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與色 咫尺如鴻溝
性與色 咫尺如鴻溝
記者 聶薇庭 報導 2013/11/03
裸露的身軀、隱喻地挑逗、肌膚之下的情慾展現,在顯「性」文化的社會脈絡中,人們面對性與色各有不同的評斷標準,不論是世界巡迴經常碰壁的日本春宮圖展覽,或是備受爭議的廣州性文化節,甚至是近期引起討論的性教育影片《青春水漾》,在電影、畫作、書刊、展場及秀場中,創作者大膽地將人體和情慾呈現在視聽人面前,法政界、教育界、藝術界以及民眾又以什麼樣的思維面對新興社會中,這股由內心底層挑起的真「性」情。
Tom Ford香水系列廣告大膽地以性暗示作為題材,引起各界討論。
(圖片來源/小白的部落格)
躍躍慾動 似是似非
性開放的社會架構觀感因人而異,性議題對於社會的影響性,在公權力執行部分,有的民眾排斥在住家附近舉辦相關性展覽,恐危害風化秩序,而此類公權力道德規範也受到法條的督促,《刑法》235條有關猥褻的規定,將不符國家性道德的對象,列為公權力介入的對象。
任職於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士林分局巡組的張朝貴警員表示,站在保守老警員的角度看來,性作品充斥市面的現象是不被接受的。張朝貴也將現今的文化現象連結至「性專區」的設立,不論性專區的目的性是所謂情色買賣,或是藝文性的展區設置,他認為現今政府首長尚未有足夠的能力和知識承擔這些涉及「性」的敏感問題。
反觀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林燕卿教授則表態:「它接近人的慾望面,容易引起注意和共鳴,可以幫助一些做不到的事」,林燕卿的觀點和心理學研究者江昱明教授的看法相同,他們認為人類的性慾往往可以激發動能,在轉嫁慾望的過程中,完成以往觸及不到的實踐效果,而獨自欣賞和群眾欣賞作品的後續效應,也對社會的影響有微妙的不同。
保守與開放派別的爭議,面對性與色的差異,相當主觀的界線定義也是法律界積極討論的「道德與法條分離」議題,江昱明則建議以心理學量化測量的方式,取得民眾接受性慾作品裸露的界線,做出最適當的展現,但基於教育背景相異,不同人士看待的性裸露的角度也大不相同,因此教育圈也在近期有了熱烈的迴響。
每個人接受赤裸的程度大不相同,作品常藉由身體展現議題性。
(圖片來源/River Tu提供)
學習新角度 性角度
從性的學習角度來看,由身體和性兩個元素結合的作品,像是隱諱地告訴人們「想說又不敢說出」的肢體話。在接收知識方面,大眾往往將性作品歸類成商業營利區塊和藝術呈現區塊,認為兩者帶給社會的教學效益大不相同。
臺灣人體攝影師River Tu提及十多年前風氣尚未開放時,著名的攝影師杜達雄出版了第一本男性寫真,從這份作品中激發了River Tu對於身體藝術的興趣,也從中學習以最自然而正向的角度看待性慾,透過對於性事的觀察,發掘相當多「私房故事」中的社會議題性,包含了性虐待、內心的雙性以及身體包裝等,如同林燕卿教授所認為的,情慾作品打開學習大門,一窺各式各樣的情欲樣態。
「相由心生,你怎麼想的往往就變成你看到的。」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彭煥勝教授描述商業性的「性」作品對後續心理認知的影響,彭煥勝認為媒體過度包裝,經常使用聳動的內容和聲色議題刺激消費者,恐造成民眾對藝術類情慾作品的錯誤解讀,只看到作品表面的呈現而沒有深入地去賞析內部傳遞的訊息。另外,他認為接觸性文化的年齡也應隨著知識累積循序漸進,因此分級制度的實施是確保學童「在錯的時間遇到未來」最好的辦法。
性文化的學習效果在各方仍有爭執,歸咎其學習到什麼、該不該學、年紀適不適合學皆有相當大的關連,但教育部目前草擬增開預算,培養專業藝術賞析教師,以求解決最根本的「性」、「色」區分認知,正視性議題的腳步逐漸邁進。
人體攝影師River Tu藉由人體攝影融合性慾展現,間接社會現象。
(照片來源/聶薇庭攝)
原創「性」 肌膚說故事
任何作品的創作靈感來自於周遭環境的啟發,觀察他人故事經驗的累積,或是自身的切身之說,性慾作品在早期保守環境下是門「隱性」創作,隨著新聞局對於尺度限制的開放和傳統觀念的破除之後,多元的作品如雨後春筍般呈現。
「我認為創作作品,最重要的就是感動自己,更棒的是還能感動model。」人體攝影師River Tu表示,身體是最自然並且最好掌控的素材,透過對於身體的形塑往往可以激發出最真實卻又最多元的樣貌。River Tu認為情慾攝影並非涉及色情涵義,而是將人的一生真實地呈現出來,情慾可以是相當正向且具有美感以及社會反諷性的,但不同的創作者對於尺度的拿捏還是有他們自己的一套準則。
對於作品中呈現的肉體、情愛、慾望,看似令人害羞的表現手法則是許多保守派分子相當感冒的部分,張朝貴警員表示儘管尊重創作者在作品內加入類似元素,但情慾作品依舊適合在私人場合或是「私底下偷偷來」就好,不宜成為公開展示的藝術創作。作品的加密性與否,創作者又是否該運用如此坦誠的藝術手法才能達到效果,抑或民眾該轉換面對性愛的思考邏輯,都是作品面選擇此種呈現手法下對應的挑戰。
Alicia Moneva情慾與理性的對立攝影創作。(圖片來源/KAIAK)
性 多元議題的抒發管道
性題材在許多文化議題呈現上,具有相當程度的衝擊性和力道,除了社會效果、學習性、創作性的觀點之外,它時常扮演同志發聲的管道和女性主義下反父權的範疇。同志藉由身體意象呈現內心真實自我,也經由性為媒材爭取性自主的平權接納;女性主義人士對於媒體性文化大多持反對意見,並關注於以女性身軀象徵父權貶低女性的概念。
各方對於色情的定義大不相同,也無法經由立法程序定義抽象概念,法律界對於強姦治罪的審判也因涉及「何謂性」引發爭議,教育界對於性教育的實質內容也仍處在討論階段,各方對於階段性實施的教學方法看法不甚相同。性慾為人類最原始的需求,在馬斯洛的生理金字塔中列為最基本的生理滿足區塊,不論性作品的適當性為否,可能造成的正反面效應多大,接觸多元文化架構仍為現代最需接受的考驗。
![]() |
記者 聶薇庭
我是聶薇庭,乍看之下頗有氣質,但不用多久就可以發現我的神經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