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年 史詩絕倫
天才少年 史詩絕倫
記者 林凱元 文 2013/12/08
出生在一個平凡窮苦小鎮的艾瑞岡,有一天在充滿詭譎傳說的山中撿到一顆會發光的藍色石頭,帶回去之後居然孵出一隻藍色飛龍。奇妙的邂逅並沒有讓他的生活變得好,而使得統治帝國的邪惡君王哥巴塔爾派來軍隊殲滅小鎮,殺了他的親人。艾瑞岡於是接受了神聖的任務,成為龍騎 士,開始了復仇之旅,挺身對抗邪惡帝國。
十五歲少年與十三歲少女
作者克里斯托弗·鮑里尼十五歲開始創作這一系列作品,第一部曲《飛龍聖戰》是在他十五歲歷經一年創作而成,一開始由父母親自費印刷為他出版,後來一炮而紅,緊接著就有書商前來簽約。當這本書紅到台灣時,聯經出版社則請了一位十三歲的少女黃可凡為它翻譯,使得《龍騎士》在開賣時打著「十五歲的少年作者與十三歲的少女譯者」的廣告而更顯特別。
《龍騎士》不同於一般小說,那壯絕的世界觀,應是鮑里尼的故鄉,美國蒙大拿州天堂谷的寫 照。一望無際的原野和自然原始的高山湖泊,是鮑里尼靈感的泉源,龍騎士的每個景色,幾乎都能對應到恍如遺世的蒙大拿州。成長在這麼一個世外桃源的鮑里尼,從小沒有接受過任何正規教育,而是由父母一手引領學習,這也是造就《龍騎士》大大不同於一般奇幻文學的原因。
《龍騎士首部曲》是作者鮑里尼和譯者黃可凡,兩位年輕人的作品。
(圖片來源/林凱元製)
清新獨特的奇幻
奇幻小說結局大多是亂世平定,男女主角相結合,但《龍騎士》光愛情觀就很獨特。主角艾瑞岡愛上的是一個年長他超過一個世紀的精靈,雖然精靈面容不會老,但讀者還是會感覺到,是一個少年與百年老婆婆的戀愛,並且因為是跨種族而顯得奇怪。這套書從一開始就奠定了兩個人最終不會在一起的基礎,冒險的過程裡一人一精靈也沒有任何親密互動,有的只是尷尬的獨處或並肩戰鬥。
《龍騎士》的結局並非一切結束,反而給人一種正要開始的感覺。最後的魔王哥巴塔爾太過簡單得被艾瑞岡解決,會讓讀者聯想是否哥巴塔爾並沒有死,作者也有寫到各地的反叛勢力還未平 定。書中也有很多未交代清楚的情節,比方說神秘角色藥師安琪拉,她的存在貫穿四部曲,是一個一出現就讓敵人畏懼的強大角色,但卻沒有描述為什麼。作者在後記表示,他不會就這麼結束這一系列,而且四部曲完結之後,網路有許多讀者表示更加期待續作。
恢弘壯闊的史詩
《龍騎士》的架構裡面可以看到以《魔戒》為首,眾多奇幻小說的影子,整部小說不僅僅是在呈現一個故事,而是企圖走史詩恢弘壯闊的路線。
書中呈現了許多大戰爭的場面,與政治上的手腕,因為在歷史裡不會只有一個英雄去扭轉全局。艾瑞岡能集結各種族的兵力,甚至將敵方部隊變成自己盟友,絕不只是一個人的力量,而這些盟友卻像是政治互惠關係。和其他奇幻作品如《真理之劍》相比,《龍騎士》缺少了夥伴的互補 性,以及那種患難扶持冒險。主角當然有朋友,但他們比較像是結盟關係,少了那種夥伴的熱血感,讀起來會有些孤單。
不過《龍騎士》當然不是單純的政治歷史小說,像平凡人艾瑞岡在得到龍蛋孵出飛龍,從此變成《龍騎士》的設定,也深深打中青少年的幻想。小說該有亦敵亦友的角色,一個讓主角蛻變的導師等等,都淋漓盡致的展現的精彩的文字中。當艾瑞岡在接受精靈導師歐若米斯的指導時,雖然是重要的昇華階段,但教導戰鬥技巧和思想傳達時,也犧牲了奇幻冒險讓人興奮的部分,這時作者安排了艾瑞岡的哥哥撐人氣,因此《龍騎士》也可以說是雙主角的結構。
堪稱經典的史詩性創作,使龍騎士被改編成電影。
(圖片來源/yahoo電影)
緩慢敘述與前後銜接問題
這是一本和《諸神之城伊嵐翠》一樣,描述詞句比較多的書,作者將每個細節都交代得很清楚,諸如村莊歷史和人物的內心,或是主角艾瑞岡和龍的互動,描寫景物的文字也有許多,因此會打斷閱讀興致,或者因為太過緩慢的步調和艱澀的詞彙,而使讀者分心厭煩,但不失是學習描述功力的好典範。史詩性的節奏是時而迅速時而緩慢,畢竟歷史不是永遠都高潮,作者常在緊張之處突然將鏡頭拉離現場,比方說在開頭就直接讓女精靈陷入危機,但又接續艾瑞岡的迂迴內心戲情節。
書中主角一開始猶如小孩一般的思維和行動,與到了最後幾乎不帶人性,猶如天神在看人的思考邏輯,顯起來有些突兀,這也許是四部曲創作時間長的原因,讓故事人物的連結性有些不足。《龍騎士》系列本來預計三部曲就完結,但作者表示,故事的完整性必須要第四本書才能達成,總計十二年的四部曲創作過程裡,難免作者自己也忘記前作的一些內容,因此除了翻譯上的問題以外,龍騎士本身的銜接也有那麼一些部分會讓一口氣讀完的人感到有些奇怪的地方。
格局太大和使用太多平常不易看到的文字,也使得第一部曲的譯者黃可凡在譯序裡提到這是翻譯上極大的困難,使她必須常常寄信詢問美國友人。史詩性小說的缺點還有換了譯者會很糟糕,從第二部曲換譯者開始,《龍騎士》變得有些紊亂或翻譯上讓人困惑,詞彙和世界觀也與首部曲沒有接好。
四部曲歷經十二年創作,並且每本都極厚,以致作者有時忘掉前作內容。
(圖片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價值觀帶入作品 發人深省
鮑里尼在書中不斷強調專精以及提高警覺和承認錯誤的重要。比方說艾瑞岡在接受訓練時導師希望他找出自己的強項,並奮力練習變得更強,成為最佳的武器。以及強大的龍騎士主宰整個世 界,看似沒人能擊敗他們。後來有一個龍騎士率領眾多夥伴叛變,龍騎士首領因為疏忽而小覷了這件事情,最後導致所有龍騎士滅亡。並且作者在艾瑞岡與他的龍的對話裡提到:「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不容易,但如果堅持這樣的錯誤,看起來更蠢。」
在善惡觀的部分,和同一期的暢銷書籍《飢餓遊戲》相同,都思考惡人究竟是不是真的惡,代表正義的一方又是否真是善的。兩本書的主角也同樣都認真想過到底為了什麼而反抗,對抗之後的結果會不會比較好,在結尾時都有了驚人之舉。而宗教的部分,作者透過精靈表達:「不論神的存在與否,都不該是我們行為的依據,去探究這樣一個未知的事物也是毫無意義。」
書中除了冒險旅行以外,包含著諸多思想,在享受奇幻文學的同時,也能讓讀者自省,足以看出年輕作者的不凡造詣。
![]() |
記者 林凱元
我是凱元,喜歡各式各樣的東西,喜歡觀察各種不同人事物 興趣時常在變因此也沒有所謂的專長 目前正處於人生的緊張期,思索現在思索未來 希望你們能讀懂我的文字,能喜歡我的表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