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那些抽象的情感
讀懂那些抽象的情感
記者 張薇 文 2013/11/03
當愛情遇到挫折時,人會求助何物?向知己吐露心聲,渴求安慰?寄情酒精,求一時之解脫?有趣的是,明明愛的人不同、經歷也不同,市面上教人們「如何去愛」的書卻是琳琅滿目、分類精細,觀者以女性族群為主。《Debby W∞ 的愛情生活百科》從愛情出發,配上富個人風格的插畫,在心靈勵志書籍中脫穎而出,令消費者耳目一新。
《Debby W∞ 的愛情生活百科》封面。(圖片來源/Debby W∞)
不乏味的百科全書
《Debby W∞ 的愛情生活百科》中分為<Love>、<Courage>、<Desk>、<Ripeness>、<Life>、<Practice>、<Lesson>,總共七章。其中以<Love>、<Courage>、<Ripeness>這三章組成本書主軸:<Debby W∞ 的愛情三部曲>。
Debby W∞ 寫的文字簡單直白,一頁大多只有一行字、一張插圖以及最末端一小排作者心中的OS。對這個世代的年輕女孩來說,大篇幅富麗堂皇的愛情理論,比不上說到心坎裡的一句話。例如在<Love>中的一頁中央畫了一個拳頭,上面寫道:「抓不住的往往也沒放掉。」女孩擄獲男孩的心通常以「她抓住他了」來表達,而Debby W∞ 以一句話寫出了女孩深陷戀愛的盲點:沒抓住、也放不下。
<Debby W∞ 的愛情三部曲>三個章節只花了短短十四頁寫愛情的甜蜜,其他文字都是建立在女孩愛情不得意的基礎上,所給的安慰與激勵。就如Debby W∞ 在序中所說:「希望可以改變妳一天的心情,讓妳開心一點,或不難過一點。」不求改變人的一生,或是故意塑造複雜的處世哲學,她明白女生需要的只是同理心與共鳴。而在這本書每一章前都會有約兩頁Debby W∞ 個人經歷的抒發,表達作者與觀者是站在同一陣線的盟友,透過一畫一讀的方式將兩顆破碎的心連在一起,彼此都能得到情感的釋放與安慰。
解讀抽象的愛情
學業、社團與愛情被視為大學的三大學分,其中「愛情」這個項目往往是最抽象的。考試考不好,可以再用功一點;社團活動辦不好,下次可以再努力一點;但是愛情如何評斷好壞、如何打分數?
現代年輕人談戀愛已不如舊時代的純樸單純,並且年齡層也往下擴展至高中、國中、甚至國小生。人心隨著社會風氣改變,愛情不再只是兩人之間的事,牽涉的層面更廣更雜,以往沒有的問題現今也層出不窮,更常常登上報紙的頭條。例如十月才爆發的「清大ya哥之亂」,男女主角都還是學生,但原應是單純的校園戀愛竟然牽扯到吃藥墮胎、自殺未遂、精神失調等,是現在父母輩的成人難以消化的現代愛情課題。
「不要因為難得而捨不得——合腳的鞋子不會只有那一雙。」(圖片來源/Debby W∞)
當女孩被愛蒙蔽了雙眼,不是將過錯都歸給對方,就是自怨自艾、陷入泥沼。既然注定會有苦痛,那又何必去愛?《Debby W∞ 的愛情生活百科》雖然是針對愛情的不如意所寫,但書裡少有怨懟,反而告訴讀者:「妳可以為句點畫上笑臉或哭臉。」Debby W∞ 以繪畫抒發愛情的酸甜苦辣,一語道出女性的盲點卻不過於尖銳,讓讀者在產生同理感之下還能夠自我反省,從挫折裡成長。
從愛情到日常生活
雖然名為《Debby W∞ 的愛情生活百科》,但並非整本書都圍繞著「愛情」這個主題,即便整本書都是描繪愛情的文字,應用在其他方面卻也同樣有道理,可以說它創造的是一種生活態度。如在<Debby W∞ 的愛情三部曲>第二章<Courage>所說:「如果妳逃的是內心的東西,逃多遠都一樣。」這句話擺在戀愛或是追尋夢想、做人處世上都適用,端看讀者如何做解讀。
「如果你逃的是內心的東西,逃多遠都一樣。」(圖片來源/Debby W∞)
關於人生,在第四章<Life>的開頭Debby W∞ 就申明:「這個單元就是這樣完全不留情面,讓人很想反駁卻又回不了嘴。」裡面談了許多屬於年輕人的徬徨,關於未來、家人、自我認同的煩惱,跟剖析愛情一樣,也是以直球的方式一句話道盡,讓人無法逃避地正視問題。就算是向人說教,Debby W∞ 還是維持一貫輕鬆詼諧的風格,像是:「父母的年紀就像量體重,久久一次卻發現增加了好多。」以半開玩笑的方式,卻也能傳達「要即時孝順」這個訊息,發人深省。
再舉一個例子,學生常常在追尋目標時感到徬徨無助,甚至懷疑自己所做的選擇,對此Debby W∞ 寫道:「夢想是自私的,所以孤獨。」告訴還在人生旅途上跌跌撞撞的學子們,別怕困難、別怕做決定,忍受尋夢道路上的辛苦與孤獨,夢想總有一天能成為現實——「妳的人生並不比其他人遜色,精不精彩全都取決於妳的心態和行動。」書中談了相當多種人生可能遭遇的事情,翻閱這本書的讀者說不定能在其中一頁獲得鼓舞與共鳴。
在虛擬世界交心
近年來在臉書上爆紅的圖文創作者不少,例如馬來貘(Cherng’s)、溫蒂妮小姐、黃色書刊等,大多以辛辣或是幽默的方式表達對生活的批判。Debby W∞ 的創作卻非如此,沒有政治議題或揭發社會亂象等勁爆的發表,反而很貼近一般少女的生活、思考模式,讀者並不是因為崇拜而看,而是把Debby W∞ 當作一位心靈相通的朋友。
Debby W∞ 的畫風簡單、造型逗趣,配上粉嫩的顏色,很對少女觀眾的胃口。在法國念書的她,也時常畫一些歐美風格的塗鴉式插畫,辨識度也高,非常具有個人特色。Debby W∞ 的粉絲專頁如她的書一般,圖多文字少,但卻是「有靈魂的」,簡短而能引起共鳴。另外「每月關鍵字」也是其特色之一,寫的是她這個月做的、想的、聽到的,就像隨手記下的筆記,帶動許多讀者模仿這種簡單明白的生活紀錄方式。
Debby W∞ 的每月關鍵字,帶動讀者模仿。(圖片來源/Debby W∞)
Debby W∞ 在《Debby W∞ 的愛情生活百科》的序中寫出許多圖文作家的心聲:「有時候就一股腦地畫,然後就有好多網友傳訊息關心我是不是心情不好了,瞬間好感動,那時候才真正感覺到原來我們已經不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在臉書上發表創作並不會得到任何一毛錢,甚至幸運一點才能擁有知名度,那他們為什麼而畫?
在現今社會文化下,多數人寧可在網路或書本上尋求答案,面對面的交心越來越少,有時面對陌生人或是虛擬物件反倒更能抒發內心的感受。網路社群在這樣的價值觀下發揮了作用:創作者以匿名的方式以圖文評論時事或表達自我,剛開始只是單方面的抒發,但假如與觀者契合,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便能達成雙向的效果。這一來一往之下,看似是閱聽人得到了安慰,但其實是形成一種「互利」的關係,是現代網路世界蓬勃的文化產物。
Debby W∞ 創作的使命。(圖片來源/Debby W∞)
讀完 再出發
《Debby W∞ 的愛情生活百科》寫的是作者Debby W∞ 觀看世界的態度,但是她並不要求讀者凡事遵循書裡的教條,她寫這本書的目的是:「從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步調,找到自己喜歡的也認清自己不喜歡的,一切從自己出發,正是所謂的『愛自己』。」Debby W∞ 希望讀者經由她的畫與文字能夠得到共鳴與慰藉,並從中發現自己的盲點,重新走出自己的故事。
![]() |
記者 張薇
張薇,單名,非大陸人。骨子裡有潛在的客家魂。讀過六年美術班,腦袋自此扭曲變形變得高高低低凹凹凸凸又帶著詭異色彩。最喜歡的動物是紅鶴。有一顆甜牙齒。哭點是「男人的友情」。活在自己的小宇宙,好像很喜歡別人說:「你好怪。」世界上最想擁有的東西是耐性。如果你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那你就差不多認識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