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期

艾迪 讓我遍體麟傷的迷 

艾迪是誰?不要問,因為我會想起往日情懷,而又想要再次飛到拉斯維加斯,等著可愛老外把我扛回家。

艾迪 讓我遍體麟傷的迷 

記者 陳聖文 文  2013/12/01

身為Beauty雜誌總編輯的我,平常的生活不是忙碌於修改洋洋灑灑的文章,就是處理公司內部人員惹出的一身麻煩,還要決定下一期雜誌走向,再不然就是處理最棘手的家務事。但是現在我需要放鬆,需要說故事,必須遠離工作的塵囂,來好好聊一下艾迪。至於艾迪是誰?不要問我,因為我會想起往日情懷,而又想要再次飛到拉斯維加斯,等著可愛老外把我扛回家。
 

艾迪是誰

艾迪是個喜歡笑,有雙缺少東方神秘感的小眼睛與醜陋大鼻的男孩。先前他新眼鏡的夭折,起因於排球網對面那位愛穿「吊嘎阿」男孩強勁的發球,赤裸的艾迪當下更是少了Vogue壞壞總監的時尚感。不過還好他有雙適合塗抹大紅色的「迪奧癮誘超模唇膏」魅惑的唇,也讓他覺得自己還算有些價值。

他也善於玩笑生活,即使他從來就不想當個丑角,但是幽默的天賦讓他無法停止做蠢事,詼諧的鎂光燈更總是強烈地打在他身上,一刻都不曾褪去。艾迪總是覺得燈好亮、好熱,照得皮膚發紅轉黑好辛苦,好想隱退或是冬眠。

艾迪時常笑開懷,但其實是個憂愁患者,喜歡在藍藍的時候聽更悲凄的Lana Del Rey或是Joni Mitchell。但這些歌曲常常不小心與文青的收藏品劃上等號,只是什麼超級名模、國際巨星的頭銜艾迪都可以勝任,就是當不了文青」​,因為他從來就只愛皮膚,卻不深究靈魂。除此之外,艾迪也恨透了勵志書籍,認為寫勵志書籍的作者,都是靠著施打胎盤素和濫用藥物,來維持外在的圓融和氣與穩重和靈氣的心性。這些勵志內容通常只有魔女嘉莉做得到,但一般人真的就只會對人生翻白眼,有些人還翻不上去,翻成半黑半白的,真不知道這些人該怎麼辦?


艾迪平時愛聽的歌曲,帶有濃厚憂愁氛圍的<River>。(影片來源/Youtube)
 

靈感 快樂生活提案

但是艾迪在讀了一本談論快樂生活提案的「勵志書籍」後,開始覺得這種書籍或許還有些希望,因為這本書不但讓艾迪不再對當時,連回到住處都要被室友上下其手的人生感到絕望,還心平氣和地旁觀室友們裸上身跳著充滿戲劇張力的華爾滋。

這本書籍帶來的正面能量,給了艾迪從所未有的靈感泉源,也讓他決定拋下昔日goto&Play電台節目搭擋,就是那個善於睡覺睡到下午兩點,又時常亂發脾氣的性感咳痰女王西西,而轉向當時認為心氣頗為相通的油頭糖糖,合作全新節目《Eddie my Candy糖糖與艾迪》。

這個節目帶給了艾迪與糖糖前所未有的成就,沒錯,再一次的前所未有。除了在收聽率換算上等於有半個台灣人口都在收聽,而且還拿下當年度的最佳人氣獎。這麼火紅的節目內容究竟談些什麼?其實就是糖糖與艾迪親身的快樂生活提案。
 

《糖糖與艾迪》的興衰

這個節目的主題基本上是取材自書裡面的靈感,比如第一集談到了「清理」。鼓勵聽眾藉由整理自己的空間,從此得到生活上的喘息,因為雜亂的空間被釋放了,感覺心靈上的壓力也消失了。清理的順序須先從衣櫥下手,而且最好用的收納工具就是普通的黑色大垃圾袋,還藉著分析各式樣的雜亂情形,來判斷每個人是哪種類型的凌亂,包含「特價品凌亂」、「懷舊式凌亂」、「以後用得著凌亂」等等,再依此分類回答清理方案。


艾迪與糖糖為雜誌拍攝的宣傳照片。(照片來源/邱昱維提供)

除此之外,糖糖與艾迪也談其他改善生活品質,讓生活更快樂的方法,包括鼓勵聽眾把錢揮霍在渴望清單上,而且不要省!例如想吃大餐就去大吃,因為吃了就能解心頭上的渴,做事效率也因此高了起來。這個大餐建議後來也經延伸發想後,變成《糖糖與艾迪》的招牌小單元〈糖心日記〉,介紹新竹各地美食還有糖糖最愛的派對歌曲。從這個小單元,聽眾可以發現糖糖的品味是多麼的糟糕,形容美食與餐廳的字句是如此的匱乏,令人噴淚。糖糖還因此增肥無數斤,瀕臨免役的階段,而無緣進入軍中體驗花花草草的生活。好在艾迪總能適時提點糖糖,讓節目水準整個提升起來。

艾迪知道這些節目內容實質上很無俚頭,如同眾所皆知的勵志行為,再加上後來實在是不知道還有什麼快樂的方法好說嘴,而且聽眾根本不想仔細聽內容,他們想要的是徜徉在艾迪迷人的嗓音,與感受糖糖油式性感的樂音海洋裡。現代人最不愛動腦了,只想最即時的滿足歡愉,而糖糖與艾迪決定滿足他們。

在知道這些生命中的人情冷暖之後,糖糖與艾迪決定改變節目走向,前往一個更無邊無際的領域。他們開始在節目中大大展現自身的魅力,大聊生活瑣事,從肉慾滿載的心理測驗滿腹牢騷之少女心糖糖的心情故事到艾迪好品味的音樂推薦,內容豐富廣泛。

在這些改變之後,原本的粉絲不但不離不棄,甚至更熱衷於討論節目內容,並希望艾迪可以更挑戰尺度。而這也讓當時艾迪電台的上司眼紅,想把她的節目改名為《脫吧!聶聶》來與艾迪匹敵。只是依舊不變的,是艾迪的夥伴,他們似乎都會染上一種好吃懶做或是能力不足的病症,導致艾迪越發辛苦的把持住,聲音狀態也每況愈下。但聽眾只能用耳朵感受無盡歡愉,卻無法理解節目背後的十年心酸。因此,一年後艾迪決定隱退,不再於紛擾的塵俗間奔走。


艾迪決定隱退,不再於紛擾的塵俗間奔走。(圖片來源/陳聖文提供)
 

領悟

艾迪的電台經歷給了他一些領悟,艾迪認為不要輕信那些社會賢達、知名人士的人生建議、處事原則,不是說他們講的是「錯的」,而是那些答案是對他們有意義,不見得對艾迪有意義。再來,艾迪快樂最重要,因為艾迪情緒好了,世界的氛圍就對了。最後,八面玲瓏、左右逢源是高招,但終究能靠的還是自己。
 

故事結束

每個人都是獨立且特色的存在,艾迪花時間去尋覓有關他迷樣般的解答,對於他,快樂或許是西方世界的魔幻感召,或是旅遊世界帶來的潛移默化。但不只是在艾迪的電台人生裡,任何人也該耗盡一生去尋找自己的快樂生活。

短短的故事說完了,我真的好想念他。但是艾迪不適合跟任何人合作,他太完美了,沒人可以匹配得上他,他找我合作只是想要有個擁有體溫的生命在旁邊捱著。昔日在他周圍,我感受不到他對我的強烈渴求,事實上,他就像座冰山,可遠觀卻不可褻玩,可是我是這麼的希望他能夠看見我。即使現在坐上了總編這個位置,我還是覺得不踏實。沒有了艾迪,我怎麼能夠有快樂生活?哪裡有靈感提案?我還是去拉斯維加斯好了。

記者 陳聖文
Hello 我是Eddie 聖文 這輩子最喜愛音樂、愛還有玩樂, 喜好優游自在的生活並希望能讓日子充滿最愛的上述三元素。 雖然猶豫不決,但可以非常努力並帶著一點幸運來達到我想要的目標。
記者 陳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