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稱霸 不能忘的音樂夢
搖滾稱霸 不能忘的音樂夢
記者 李若甄 文 2013/10/06
一九七○年代搖滾稱霸,到一九八○年時卻日漸式微。搖滾樂一度被誤解為「性」、「毒藥」、「墮落」的代名詞,許多搖滾樂手被批評自我中心且放蕩不羈,每天浸泡在酒精和女人堆中。但是,搖滾樂鼓舞人心、激發人們對生活的動力,搖滾樂陪人們度過戰亂,走過許多人艱苦的時候。二○一二年八月上映的電影《搖滾時代Rock of Ages》希望喚醒心中遺忘已久的Rock n' roll。
打擊搖滾VS追求搖滾
《搖滾時代Rock of Ages》的時代背景是搖滾樂逐漸被流行樂取代的八○年代,當時的音樂公司宣揚著「搖滾已死,偶像當道」的口號,一九八五年的美國政府實施音樂審查制度,導演亞當﹣夏克曼將電影緊扣這個重點發揮,市長夫人極力打擊搖滾樂,想將搖滾樂從美國文化中根除,總是在日落大道上號召群眾抗議。
然而,電影開頭是從一個鄉村女子雪莉來到好萊塢追求搖滾夢想開始,千里迢迢來到洛杉磯,遇到在搖滾樂的發源地「波旁屋」工作的城市男子德魯,引薦她進入波旁屋工作。同樣懷有搖滾夢,興趣相投的兩人戀情急速展開,繞著兩人熱戀、誤會而分手、複合,劇情轉折起伏緊湊。
考量《搖滾時代》為歌舞片,飾演主角的茱莉安哈克、迪亞哥伯尼塔皆為歌手。
圖為翻拍《搖滾時代》電影原聲帶內頁。(照片/李若甄攝)
名與利的追逐 夢想迷失
德魯在被搖滾巨星史戴西的經紀人看上後,幻想將成為下一代搖滾巨星,搖滾夢看似成真,卻被編入對嘴唱歌、跳舞整齊的男子偶像團體;雪莉離開波旁屋後,到俱樂部當脫衣舞孃。兩人因為現實生活而走向遠離搖滾之路。史戴西迷失在「搖滾之神」的封號裡,荒誕不羈、生活淫亂,不再做音樂,沉醉在女色和酒精當中。
好萊塢是個夢幻之都,許多年輕人追夢的目的地,但是名利和現實往往讓追夢的人迷失自我、忘記初衷,更有可能在和現實生活妥協的同時,追不回最純真的夢想。夢想不偉大,偉大的是它帶來的快樂,在《搖滾時代》歡樂大結局裡的最後一首歌〈Don't stop believing〉也激勵了人們不要停止相信自己或夢想,要堅定不移。
湯姆‧克魯斯飾演的Stacee Jaxx為電影虛構的搖滾巨星,沉迷女色、荒誕不羈,迷失了自我。
(圖片來源/Pchome影城劇照)
演技大突破 亮點所在
同為亞當夏克曼執導的另一部電影《髮膠明星夢Hairspray》,不僅同樣是改編自同名百老匯音樂劇,連亮點都一樣是放在最佳配角身上。《髮膠明星夢Hairspray》女主角的媽媽是由約翰﹣屈伏塔演出,首次反串女性角色,增添電影的趣味性;由於電影改編自歌舞劇,拍攝時在許多表情和動作上都稍微誇張。
《搖滾時代》虛構的搖滾巨星史戴西由湯姆﹣克魯斯飾演,八○年代的人們對於搖滾歌手的形象如荒誕不羈、迷上奇怪宗教、流連女色、酗酒、個性古怪全都加在史戴西這個角色身上,而湯姆﹣克魯斯捨棄甚至毀壞《不可能的任務》裡帥氣的形象和氣質,重新塑造自己,將這個角色詮釋得淋漓盡致。
除了演技上的突破,湯姆﹣克魯斯為了熱血搖滾演唱親身上陣,將搖滾的精神唱得撼動人心。打擊搖滾樂的市長夫人,臉上表情凶狠,穿著整齊套裝,用力跳著「打擊」舞步,最後被揭發打擊搖滾樂只是因為對偶像崇拜破滅後的復仇,內心深深被史戴西吸引,凱薩琳﹣麗塔﹣瓊絲演出強烈的不協調感令人印象深刻。
〈Hit Me with Your Best Shot〉一曲搭配凱薩琳麗塔瓊斯的穿著與動作,令人印象深刻。
(圖片來源/《搖滾時代》官方粉絲頁)
不同角度 不同搖滾
在劇情方面,《舞孃俱樂部》的故事也是鄉村女孩隻身前往大城市築夢的故事,連遇到當服務生的城市男孩等情節都和《搖滾時代》雷同。雖然落入俗套的故事情節了無新意,但樸實平凡的故事卻也著實能打動人心。《成名在望Almost Famous》採用和《搖滾時代》不同的切入角度,以一個來自保守家庭的雜誌記者的觀點出發,影片中記者跟著搖滾樂團巡迴,看清搖滾樂手對「成名」的渴望和音樂的執著,也目睹了許多沉溺在性和毒品中一蹶不振的搖滾歌手。
針對七○年代性、毒品和搖滾樂一同解放,造成社會對搖滾樂的偏見,真實的刻劃當時年輕世代的迷失,希望能從音樂中得到解脫和救贖。劇情給人很沉重的「無奈感」,雜誌社追求著聳動、刺激的新聞,讓神聖的搖滾樂成為被包裝、被利用的商品。
經典搖滾 演員重新詮釋
《搖滾時代》並沒有過分詮釋搖滾樂精神,反倒是從旁觀者的角度紀錄下八○年代的搖滾音樂,導演在受訪時也表示並非想嘲笑那個時代,只是用一種坦然的態度來拍攝這部片。在故事的描繪上雖然沒有非常細膩地去描寫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但配合音樂的淡入淡出,轉換著不同的心境。
搖滾女英雄瓊﹣捷特的〈I Love Rock 'n' Roll〉直白地表達對搖滾的愛,令人熱血沸騰,而整部電影的開場直接放槍與玫瑰的〈paradise city〉來顯示好萊塢是座天堂般的城市,人人都來這做明星夢。Journey的〈Any Way You Want It〉搭配女主角在俱樂部跳舞的畫面,強烈的節奏都是脫衣舞孃腳踏高跟鞋打出「喀喀」的節奏聲。
除了上述的熱血歌曲外,還有跟著德魯和雪莉戀愛劇情走的一連串情歌。在選曲的部分,雖然有被評論為沒有獨到見解,但選入的曲目皆是經典中的經典,而且每首歌都是劇中演員重新詮釋過的版本。
《搖滾時代》電影原聲帶完整收錄由演員們演唱的歌曲版本。(照片/李若甄攝)
《搖滾時代》站在中立的角度,沒有歌功頌德,沒有批評貶低。劇本深度雖然略淺,但就音樂層面來說,有多首結合兩首歌的組曲,玩搖滾樂讓觀眾很過癮,搭上劇情和湯姆﹣克魯斯飾演的靈魂人物史戴西,引爆不同高潮。這部片沒有標新立異的觀點,卻有劇情堆疊、勾起回憶的「懷舊之情」。
![]() |
記者 李若甄
我是李若甄,桃園人,習慣也喜歡大家叫我 Liz 。 身為水瓶座的我個性樂觀,喜歡交朋友。雖然少一根筋,常常忘東忘西的,但是做起事來會帶有一股熱忱,決定要做的一定會做到。 我講話坦白直接、真誠而衝動,算是我的優點和缺點吧。 最喜歡可愛、粉紅色的小東西,粉紅色是帶給我心情愉悅的一大因素。 看電影、影集和聽音樂是在閒暇時間最常做的事,常常讓自己深陷劇情與音樂的情緒裡而大哭大笑,情感豐富程度我想我是不落人後的。 我喜歡旅遊,喜歡看見新鮮事、認識新朋友、展開新冒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