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不深 有愛就是天堂
海洋不深 有愛就是天堂
記者 林妍君 文 2013/09/29
一個不善於表達情感的孩子,他不是不懂得愛人,也不是不了解別人對他的愛,只是表達的方式與普通人不同。但他依舊明白,沒有海洋深過父子之情,有爸爸在的地方就是天堂。
海洋天堂電影海報。(圖片來源/Yahoo!電影)
懸疑劇情 感動加分
《海洋天堂》電影開頭用兩個懸疑的劇情鋪陳。第一個畫面是李連杰飾演的父親王心誠,與兒子大福一起坐在小舟上,朝向一望無際的大海漂流,當小舟靜止,父親對兒子說:「走吧。」兩人便縱身躍入海洋,讓觀眾不禁猜測這是否為電影的結局。但接下去的劇情說明了原來父子二人其實自殺未遂,但是為何要自殺卻並無交代。第二個鋪陳則是王心誠帶著兒子,回到他從前接受自閉症特殊教育的學校拜訪校長,但兒子年齡已超過二十歲,為何還需要回到學校受教育?這也令人無從得知。面對觀眾可能產生的種種疑問,導演似乎也並不急著解答,而是等到電影接近中段時才揭曉答案——原來王心誠已患有末期肝癌。
畢生都在為自閉症兒子打拼的父親,突然知道自己命不長久,第一件事即是想要如何才能讓兒子好好活下去。然而在幾乎毫無辦法的情況下,他別無選擇,只能帶兒子一起跳海,雖然過於消極,卻也讓人看到一位心繫兒子的焦急父親。自殺失敗後,王心誠打消了一起尋死的念頭,開始全心全意安排兒子未來安居立命的地方,而他第一個想到的便是以前兒子受教育的學校,於是才會帶已成年的兒子回去。
當這兩道謎題都揭曉,隨之而來的便是令人鼻酸的心疼,原來這個父親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兒子。觀眾原本滿腹的疑問都有了依託之處,從而感到加倍震驚與不捨,若是在電影一開頭就告訴觀眾父親患有絕症,是絕對達不到這樣的效果。也讓人看見這位編劇出生的導演薛曉路,在時序安排上的深厚功力。
誇張題材 樸實詮釋
「謹以此片獻給平凡而偉大的父親母親。」摘自《海洋天堂》片尾。
這部片用了電影手法中幾項傳統的催淚公式,包含親情、絕症、身心障礙者。然而在這幾個聽起來頗為灑狗血的名詞底下,《海洋天堂》卻讓此類題材不落入矯揉造作的常態,拍出完全樸實的風格。劇中李連杰飾演一位在海底樂園維修的水電工,整部片的重點在於描述王心誠如何用最後幾個月生命來教導兒子如何獨立生活,他只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父親,傾注所有的愛在孩子身上。
劇中沒有太多誇張的衝擊性畫面,電影風格定位明確,就是一部刻畫父母親養育身心障礙孩子的心情,因此劇情描述的全都是一對父子的日常生活,從吃早餐、上班、買雜貨到回家。而在大家都熟悉的平凡日常裡,也更讓這對父子的與眾不同加倍突顯。導演用了大量相似的劇情畫面來強調王心誠的辛苦,比方說有幾幕父親不斷地教導大福如何穿衣、煮蛋、搭公車,光這三件事就拍了將近三分之一的片長。
最後王心誠在生命盡頭,想盡辦法讓大福以為自己是一隻海龜,會永遠陪伴在他身邊,甚至特地縫製了海龜裝,拖著癌症末期的身軀逞強游泳,這段劇情是劇中拍攝手法較為誇張的部分,但也不會處理得讓人反感,反而還增添感動。
王心誠一遍又一遍教大福如何自己搭公車。(圖片來源/海洋天堂官方部落格)
老故事 歷久彌新
《海洋天堂》以自閉症家庭作為主要描寫對象,而開此類電影先河的,便是獲得第61届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大作《雨人》。在《雨人》這部劇中,達思汀霍夫曼飾演自閉症患者,雷蒙,他也憑此片奪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奬。而對於自閉症患者的詮釋方式上,達思汀霍夫曼與《海洋天堂》中飾演大福的演員,文章,則是擁有不盡相同的演繹。
雷蒙對於自閉症表現手法,比大福的症狀來得更加孤獨、劇烈、並擁有從頭到尾的一致性。雷蒙在戲中是異於常人的天才,他無法正常表現情感,且害怕擁抱,但是卻在數字方面有極高的天賦。整部片中,雷蒙幾乎未曾與任何人有過眼神接觸,但在醫師考他心算時,他卻以細微的臉部表情展現出高度自信。達思汀霍夫曼將雷蒙這個角色演繹地淋漓盡致,在當時樹立一個後人幾乎無法超越的典範。
文章只是個在電影界中初出茅盧的新人,從影第二年就嘗試這樣備受挑戰的角色,不過雖然有前人的經典作為壓力來源,但文章也表現不俗,他讓大福的一舉一動都活脫脫是天生的自閉症患者。從其中的一些演出方式可以看出《海洋天堂》向《雨人》借鏡之處,例如大福像雷蒙一樣,走路一定是以小步伐直直走,遇到轉彎處身體會先轉九十度,再接著直走,只是《雨人》中雷蒙大部份都是坐著,走路的橋段相對較少,而《海洋天堂》裡大福就加重表現了這項走路的特徵。
《雨人》中雷蒙跟弟弟最後心靈相通。(圖片來源/豆瓣電影)
單向反應 雙向的愛
《海洋天堂》中有一幕,王心誠躺在床上,不斷地問大福:「如果爸爸不在了,你會想我嗎?」而大福只是像平常一樣,一直重複著爸爸說的話,他沒有辦法立即給予親人自己的感情作為回覆,另外一幕,是大福被爸爸送到安置中心的第一晚,王心誠跟大福說再見時,大福沒有表現絲毫捨不得或悲傷,但是當爸爸一直沒出現,大福開始不斷大叫,並用頭撞牆壁,這就是他表達傷心或害怕的方式。雷蒙也是一樣,他總是用激烈的反彈拒絕與弟弟擁抱,但在電影最後,雷蒙不斷拼著弟弟的英文名字,那就是他最真誠的表現。
這兩位自閉症患者都拙於表現情感,但是那並不代表他們不懂得愛,他們想愛人,並害怕失去,也是這樣單純真摯的情感才能感動人心,不用太多華麗的贅述或是搧情的催淚對白,照樣能在電影院中賺人熱淚。
![]() |
記者 林妍君
我是林妍君, 創業是我的人生目標,我用文字記錄,用拍攝紀實 一筆一畫帶大家去感受,創業的真實與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