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諷刺詩人 為社會發聲
現代諷刺詩人 為社會發聲
記者 陳佩瑄 文 2013/09/29
諷刺詩是在特定的時空背景下所產生,詩人希望能藉由自己的作品,達到警世之目的。現在,許多歌手會將音樂與社會議題或是文化現象做結合,透過音樂來諷刺政府的無能以及對政府的不滿,除了能抒發個人情緒外,更是為社會大眾發聲,為社會盡一份力。
從古至今 諷刺詩的轉變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價願天寒。」白居易的《賣碳翁》,深刻的描寫出賣碳老翁的勞苦卑微,老翁身上的衣服已經夠薄了,卻還希望天氣可以再冷一點,如此一來,炭價才會高一點。但黃衣使者一來,就把炭全部拿走,只留下幾匹布。文中,白居易透過老翁的辛勤與窮困來暗諷這些官吏的不應該,反映出民間的疾苦,以及官吏的腐敗。在唐朝,甚至是在詩經,就有諷刺詩的存在,時至今日,諷刺詩又變成怎麼樣呢?
台灣諷刺歌的先驅 鄭智化
一九九三年鄭智化的《大國民》MV。(影片來源/YouTube)
一九九三年鄭智化的《大國民》,是台灣諷刺性音樂的先驅。音樂一開始,即用國歌的音調,配上歌詞等等等,暗示台灣貪官汙吏多,許多公共建設工程延宕,承諾過的政見,也都沒實現,等了好幾年,人民還是繼續在等,諷刺意味濃厚。
一九九零年代,台灣在政治、經濟以及民生上均有重大的變化。當時,台灣的政治環境已逐步開放,經濟也正在起飛,社會正面臨重大的改變。政府從以前,禮義廉恥掛帥,逐漸變成向錢看齊,貧富差距、房價上漲種種問題逐漸浮現。而音樂中不時夾雜著「嘿呵!嘿呵!」象徵人民辛勤工作的吆喝聲。雖然大家都努力工作,但薪水還是跟不上房價漲的速度,導致窮人無法生存,大家必須自私自利賺錢,才有辦法在這個小島生存,因此,這裡已不再適合好人住了。
雖然整首歌唱腔略於粗糙、又有點像在嘶吼的感覺,但就是這種聲音,才能深刻的表達出底層人民的無奈,和想要反抗這社會、抗議不公、想要嘶吼的心情。
與時事結合 為底層民眾發聲
林俊傑和五月天的阿信演唱的《黑暗騎士》。(影片來源/YouTube)
而林俊傑和五月天的阿信所唱的這首《黑暗騎士》,表達出對許多社會現象的不滿,像是人們貪婪沒有底線,建造許多工廠,排放廢氣,造成酸雨,或是政商勾結,土地逐漸被財團收購,公共建設越來越少也越來越小。涵蓋的現象多樣,但其實這首歌主要想表達的重點是「世界在等你出現」。
社會上有許多不公平的事情,但人們害怕會惹禍上身,因此「人們都關上雙耳和雙眼,都害怕去改變。」。每個人心中都渴望著一個英雄,希望「蝙蝠俠」的出現,來維持正義,捍衛和平,拯救世人。但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英雄,「當我們都走上街,當我們懷抱信念,當我們親身扮演英雄,電影情節。」,不論是誰在做壞事,不論他隱匿的多好,他都無法全身而退。阿信認為人民都應該主動為自己、為社會而戰,當每個人看到不合理的事情時,都應該要挺身而出,而不是等著英雄拯救。
而最近搭載火紅古裝劇《蘭陵王》的《入陣曲》和時事結合,諷刺洪仲丘案以及大浦案。歌詞以古喻今,「幼無糧,民無房,誰在分贓」深刻的描寫出大浦案,政府與財團合作,貧窮的農民被政府強迫拆房的情形。而「當一份真相,隻手能隱藏,直至人們遺忘。」這句則在寫洪仲丘案,軍方企圖掩蓋他們的疏失,竄改事實的惡劣行徑。阿信把自己比擬成古代大將,想要反抗這社會不公的現象,但似乎只剩他在僅存的沙場。他企圖用音樂來喚起社會大眾的熱血,呼籲大家一起挺身而出,為社會上的弱勢者發聲,反抗這社會上不公不義的事情。
除了五月天的《入陣曲》外,還有多位藝人挺身而出,聲援洪仲丘,像是野人洞穴所寫的《在你死了以後》,諷刺國防部、軍中的長官。惋惜洪仲丘明明只剩下幾天就可以退伍,卻因為看到不公義的事情,選擇站出來,沒想到卻引來殺身之禍。作者在音樂尾聲唱出「我們都不應該保持沉默」,和《黑暗騎士》這首歌有異曲同工之妙。
許多軍人在當兵時會遇到一些不合理的事,「但有些事情不能想說就說」,如果當初,每個人都挺身而出,或許,今天的事情就不會發生,因此,大家都不應該保持沉默。作者在尾處越唱越激動,表達出對洪仲丘之死感到惋惜,另一方面,也表達出作者對洪仲丘的敬佩之情,敬佩他反抗的勇氣,讚譽他就像「蝙蝠俠」一樣。最後,音樂一直迴盪著「什麼是正義,什麼是程序,如果死的是你家人你在不在意。」,清楚表達出對軍方的不滿,說一切按照程序,遵從正義,但如果今天死的是自己的家人,軍方肯定會有另一番說詞。
諷刺人性小品
除了與時事結合的諷刺音樂,還有諷刺人性的的小品集,像是McHotDog的《差不多先生》,以胡適的《差不多先生傳》為喻,諷刺社會上處事不認真的人,他們對於什麼事都沒感覺,不想要認真做任何事,每天都行屍走肉的在生活,因為他已經對社會冷感了。又如謝和弦的《寂寞瘋了》,感嘆現在的人都習慣在網路上交友、找尋依偎、速食愛情,卻只是讓自己更寂寞。
諷刺詩,是詩人有所感觸的時候,將現實醜惡所揭露出來的工具,以期改善社會風氣,具有社會教化功能。現在,這些歌手也希望能藉由自己的音樂,發會一己之力,為社會底層發聲,改正社會風氣。
![]() |
記者 陳佩瑄
大家好,我是陳佩瑄,平常喜歡聽音樂,打球。因為有著黝黑的皮膚,加上家裡住在遙遠的信義鄉,很多人都誤認我為原住民,其實,我可是正港的台灣人,所以別再把我認錯了。大三了,要寫喀報好緊張,還請大家多多指教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