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期

相隔二十年 永恆的傳唱

分析一九八九年女歌手陳淑樺的〈夢醒時分〉,與二零一二年台灣饒舌團體和嚴樂合唱的〈夢醒時分〉,不同時代深刻感觸,因女性主義抬頭而有所差異。

相隔二十年 永恆的傳唱

記者 秦洛芸 文  2013/09/29

一九八九年,台灣音樂史上第一張破百萬銷售量專輯誕生。歌手陳淑樺憑著《跟你說,聽你說》這張專輯,不僅創造出漂亮的銷售成績,更一躍成為都會女子代言人。或許許多人會對這張專輯感到陌生,但其中所收錄的歌曲〈夢醒時分〉,如今已成為經典,除了如梁靜茹、伍佰等眾多歌手在演唱會中翻唱外,此曲更是歌唱比賽中的熱門選項,至今仍受多數人的喜愛。


歌手陳淑樺憑著「跟你說,聽你說」這張專輯,一躍成為都市女子代言人。
(圖片來源/
華語金曲獎
 

女性的〈夢醒時分〉

〈夢醒時分〉是由音樂人李宗盛所填詞譜曲,特別的是,他是以第三人角度,給予失戀者勸說和慰藉。在陳淑樺清脆溫和的嗓音下,一名為愛折磨的失戀者形象在腦中緩緩成型,然而在歌詞巧妙的配置下,以「旁觀者清」的概念,聽者將自己帶入第三者的角度,對於宛如電視劇般的愛情,提出理性客觀的建議。不如當時流星音樂的自怨自艾,〈夢醒時分〉的歌詞中隱含一股正面積極向上的力量,創造出一種獨立愛情的意識形態。

九零年代的台灣社會,隨著女性邁入職場的增多,「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逐漸被打破,女權意識隨之高漲。陳淑樺在歌曲中以堅定的語調唱出女性對愛情自主的理念,刻畫出一個鮮明的都會女子形象,讓對於自己角色定位還不明確的女性,宛若多出一個相知相惜的夥伴,從往昔愛情弱勢的角色中脫身而出,加固對於自我觀點的體認,引起眾多女性內心的共鳴,更進而推動了台灣社會女權的發展,成了當時代的代表人物。

在二十年後的今日,〈夢醒時分〉這首經典歌曲仍被眾人傳唱,許多歌手在演唱會中以自我風格詮釋,特色較為鮮明的如伍佰,或許是因為腔調的特殊性,曲中流露出一股濃厚的台灣本土味道,而演唱者性別的不同,引人觸發的聯想便會有所差異,但基本上詞曲都還是保留著原汁原味。不過,在二零一二年,有人掛著相同的名字,唱出完全不同的〈夢醒時分〉。
 

褪去包袱    新時代的夢醒

「玖壹壹」是由兩名男性青年所組成的團體,不屬於任何唱片公司,擅長國台語交雜的饒舌歌曲,歌詞搞笑幽默中帶點辛酸,他們不算正式的歌手藝人,歌曲基本上靠著網路來傳播,他們也很用心的為自己的歌曲配上MV,有著屬於自己的歌迷,凝聚不少的人氣。


「玖壹壹」是由洋蔥和廖星人所組成的雙人團體,擅長饒舌風格歌曲。
(圖片來源/
玖壹壹樂團粉絲專業

 

他們所改編的〈夢醒時分〉,正確歌名應為〈夢醒時分Remix〉,「Remix」的中文意思為「混音」,即是將歌曲中原有元素抽換重新組合,並注入新的元素。玖壹壹保留了〈夢醒時分〉原曲中的關鍵副歌,並以此段樂曲作為開場,因此,雖然主歌歌詞和曲調已被大肆修改,卻仍能讓人在初聽歌曲時輕易地聯想起原來的版本。

玖壹壹的〈夢醒時分Remix〉是和另名女歌手嚴樂合作共同完成的。嚴樂主要負責演唱副歌,即「傷心總是難免的……。」等和原曲相同的部分。和陳淑樺的聲音互相比較,嚴樂的聲音較為高亢,若說陳淑樺的歌聲帶有去追求屬於自己愛情的鼓勵,嚴樂的聲音則透露出一種不解,不解在「早知傷心總是難免的」前提之下,「何苦一往情深」的這種困惑。當然,這或許是主歌歌詞映襯之下凸顯的結果。

李宗盛曾在接受訪問時透露,在創作〈夢醒時分〉歌詞時是將想像自己成為一名寫信人的樣子,因此歌詞內容不長且淺白易懂。相較之下,玖壹壹的主歌部分就宛如在演一齣戲,兩名男性團員一名扮演安慰者的角色一名為失戀者,以他們擅長的饒舌方式,前半段為安慰者依著旋律給對方鼓勵打氣,並置入友情的美好,道出「在你身旁朋友才是你最好的依慰」。後半段則是失戀者的自我剖析。

有趣的是,後半段歌詞國台語交雜,並穿插著一些英文單字,三種語言的交錯之下,呈現出一種已經不想修飾詞彙,只想痛快傾吐內心想法的感覺。而這名失戀者所表現出的情景,也同樣不是自怨自艾的懊惱,是一種經過細想之後,對於自己何必因愛而傷的檢討,就像是這名失戀者,已經過原版的〈夢醒時分〉洗禮,有更深一層的感悟。
 

時代造就差異    差異成就經典

新版的〈夢醒時分Remix〉加入大量的電子音,乍聽之下比原版的還要吵雜。畢竟在九零年代,多數人才剛開始了解甚麼是饒舌。而時代產生的歌曲差異並不僅體現在曲風上,歌詞意境的體現,更有明顯的不同。

陳淑樺的〈夢醒時分〉唱出九零年代女性心聲,想獨立自主不再依靠他人;玖壹壹的〈夢醒時分Remix〉則是現代二十一世紀新青年的愛情觀。在逐漸邁向兩性平權的現代,愛情中雙方地位也日趨平等,雙方因觀點不同而分手的比率也比二十年前來的高,玖壹壹的歌詞中透露出因理念不合分手的理所當然,甚至有「別為了一根雜草放棄了整片森林,未來還有很多的未知數正在等著你。」

這些差異的出現,意味著現代愛情觀念更為開放。除此之外,友情與愛情的相互比較,顯現現代年輕人對於婚姻的必要性產生質疑。歌曲接近尾端有一段迴盪著「不必再等那個誰」、「何必再等那個誰」,反覆迴盪有如再強調對於等待的不屑,而最終以副歌做為完結,這時響起的「傷心總是難免的」,似乎是對長久愛情的不期待。

陳淑樺的〈夢醒時分〉現在聽來,仍能引人心有戚戚。但若玖壹壹的〈夢醒時分Remix〉提早二十年出版,可能會被視為叛逆的象徵。大眾可能無法認同為何愛情能退燒如此快速,而歌唱者主要是男性,這種類似對於愛情的抱怨,更可能成為薄情的象徵。

這兩首歌曲,同樣是在激勵人別緬懷於情傷之中,但隨著社會的變遷,在不同的時代激發出不同感觸。兩首歌,兩種風情,承接跨時代的愛情觀。

記者 秦洛芸
秦洛芸,個性有時候很衝動有時候很保守,感覺上是矛盾的人,腦袋不知道都在裝什麼。總之,是個不太會自我介紹跟寫感性文的偽理性人士。
記者 秦洛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