過兩次婚的事實,目的是舉出「人格證據」來影響陪審團的心證。所謂的「人格證據」是指用來證明,證人人格的證據,並進一步證明該名證人證言的可信度,像是一般而言,人們會認為醫生的證詞比街友的證言可信許多。被告律師如此的作為,就是為了使陪審團們認為艾琳是位不檢點的女人,更進一步推斷艾琳是為了錢,而刻意製造假車禍。此外這件事實由艾琳口中說出來,相當於訴訟法上「自認」的效力,結果就是舉證責任轉換,被告律師無庸舉證,反而是艾琳必須要舉出證據來反駁敵方律師的說詞。
《永不妥協》除塑造律師「魔鬼代言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形象外,還藉由「為眾多受害者,伸張正義的艾琳並非律師」的情節,暗中諷刺律師為高傲但無能的一群人。相較之下另一部電影《法網邊緣》中的律師就不是這種形象,這部電影的律師雖然也很奸詐,刻意將受害者帶到法庭上,震撼陪審團的情緒以便抬高賠償的金額。但這部電影將律師框架為「是為了無辜的受害者伸張正義」因此律師奸詐的行為,被賦予合理性,使觀眾產生認同。
《法網邊緣》中伸張正義的律師。(圖片來源/哲生的電影桌面)
一部電影當中包含了配樂、鏡頭、劇情以及演員等要素,《永不妥協》在這些要素的處理上,雖然沒辦法讓觀眾一開始就感到驚艷。但只要耐心地看下去,到最後勝訴的瞬間,這些缺點已經不再重要,這就是法律電影的魅力所在,畢竟最大快人心的結果就是「正義得以伸張」。
永不妥協,終將獲得勝利。(影片來源/Youtube)
![]() |
記者 林伯勳
我是傳科系大3的學生 平常沒事喜歡看電影、唱歌 最喜歡的電影是惡靈古堡 目前有1-5集 都超好看的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