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村夜祭 大武壠回歸
小林村夜祭 大武壠回歸
記者 陳祥豪 報導 2013/10/20
二〇〇九年,莫拉克風災重創南台灣,其中小林村更是幾近滅村,共有三百九十八人慘遭活埋。後來部落因為住戶自己的選擇而大致上形成三個部落:距離原址最近的五甲里部落(小林一村)、日光小林(小林二村)、小愛社區(小林三村)。而林部落素來以平埔族夜祭聞名,在農曆九月十五的這一天是太祖(阿立祖)的生日,小林族人會誠敬地邀請太祖下凡,和他們一起喝酒跳舞,直到天亮,並祈求新的一年會更美好。在風災之後,夜祭的意義又更深刻了,來自三個聚落的族人們紛紛回到五甲里來祭拜太祖;屆時,族裡的團結氣氛會再現,那天晚上大家會放下所有的不愉快,盡情地吃喝跳舞。
高聳入雲的「向竹」,是太祖下凡用的階梯。(照片來源/陳祥豪攝)
在「公廨」前擺滿了各式糯米、「米買」(一字,讀作ㄇㄞ)和酒湯,都是太祖喜歡吃的食物。(照片來源/陳祥豪攝)
公廨裡亦有一些素果和甜點,不過主要是米酒、香菸和檳榔;有別於漢人文化,「太祖」本身是沒有形象的。(照片來源/陳祥豪攝)
「向頭」(右者)是這場祭典之中,太祖的代言人。(照片來源/陳祥豪攝)
正式祭典開始之前,有許多當地團體報名而成的表演,可以說是鄉民同樂會。
(照片來源/陳祥豪攝)
在晚間也有讓與會的來賓嘗試當地傳統美食。(照片來源/陳祥豪攝)
高雄市長陳菊也隨大家參加晚間的公祭,為儀式拉開序幕。(照片來源/陳祥豪攝)
儀式主持人哼出古老族語,反覆低沉的旋律讓儀式顯得莊嚴肅穆,稱為「牽曲」。
(照片來源/陳祥豪攝)
緊接著的是族人「牽戲」,大家手牽著手,踏著傳統的步伐,緩慢地繞完整座廣場,再回到公廨。(照片來源/陳祥豪攝)
大鼓陣也是小林村行之有年的民俗技藝,也讓村民的心更為凝聚、更為堅強。
(照片來源/陳祥豪攝)
![]() |
記者 陳祥豪
民國八十二年生於港都高雄, 從小喜繪畫,曾學習美術, 熱愛文字和閱讀,認為文字是強大並無可取代的, 就讀傳播與科技系後尤其體認媒體的強大力量。 興趣廣泛;喜歡攝影和觀賞各類影像、聆聽各類型音樂,癡情棒球。 喜歡藝文展演活動,關心社會是因為覺得憑甚麼人可以欺負別人。 喜歡汲取生活中的片段和不停思考和與自己辯證。 暑假去過一趟美國,三個月,至此才知道旅行之於人生的重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