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系歌曲 挑戰人生不完美
黑暗系歌曲 挑戰人生不完美
記者 林立真 文 2013/10/06
電子音結合重節奏的搖滾形成鮮明強烈的印象,帶點悲傷與詭譎氣氛而爆發的曲風,是英國創作歌手Natalia Kills的獨特風格。搭配充滿故事性的歌詞及音樂影片,呈現黑暗失落的情緒爆發,使她的專輯一躍登上全美熱門潛力榜冠軍,吸引無數聽眾墜入她魔幻的電音搖滾歌曲中。
戲劇融合音樂 揮灑藝術性
英國出生的Natalia Kills原名為Natalia Keery-Fisher,擁有牙買加與烏拉圭的南美血統,在散發出異國風情的同時,也創造出屬於她自己的歐式搖滾。出自倫敦音樂與戲劇藝術學院的她,起初以演員的身分投入演藝生涯,但最後廣為人知的頭銜反而是音樂創作歌手。正因為她的多重身分和才華,使她的音樂創作融合大量戲劇表現手法,善用故事的方式把寓意和情緒隱含在歌曲中。
以音樂和節奏帶動隱晦的深意,牽動聽眾的情緒波動,是她創作的一大特色及長處。獨特的求學經歷,也幫助她在歌曲中不只融入許多藝術性表現,還在她所創作的音樂故事中巧妙地隱藏價值觀和批判性,不會令人感到太過誇飾和刻意,在享受歌曲的電音魔幻旋律的同時,又能夠撼動聽眾的心靈和思緒,增添一種另類的藝術性。
〈wonderland〉將黑色童話發揮地淋漓盡致。(影片來源/YouTube)
震入心底 電音強烈情感
Natalia Kills歌曲的表現形式皆為電音搖滾,與其他歌曲有所區別的獨到之處在於:她的歌曲無論節奏快慢,都有著強而有力的爵士鼓重低音。歌曲的電子配樂和旋律在歌曲中的比例還不及敲擊樂明顯。〈Wonderland〉這首歌即發揮地淋漓盡致,將整首歌曲聽完之後,會在腦中不斷響起的餘音便是那捶入心底的規律打擊聲。
令人印象深刻、久久無法自腦海裡驅逐的打擊聲結合她曲風的悲慟搖滾,營造出一種沉重的意象。〈Wonderland〉包含的情感豐富且刻骨銘心,旋律是感傷且痛苦的,然而電音的表現使得苦痛得以釋放,將絕望與憤怒盡情叫喊出來,給人一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爆發感。正因為如此,儘管歌曲風格黑暗而歌詞也包含大量負面詞彙,卻能夠帶來振奮的力量。
黑色童話 質疑完美主義
提到Natalia Kills,基本上都以「黑色童話」定調她的曲風。〈Wonderland〉一曲的創作以童話故事為發想,內容卻是在批判原本童話故事過於美化現實。而她眾多歌曲正是這種對完美主義的反抗和挑戰,不願意接受美化的假象,進而反思強調所謂秩序及美德,實質上卻混亂且醜陋的社會。
露骨而直接的負面字句,正是Natalia Kills對童話的挑戰以及對真實的渴求,打破虛偽而尋求真正的美好,是她的黑色童話風格真正的意涵。〈Wonderland〉的歌詞直白寫出"I don't believe in fairy tales",重複的歌詞以表達其強烈感,後面卻提到"But I believe in you and me",即為正視現實的殘酷之後還抱有希望的情感表現,形容自己並非公主,也絲毫不相信童話,但只要兩人真心相愛,就算沒有童話故事的情節,也依然能夠是"wonderland"。
她的歌曲大多也都以這樣的手法呈現,間接諷刺看似美好的事物實際上都只是浮誇的謊言。就如同她的歌詞中提到的"I'm not afraid to face a little bit of danger",真正的幸福是需要接受挑戰和阻礙,鑽石必經磨礪才得以看見璀璨光芒。在負面字眼填滿的歌詞中,隱約感受得到這種深意及寓意。
諷刺社會 新女性主義
Natalia Kills的歌曲不僅表現對完美主義的反抗,眾人盲目跟從秩序、追求虛假的表象而不面對真實的反思,還隱含對目前社會的批判性,以及從女性為出發點的價值觀。她寫的歌詞中經常陳述出社會的黑暗面還有人性的真實面,皆為她用來表達對社會的無奈同時又關心社會的形式。
〈Free〉一曲帶有輕鬆的氛圍和輕快的曲調,一反其他屬於悲傷沉重的創作。〈Free〉的影片中大量出現Natalia Kills被困在裝滿鈔票的小盒子畫面,歌詞提到她將所有金錢都花費掉反而得到自由,突顯對物質主義和金錢至上觀念的批判。不禁令人聯想到Jessie J的〈Price tag〉同樣提到金錢並不重要且物質不會使人們快樂,這兩首歌曲創作理念和輕快風格雷同之處有些過多,引人懷疑是否模仿或剽竊。
同為電音搖滾而且也屬於黑暗風格的Radiohead也提及社會的現象和問題,同樣有一種與社會格格不入的怨嘆和哀傷。但Radiohead的表現方式並不如Natalia Kills激烈,也並無太過直接的批判。Radiohead像是一種與社會疏離與自我毀滅的憂傷,充滿了自卑感和負面情緒,無法找到出口的沉重,反而Natalia Kills會在這種黑暗之中爆發出力量。
她的眾多歌曲是以女性為出發點來看待兩性關係,表達女性自主且自立自強的價值觀。〈Kill my boyfriend〉這首歌曲雖然過於偏激,使用太多的負面字詞,事實上顯得不必要也意義不大,但是歌詞強調女性自主堅強的概念,以及隱喻她想"kill"的不是真正的男朋友,而是暗示自己必須從傷痛中走出,將男友從自己心中驅逐。
〈Free〉對於物質主義的批評。(影片來源/YouTube)
歐美街頭文化 hipster
Natalia Kills獨特煙燻妝容以及黑色系的衣著,搭配束縛感的奇特衣飾設計,讓許多人不免將她與Lady gaga作比較。確實她們的風格都以「搞怪」著稱,Natalia Kills在音樂的表現上還是與Lady gaga有顯著的差別,她一貫的黑色風格也與Lady gaga產生差距。
從歐美流行文化來看,Natalia Kills傾向被歸類於街頭文化"hipster",雖然屬於次文化的一種,卻已經深深影響到主流文化,蔚然成為潮流。hipster通常被稱為歐美文青,崇尚獨立思考並且有諷刺社會的特性。
Natalia Kills可謂為精緻化的hipster,以hipster歌手的代表Lana del rey來比較,後者的音樂風格更顯得獨特而有魅力,低沉磁性的嗓音唱出樂曲空靈及淡淡憂傷。Natalia Kills稍微流於商業化,太過露骨的歌詞也容易引起爭議,不變的電音曲風還是讓人懷疑是否是文化工業的產物。
Natalia Kills充滿個人特色的打扮。(圖片來源/@LOFT965)
音樂影片 創造視聽覺雙重震撼
Natalia Kills獨特想法和風格迥異的音樂影片結合她的歌曲,顏色鮮豔豐富的影像和藝術感的拼接手法,搭配她歌曲特別的重低音及電音搖滾,更為撼動人心。結合影像的呈現也能夠突顯她不願屈服的堅毅女性形象,同時聽到她爆發卻柔和的歌聲,確實是一種享受。
![]() |
記者 林立真
雨水連綿的濕潤土地,纍纍果實與金黃稻禾,孕育一顆好奇的心,試圖竭盡一生、用盡感官接收世界。翩翩來到風的國度,那是空氣與水的交融,暴風雨後萬物新生,在嫩綠的心田。文字是那每根稻穗、點點穀麥,文學是暴風雨後綠芽徜徉的田地。而我只是一介小農,一點一滴鋤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