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受孕 幸福選擇題
人工受孕 幸福選擇題
記者 游瑀萱 文 2013/10/20
近年來,女性社會經濟地位的提升、晚婚,和經濟不景氣,使得許多婦女都不想生小孩,導致生育率節節下降,台灣的總生育率甚至在二○一○年跌破「一」字大關,來到0.895的新低點,成為當年全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國家。
然而,當大家都在討論到底該不該生小孩、女性對於身體的自主權時,卻同時也有人為了不孕症而苦惱,為了擁有小孩而接受各式各樣的治療,嚐盡苦頭。第二十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參展片《幸福孕不孕》,以紀錄片的形式,探討在進行人工受孕時,夫妻之間所面臨的選擇和困難。
紀錄片《幸福孕不孕》以自身經歷探討人工受孕的議題。(影片來源/YouTube)
人工受孕 甜蜜的負擔
《幸福孕不孕》是一部以色列的紀錄片,本片的導演,同時也是片中的主人翁奧麗和蓋,是以色列知名的新聞主播夫妻檔,他們兩人雖然各自在前一段婚姻中都有了子女,但是他們仍然希望能夠擁有共同生養的小孩,然而這個願望,卻因為男方的精子數量不足而一直遲遲無法實現,於是,他們決定踏上人工受孕的療程,並且拍下這些私密的過程和心路歷程,公諸於世,希望能夠引發大眾對於不孕症議題的關注。
在戰爭頻繁的以色列,為了保留猶太血統的多數,來對抗國內其他非猶太種族(大多為阿拉伯人)的人口快速成長,人工受孕的治療和手術是以色列最大的公共支出,每年試管嬰兒的手術高達二點八萬次。然而,縱使以色列擁有人工受孕的高超技術,每名接受這些療程的婦女仍要經歷極大的痛苦和折磨,不論是生理上或者心理上。
人工受孕療程主要分為三個部分,首先要自己早晚在肚皮上注射藥物,持續兩個禮拜,刺激卵巢排卵,接著進行全身麻痺的大手術,取出卵泡,以人工將卵子和精子結合,形成胚胎,然後幾天後再次進行手術將胚胎植回母體並觀察十二天,接著還要再回到醫院檢查胚胎是否成功在子宮著床。如此繁複且煎熬的療程,從針刺進身體裡的痛楚,到等待醫院通知是否成功著床的焦慮,都可以從奧麗痛苦的神情和一直守在身旁的蓋心疼的話語中感受出來。因為這些全都是真真切切地發生在這個世界上的事情,不用演,不用解說,觀眾就能深刻的體會。
奧麗每一次的手術,蓋都會貼心的陪伴。(照片來源/Ruth Diskin Films)
幸福或不孕 伴侶或小孩
有人說:「人生如戲。」但有時,現實生活中所發生的故事卻比戲劇還要波折。
奧麗和蓋第一次的療程結果徹底失敗,雖然難過,但他們仍然決定繼續做第二次的嘗試。第二次的結果是個振奮人心的答案,他們高興得四處通知親朋好友,但沒想到過了幾周後,胚胎竟意外地剝離。忍痛進行了人工流產手術後,身心俱疲的夫妻倆終於獲得一線希望,有朋友告訴他們,他找上男性不孕症的醫生治療了他的「精索靜脈曲張」後,便成功自然受孕,也生下健康的寶寶。於是蓋進行了檢查,發現自己的確也患有精索靜脈曲張,只要接受簡單的治療就可以順利懷孕,但這個時候,奧麗卻疑似因為先前的療程引發了心臟病,兩次瀕臨死亡。
生小孩,是夫妻兩人共同的事情,而這部紀錄片也一直探討在懷孕這件事當中,男性和女性的不對等和刻板印象。在諮詢人工受孕時,蓋就曾說:「精子數量不足的是我,但卻是我的妻子要承受這些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在得知「精索靜脈曲張」之後,奧麗也說:「如果我們一開始就去找男性不孕症的醫生,如果我們一開始就來這裡的話,那些侵入性的治療全都可以避免。」在這個世界上,幾乎每一對伴侶在發現不孕後,男性不願承認是男方的問題而拉不下臉接受治療,總是先從女性的治療下手。蓋看著辛苦的妻子,想想他們經歷過的惡夢,蓋開始積極地參加不孕症的醫學研討會,想要戳破讓她們承擔這些苦痛的巨大陷阱。
《幸福孕不孕》的英文片名是《Couple or Kids》,意味著在治療不孕的這些過程中,奧麗和蓋內心的拉扯,究竟該犧牲伴侶的健康換取孩子,完成願望?還是放棄孩子,只要能夠開開心心一起生活下去就好?
本土卵實力 思考利與弊
在第二十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中,開幕片《卵實 力》這部紀錄片同樣也是在探討懷孕的議題,演員出身的張本渝以拍下自己「冷凍卵子」的過程,再穿插一些親朋好友的訪問,帶出現代女性是如何面對生涯規劃和對家庭實現的選擇。
已經接近四十歲的張本渝,因為還沒找到滿意的伴侶一起步入禮堂、生兒育女,所以她決定要「冷凍卵子」,將她現在還健康的卵子保存起來,等到她找到對的人和她一起生孩子的那一天。「冷凍卵子」的手術和人工受孕其實差不多,只是少了將精子卵子結合成胚胎然後放回母體內,但是跟《幸福孕不孕》比起來,《卵 實力》讓觀眾感受到的身體上的痛苦明顯減少許多,比較少個人感受的敘述,反而是大量訪問身旁親友們對於她「冷凍卵子」的觀點和看法。訪問中,有的贊同,有的反對,讓觀眾自行去思考其中的利與弊。
女星張本渝首次拿起攝影機記錄自己「冷凍卵子」的過程和旁人的看法。
(影片來源/YouTube)
紀錄片 不只是「記錄」
或許有些人會認為,紀錄片看起來很無聊,不過就是在記錄正在發生的事情,不像劇情片可以重新詮釋,讓事件更加精采生動,但其實紀錄片的表現手法有很多種,錄音、訪問、史料、重演等等,不一樣的手法就會呈現出不同的感覺,不同題材也適合不一樣的手法,像是《幸福孕不孕》感覺比較活潑且讓人和他們夫妻倆一起陷入開心和難過,比較像劇情片能夠吸引人;而《卵 實力》則會讓人靜下心認真地去思考問題的核心,看清楚整個事件的全貌。
不論手法如何,他們最初的用意都是要讓他們所關心的議題得到更多人的注意、更多人的關心。在《幸福孕不孕》的映後座談當中,受邀出席的印度女性影展策展人感動得馬上邀請這部片到印度播放,而奧麗本人也說:「現在這部片在紐約大學已經變成教學的教材,很開心因此有更多人開始思考關於這方面議題。雖然我們生不出寶寶,但這部片就是我們的寶寶,很值得!」
![]() |
記者 游瑀萱
我是魷魚,游瑀萱。 每天像個孩子般嘻嘻哈哈吵吵鬧鬧的二十歲女孩。 願望是可以永遠保有純真無邪的一顆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