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紙」是膠帶
不「紙」是膠帶
記者 江岱燕 文 2013/10/06
從純色基本款到條紋進階款,或是結合時令節慶而特地設計的限定版,紙膠帶的定義已經不單是「用紙製成,可重覆黏貼的膠帶」。而是充滿各種風格與花色,可應用在裝飾手帳、製作卡片、裝點日常用品的萬用小工具。
紙膠帶已經成為裝飾日常用品的萬用小工具。(圖片來源/江岱燕攝)
工業用品化身生活雜貨
紙膠帶,或稱「和紙膠帶」,原本是用於美術、汽車烤漆或建築用途,因為黏性較弱撕下後不會留下痕跡,可以用來固定紙張而不傷紙,或是在油漆時貼在不需上漆的部份等。後來日本加工紙株式會社與一群愛好紙膠帶的創作團體合作,開始生產將近二十種顏色的紙膠帶。
「mt」是masking tape的縮寫,意指膠帶,是生產公司一開始替這些「即將改頭換面的紙膠帶」所取的暱稱,後來成為品牌名稱,在日本知名雜貨雜誌的介紹下開始受到注目。非常擅於行銷的日本人也曾在國內外舉辦多次展覽,而在展覽中所推出的限定版紙膠帶,其美麗的外表與昂貴的價格,也讓紙膠帶迷既開心又為失血的荷包傷心。另外,該公司從去年開始舉行參觀紙膠帶工廠的活動也吸引許多紙膠帶迷前往朝聖。不論是展場還是工廠,室內的裝潢及展示品都大量地運用紙膠帶進行裝飾,讓大家體會到紙膠帶的運用絕不僅止於紙上。
菊水、金音等台灣品牌推出的紙膠帶在紙質與黏性略遜日本品牌一籌,不過近期已經大有進步,花色也相當多樣且吸引人,加上價格比較平易近人,現在也成為許多人踏入紙膠帶世界的選擇之一。
紙膠帶 種類繁多
二十色系列紙膠帶對某些「文具控」而言是必備的基本款。看著二十卷不同顏色的紙膠帶排列於盒子中,讓人不免疑惑,這些沒有花俏外表的紙膠帶究竟是哪裡吸引人?但是對紙膠帶迷來說這就像牛仔褲或條紋上衣,百搭又不退流行。純色系的紙膠帶可以透過拼貼、打洞、繪圖等加工創造無限可能,但是就像是二十四色的彩色筆盒一樣,總有幾支色筆是特別容易畫到沒水,但也有幾支永遠不會用到的顏色會靜靜地躺在盒子裡。
除了純色系的紙膠帶,市面上更常看到的是各種充滿不同花樣的紙膠帶。旅途所留下的票根適合用迴紋針樣式的紙膠帶貼在手帳上紀念。用淡色系的圓點紙膠帶卡片的周圍做裝飾,細心地將格紋紙膠帶摺成一個個蝴蝶結,最後用一張封蠟紙膠帶為卡片封口。迴紋針、封蠟、郵票、食譜、圖鑑、英文字母等等,紙膠帶的種類繁多又充滿設計感,但是有時在使用上卻有限制,紙膠帶迷們常常在享受擁有紙膠帶的喜悅時發現,有些款式真的不好應用。
不過,限定版紙膠帶才是真正讓人傷透腦筋,限定版的價格通常比較貴,但是有錢還不一定買得到,因為限定版通常是在特定時間、地區或展覽才會推出,如果推出地點是在國外,可是會讓不少台灣的紙膠帶迷心碎。然而,就算成功購得心目中的夢幻逸品,昂貴的價格及到手的困難度也會讓人更加捨不得使用,默默地將紙膠帶放進收納盒中列為茶餘飯後欣賞的收藏品。
琳瑯滿目的和紙膠帶。(圖片來源/珞雨谷的女巫)
分裝小撇步 脫離吃土喝風
在這紙膠帶正流行的時刻,許多廠商看準商機,紛紛進入市場想分一杯羹,各家品牌推出的樣式越來越多,搔得紙膠帶迷心癢難耐。紙膠帶價格依然高高在上,想要的款式卻不減反增,於是網路上開始流行「分裝」紙膠帶的風潮。將原本長約十到十五公尺的紙膠帶用大吸管或塑膠片捲成一小份,除了便於攜帶也可以用來交換或買賣。「分裝紙膠帶」能讓紙膠帶迷以相對少的錢買到較多樣式,而這種販售方式除了為不常使用的紙膠帶找到一個新出口,也讓紙膠帶同好們多一種交流的方式。
只是,購買分裝紙膠帶並不代表花費的錢會比較少。通常分裝紙膠帶每一單位的價格會較一綑的紙膠帶高一點,但是最可怕的還是消費者的心態,少了價格因素的阻撓,紙膠帶迷在選購商品時會更加忠於本性,不知不覺就買了二、三十款,積少成多的結果,就是眼睜睜看著幾百塊錢揮手向自己道別。
紙膠帶本身已經讓許多人深陷其中不可自拔,相關的周邊產品,例如收納盒、分裝器或是各種紙膠帶應用的教學書,也持續加入「開拓商機」的行列。教學書可以讓紙膠帶迷發現自家收藏品的無窮潛力,但是也會讓人意識到自己的收藏中還缺少某些「必備款」,或是發覺「原來還有這麼多可愛的紙膠帶啊」,而為待購清單又添上一筆。
利用塑膠片進行「分裝」。(圖片來源/茄子!)
不只是膠帶 是藝術
紙膠帶從原本的工業用途轉變成裝點生活的「雜貨」,各家品牌與設計師合作推出許多深受眾人喜愛的商品,藉由形象的包裝與行銷,將紙膠帶昇華至藝術品的等級。很多紙膠帶迷在購買紙膠帶時早已悄悄跳脫「實用性」的概念,常常因為被紙膠帶的設計吸引而決定購買,演變成對「美」的追求。用紙膠帶裝飾手帳、日常用品其實就是一種「裝點生活」的概念,利用這些美麗的紙膠帶為生活周遭增添色彩是對美的追求。而藉由擁有、收藏紙膠帶則是另一種追求美的方式,但是不少紙膠帶卻因此被束之高閣,不論是因為捨不得用或是不知如何應用。
今年七月故宮博物院推出「朕知道了」紙膠帶馬上造成轟動,同人誌販售會上也開始出現紙膠帶的身影,超商集點活動也曾推出紙膠帶及膠台,紙膠帶已經成為周邊商品的一種形式、傳達創意的新載體。使用著紙膠帶的人們則是將這些創意進行二次創作,藉由剪貼、組合、繪畫等加工手法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紙膠帶作品。
![]() |
記者 江岱燕
我是燕子,一隻有點懶散的燕子。目前沉迷於Candy Crush中。 不見棺材不掉淚的壓線個性常常讓我差點哭出來。壓力大時的症狀是大吼大叫。 依然記得自己在高中校刊上寫的編後語, 在我心目中,那是象徵一本刊物的完成及結束, 而這次,這篇自我介紹則是代表著未來一篇篇屬於我的喀報即將誕生。 我相信未來一年一定是充滿刺激與爆肝, 但,還是那句老話──「關關難過,關關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