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朋友男朋友 她愛他愛他
女朋友男朋友 她愛他愛他
記者 林凱元 文 2013/09/29
電影結束的那刻,腦中會先是一片空白,接著會不自禁的墜入劇情裡。一段段畫面逐漸出現,有時搭著一些文字縈繞,但最多的應是嘆息,如同片後感言裡桂綸鎂所說的:「會讓你痛到心裡,但是痛完你可能就鬆了一口氣。」雖然片裡演的不是自己的故事,卻會被狠狠牽動,有時劇中人笑了,觀眾的眼眶卻濕了,劇中人哭了,觀眾的淚也潰堤了。是否因為每個人都曾經這樣,在愛情裡,都曾自討苦吃。
他與她的男朋友
楊雅喆導演的《女朋友男朋友》講的是一部名為愛與青春的詩篇,卻因現實與妥協而缺頁。桂綸鎂演的林美寶、張孝全演的陳忠良與鳳小岳演的王心仁,形成連結的三角,「各有愛我的,也有我愛的。」這是一部不全然的愛情電影,並不是單純探討男女之間,也有穿插到時代,也正因為時空背影的強調,更豐富了本片的架構。
一九八零年代學生的生活樂趣來自於和教官作對,寫反叛的藏頭詩、拍裸照、在髮型上搞怪、大鬧升旗典禮等等。此外,在台灣民主與革命意識覺醒的那時,年輕的他們正忙著建構屬於自己的情感與慾望。阿仁的叛逆與挑戰權威,美寶的複雜家庭與渴望關愛,阿良的木訥性格和壓抑性向,在穿越三十年之間上演。三人共同的經歷大概就是逃避,逃避著愛自己的人與自己愛的人,也都同時以為逃避就能讓對方或自己獲得幸福。但最後曾經狂放不羈對抗世俗的阿仁變成權利金錢的俘虜。美寶則依舊沒能尋到真正的歸屬感,從正牌女友變成第三者。一直希望自己痛苦就好的阿良,卻是最後唯一勉強能稱為有得到真正幸福與平靜的人。
結局並不完美,甚至會讓人感到鬱悶或不解。正因為畫面的迅速交錯以及隱含義需要用心思考,一但陷入思考就會錯過許多畫面,因此很適合看第二次去了解導演的深義,第三次去產生自己的感想。導演留了許多空白給觀眾去思考。
那些畫面想說的
張孝全飾演的陳忠良算是貫穿全劇最重要的鑰匙,藉著他的出現與消失,襯托另外兩位主角的內心。從一開始的跟在阿仁背後,到吻了學妹之後發現自己完全沒有感覺,更確認喜歡同性的事實。而阿仁一直沒能看出阿良對自己的情感,觀眾會覺得他在逃避,但如果是一個人認定不可能的事情,自然不會去在意。
前半段的高中時代,美寶以恰北北武裝自己對阿良的喜歡,電影畫面不斷出現她對他的呼來喚去,阿良始終默默跟隨。而阿仁每個叛逆敢衝的鏡頭裡,也都一定有在旁相伴的阿良。這三人間的微妙情感於是表達得恰到好處。
上大學算是本片的轉折,依舊衝撞體制的阿仁向女朋友美寶說:「你好好睡,一覺醒來,台灣就會不一樣了。」暗示的正是三人關係就要不一樣了。因此畫面出現阿仁吻了另一個女生,正好讓美寶撞見。而在那場類似國王遊戲中,阿仁又強吻了阿良,然後在他耳邊輕聲說:「友誼長存。」這在阿仁眼裡或許只是個玩笑,但阿良卻以為隱瞞許久的事情被發現了,並且自己的真情,竟然被開玩笑回應,甚至那個吻裡有一點同情的味道,於是阿良大吼:「你怎麼可以這樣!」然後奪門而出。或許說出自己的情感會好些,這些年就不用自己度過,不用心中常存芥蒂。就如同阿良在接近片尾時說:「他一直跟我說,全世界只有我肯為他吃苦,但其實,我們都自討苦吃。」
獲知美寶當阿仁第三者時,阿良怒吼:「我以為我們三個人之中,至少會有一人是幸福的!」對於幸福,導演安排一個很巧妙的橋段,就是美寶懷了阿仁的孩子,卻發現一個和孩子同時長大的腫瘤,兩者只能同留或同棄。理應拿掉孩子保命的美寶,卻因為預定和阿仁搭機私奔時,看清了事實。在性命抉擇的交叉點,讓她想起那個多年來,一直如同一盞靜夜的路燈,靜靜的卻永遠溫暖的阿良。於是她選擇留下孩子,這讓整部電影的開始與結束有了最好的連結,也讓觀眾更能細細琢磨所謂的命運與時代。
最後,美寶離開了,阿仁消失了,剩下阿良守護著這段三角感情中兩角的結晶,為了愛自己的她,與自己愛的他。如同貫穿全劇的經典語句:「我們都該有兩個情人,一個愛我的,一個我愛的。」三個人之間其實就是那麼簡單的一問一答,「你想要什麼?」「我要你」「可是我要的,你給不起。」
有些感情,因為沒有結果,反而越不容易忘記。(圖片來源:Yahoo! 奇摩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