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期

不只是跑跳 更超越極限

有一項專業的活動在行家中急速竄起。他們的身影劃過天際,跨越屋頂。而這正是令人著迷的「跑酷」。

不只是跑跳 更超越極限

記者 李盈如 文  2013/11/03

走在路上,迎面突然有人急奔而去,動作行雲流水,腳步流暢自在。緊接著,他一跳跨上屋頂,敏捷如豹,快如閃電,彷彿眼前的牆壁不存在般輕鬆突破。最後,在漂亮地翻滾下,他縱身從兩層樓高的建築物跳下,穩穩地站在地上,周圍的人無不驚嘆連連,為這個充滿勇氣的青年喝采。而這如同忍者的人,竟是在從事一項運動。
 

橫越障礙 勇氣大於技巧

近年來,打著促進身體健康的口號,不論國內外皆掀起一陣運動風潮。其中,除了一般人較為熟悉的慢跑與球類運動外,有一項專業且困難的活動在行家中急速竄起。他們的身影劃過天際,跨越屋頂,穿梭於來往的人群。這項令人著迷且傾注心力研究的運動便是「跑酷」。

跑酷又名城市疾走,是從Parkour一詞翻譯而來,其原意即為「到處跑」。參與運動的人多半以日常生活的地區為舞台,為自己設定一條路線,並使出渾身解數攀越其中所有的障礙物。沒有既定規則,也不需要特殊道具,對跑酷者來說,整座城市就是良好的練習及表演場地,不論圍牆、屋頂、大型垃圾箱、電線桿、汽車等,都是可以攀爬、翻越的對象。跑酷者以自身本能及技巧克服地形,危險困難的訓練方式讓跑酷被視為極限運動。


跳躍可說是跑酷最重要的基本動作,需要經過不斷的練習。(圖片來源/跑酷百科
 

以迅速到達目的地為目標,參與跑酷的人通常必須先接受專業訓練,透過有保護措施的室內場地學會基礎動作,才能自行在室外練習。不同於競技類運動,跑酷最大的敵人是自己,除了不斷精進體能與技巧,心智上的發展更為重要。不論經過多少嚴謹的練習,每一次路程都有很大的變化,跑酷者無法完全預期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麼危險,因此,他們需要培養快速解決問題的反應力,並具備能面對所有困難的勇氣。
 

運動與青少年精神的結合

跑酷起源於80年代晚期法國,海軍軍官喬治赫伯將過去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於非洲所體悟到的自然訓練方式融合進西方體能訓練:利用假想的自然環境,練習跳躍、跑步、攀爬等共十種能力,不論軍隊或消防員皆採用此新式訓練。其後,大衛貝爾進一步把這些動作加入日常生活,父親是軍人兼消防員,除了長期接觸赫伯的運動主義外,他也擁有體操、田徑以及武術的底子,其優秀卓越的表現,吸引許多青少年加入,使這項運動很快地受人矚目。

對參與這項活動的人來說,跑酷不僅只是運動,更是一種生活方式。面對各式各樣未知的挑戰,有時甚至看似難以跨過,跑酷者用自身的創意,配合苦練而來、華麗又優美的身段一一克服障礙,最後終於到達終點。就像人生一般,人們努力以自己的方式解決困難,不斷超越自我,以期達成夢想。它傳達了青少年積極正向、不畏困難、勇於挑戰極限的精神,也因此吸引不少人投入這項運動。

 

向前跑 流行文化帶動風潮

隨著參與人數增加,跑酷漸漸地影響大眾文化。二○○四年,盧貝松便曾以此為主題拍攝名為《暴力特區》的動作電影,並邀請一般被視為是跑酷創始人的大衛貝爾飾演主角。片中所有高難度動作皆無使用鋼絲或電腦特效,不只令觀眾感到驚艷,更加深世人對跑酷的印象,也為此運動帶來不少宣傳效果。

除此之外,許多遊戲也在內容中結合跑酷,創造新的遊玩方式。例如二○○七推出的《刺客教條》,雖然將故事背景設定為中古世紀,但主角在城市中穿梭的複雜動作便是延伸自跑酷的基本動作,遊戲中也有任務的玩法幾乎與跑酷相同,像是在指定時間內到達預定的地方等。甚至有玩家因此自製影片,假扮遊戲主角並實際拍攝一段製作精美的跑酷影片,在網路上創下兩千九百萬的高點閱率。


《刺客教條》的影片不僅展現高超技巧也將跑酷推廣出去。(影片來源/youtube)
 

利用各種不同媒介傳播,跑酷激發流行文化的創意,而流行文化則帶動大眾風潮,令這項運動越來越受到重視,從原本在青少年中風行的次文化轉化成大眾文化。雖有跑酷者認為這些宣傳是「出賣藝術」,但多數人皆抱持樂觀其成的態度,希望能多加推廣,並加強民眾對此的了解。
 

城市運動的無奈與體能極限

然而,跑酷所伴隨的高風險卻也奪走不少人的性命,二○一三年七月九日就發生一位俄羅斯跑酷者因腳傷未痊癒,而不幸從十六樓墜下的意外。即便是高空落下距離的世界紀錄保持人Alexei Kens,也在一次的跳躍中失誤自五樓墜下而死亡。因此運動受傷的人更不計其數。

目前雖然尚未有專業研究者探討跑酷對健康的影響,但不難看出許多跑酷基本動作若在沒有足夠體能的情況下使用,可能會造成隱性的運動傷害。例如自高處跳躍所帶給膝蓋的衝擊,容易導致關節部位磨損及肌肉痠痛,長久下來,就有可能骨折。而後空翻與前空翻若無經過訓練,也極易摔傷,更不用說翻越屋頂所挾帶的高危險性。


許多跑酷動作皆會從高空跳下,相當危險。(圖片來源/華夏經緯網
 

另一方面,除了健康的隱憂,跑酷其中一個特性也令人有所顧忌,那就是任意進出建築物及禁止進入場所。對普通民眾而言,屋頂屬於自家的一部份,跑酷者隨意跳進屋頂,是否有恣意侵入民宅之嫌?在法律上是否符合犯罪條件?工地、管制區域等一般人無法進入的場所對跑酷者來說,一樣是可以輕鬆跨入的地區,任意出入不僅造成別人的麻煩,也同樣有犯法的可能性。這些都仍然是尚未有定案、有待釐清的問題。
 

超越自我的冒險

無論如何,跑酷依然帶給人們自我鍛鍊的機會,參與者可從中發揮自己的天賦與本能,並訓練緊急逃脫的能力,更可以考驗思考和專注度,增強勇氣。或許仍會有人質疑這項「玩命」的運動,但在跑酷者眼裡看來,每一次突破障礙,都證明了自身的價值與自我願望實現。依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這也是人類生活在世上所追求的終極目標,也難怪即便深知危險,跑酷者仍能堅持下去,永不放棄。

記者 李盈如
我是李盈如,平凡、普通 試著在一成不變的生活中尋找方向及樂趣。 對自我的要求頗高,但也不是那麼吹毛求疵, 集矛盾於一身,但有自信能像天平般平衡一切,為自己找到完美的歸所。
記者 李盈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