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期

同性婚不婚

多元成家法案的爭議引起各界討論,在十一月三十號的反修民法九七二大遊行之後,卻引起各界的連署支持同性婚姻,各領域的專業人士紛紛加入討論。

同性婚不婚

記者 李孟東 報導  2013/12/08

多元成家法案的爭議近日引起各界論戰,而其中一項探討了同性婚姻是否能夠享有與異性戀同等的權利?雖然此點在國外也有引起類似的爭論,不過對於台灣這樣一個以佛道教為主的亞洲國 家,卻異常掀起基督宗教團體的反對聲浪。而整個同性平權的議題似乎也從一個人權問題轉變成另類的宗教戰爭。


網路上所整裡的多元成家表格,讓民眾能更清楚法案內容。
(表格來源/
多元成家懶人包
 

上街遊行道盡反對心聲 

守護家庭聯盟、下一代幸福聯盟等團體(以下簡稱護家盟、下福盟)號召民眾於十一月三十日上街遊行,抗議政府修改民法第九百七十二條,表達維護一男一女傳統家庭的價值觀。

根據主辦單位統計,遊行當日超過三十萬民眾參與這場集會,在會場外面也有許多持反對意見的人士高舉標語宣示他們的訴求,而主辦單位卻動員糾察隊包圍這些異議人士,此舉招致外界的批評,認為其行為已限制人身自由。

活動會場雖然定調為溫馨和平的方向,但卻有民眾目擊一名年輕男子身穿德國納粹軍裝參與這場活動,其意圖令人引起諸多聯想。活動當天相關衝突影片也陸續上傳至各大社群和影音媒體網 站,更引發網友熱烈討論。
 

學生自主 挺身支持

為了回應護家盟和下福盟,學運界也展開了相應的連署活動。在反修民法九七二遊行結束後第二天,由各大專院校學生組織自主連署的「力挺同性婚姻學生聯合陣線」(以下簡稱同學陣)在立法院前召開記者會,傳達他們對於同志婚姻的支持立場,並反駁護家盟和下福盟對多元成家法案的指控。

參與記者會的成員,除了有來自台灣北中南各地大學的同志社團,還有當初參與提案連署的立法委員李應元、鄭麗君以及尤美女在現場表示支持。


由各學生組織串連的「力挺同性婚姻學生聯合陣線」,在立法院群賢樓前召開記者會。
(照片來源/李孟東攝)

現就讀東吳大學同時也是同學陣共同發言人之一的洪靖表示,民法九七二修正案被某些宗教團體刻意抹黑,使外界對於法案的內容有諸多誤解,他本人憤怒且遺憾地說道:「我曾經有一位高中同學,因為公開出櫃而被逐出家門,到現在還無法被家人所接受,這也是我現在會站在這裡的原因。」。

他希望有更多的大學生能夠跟他們一樣,勇敢站出來和同志朋友一起努力捍衛人權價值。
 

立委表態 支持同性婚姻

同樣也身為提案人的立委鄭麗君,對於學生自主參與公眾事務感到相當欣慰,同時也呼籲反對人士放下彼此的歧見與偏執,以理性代替仇恨,讓社會對話。

她談到:「很多人把婚姻平權、伴侶制度和家屬制度混為一談,事實上這是三條不同的法案。目前送進立法院進入一讀程序只有婚姻平權這一條法案,內容是要修改民法第九七二條當文中,『由一男一女同意』改為『雙方同意』,其目的在於保障同性戀在婚姻契約上與異性戀能享有同等地位。」


記者會結束後,立委鄭麗君與學生參與討論同性婚姻議題。(照片來源/李孟東攝)

鄭麗君說明這三個法案其實是希望能夠提供不同弱勢家庭法律上的保護,如果說婚姻平權保障的是同志族群,伴侶制度保護的則是同居關係,而家屬制度則是針對共同生活的群體,如老人團 體。
 

學術界自起連署 表態認同

學術界也在記者會隔天下午,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林思民起草,發起學界支持婚姻平權連署共同聲明,並在網路上撰寫有關各個領域對於同性婚姻的支持觀點。連署有超過兩百位海內外的學術圈人士,包括教授、副教授、研究生以及博士後研究人員等,參與者幾乎涵蓋各個學科領域的菁英。

不過外界對於通過婚姻平權這條法案仍有人認為不妥,因為當初民法訂定上牽涉許多有關繼承、收養的契約大多以一男一女為主,若要在民法內逐條修繕可能是一項大工程。丁守中立委曾經在立法院中提出參考德國的同性伴侶法,以類似「雙軌制」的方式,在不影響傳統婚姻的情況下,替同性婚姻另立制度。

但是法界知名律師沈柏洋不認同這樣的作法,他認為特別立法給同性使用像是異性戀賜予的「恩惠」,異性戀使用民法而同性戀只能用特別法,比較理想的方式應該是直接把同性的概念訂到基本的民法裡,也就是現在的婚姻平權法案內容所更改的部分。
 

反對聲浪中的支持

儘管基督教團體大部分呈現反對意見,仍然有其他基督教徒站在支持的立場,如同光同志長老教會前牧師曾恕敏,他提到:「聖經裡面只有禁止男男性行為,並沒有出現所謂禁止同性愛的內容。事實上同性戀這個詞彙在一八九四年才在牛津大辭典上出現。」。對於聖經的見解,他認為需要從當時的時代背景解釋,禁止同性行為的原因其實是出於反異教徒和偶像崇拜才有的戒律。


同光同志長老教會前牧師曾恕敏在十一月三十號遊行當天與參與民眾進行對話。
(照片來源/曾恕敏提供)

雖然基督徒在同性議題上採支持態度的人並不多,但是曾恕敏認為真理並不會因為支持人數多寡而改變,就如同當初耶穌被釘上十字架是錯誤的行為,但支持此作法的人卻多於反對方。因此,儘管台灣目前對同性戀採取開放態度的教會很少,但他相信世人還是會慢慢接受同性戀存在的事實。
 

回歸法律 理性對話

截至十二月七號為止,除了學術界和學運界以外,已經陸續有教育界、文化界等不同領域的工作者參與網路連署。根據中央研究院台灣社會變遷調查、伴侶盟調查,以及各大媒體在二○一二至二○一三年間的民調,贊成同性婚姻的人數逾半,約有49%~56%,不贊成的有29%~37%,顯示民眾並不如反方宗教團體所陳述的那樣極度反對。

儘管同性婚姻在推動的過程中仍有值得討論的地方,但也期待各界能夠放下對彼此的歧見,以就法論法的角度去修正法律的不足之處,如此才能使台灣的公民社會往前邁向真正已開發國家的制度。

記者 李孟東
我是孟東, 生產於1992年,落地新竹將近二十多年, 飄忽不定的個性如同新竹風一般, 不受拘束,崇尚自由。 性嗜音樂,偶爾彈琴以自娛。 在邁入充滿挑戰的這年, 希望能夠克服自己的惰性, 用更多的熱情擁抱媒體的世界吧。
記者 李孟東